社科院专家李扬认为内地物价存变数加息须谨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3日 08:20 证券时报 | |
加息前景扑朔迷离 相关专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物价存变数加息须谨慎 本报北京电 (记者 周菡) 在昨日举行的“金融论坛”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对我国当前的利率政策发表了他个人的观点。他认为,考虑到未来物价走势可能发生的变化,加息必须十分谨慎。他建议,当前要从根本上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调整现有的利率结构。 三因素决定利率政策 李扬说,经济形势是当前利率政策的决定因素。就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物价形势而言,可以说加息是必要的。但是,当前物价上升的趋势可否持续又是需要认真考量的。已经有迹象显示:物价的持续上涨已成强弩之末,早则今年下半年,迟则明年上半年,物价走势可能逆转。 同时,由于此次物价上涨体现出上游产品价格上涨高于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且上游的价格上涨不能有效传导到下游产品价格中去的结构性特征,所以,即便不采取措施,上游价格过快上涨的局面迟早也会被市场自行纠正。因此,李扬认为,就宏观经济形势而言,加息固然必要,但也必须考虑到未来物价走势可能发生的变化,加息必须十分谨慎。 李扬说,当前利率政策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社会的资金供求量。从资金供求总体上看,目前资金相对过剩依然是主要倾向。这首先表现在存款增长依然迅速;其次,超额准备金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总之,国内资金供应比较充足依然是主要趋势,这种趋势并不支持利率水平上升。 第三个决定是否加息的因素是中美利差。李扬说,目前本外币利差较大。今年头四个月,在国际收支出现赤字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却购买了360多亿美元的外汇,充分说明套利活动的规模之大。李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人民币利率水平提高,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条件下,要考虑是否会出现外汇套利动力增大、外汇流入增加、人民银行购汇增加、人民币供应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结果。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那么,假如加息的话,会对宏观调控起到什么作用呢?李扬说,利率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条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调整通常都是针对基准利率进行的,其行动将影响到全社会的各种利率。 李扬说,调整利率的政策同时也就是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准确地说,存在着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反向变动的联系。例如,当美国宣布利率上升时,就意味着市场上流动性的收紧。正因为如此,利率政策在这些国家成为非常有效、同时也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然而,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李扬指出,统计分析显示,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利率变动的关系不大。从绝对值上来看,M2和M1均在0.05的水平上同拆借利率相关,但同回购利率无关;从同比和环比增速上看,M1同两个利率无关;从同比增速上看,M2同两个利率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是正相关,这种关系是不符合逻辑的。由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两者受到了外生力量的影响。 李扬指出,针对中国的复杂情况,利率的市场化是矫正上述扭曲关系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前利率政策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两个。一是从根本上加快利率市场化;二是调整现有的利率结构。例如可以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李扬认为,超额准备金利率相当于中国的“零”利率,目前相当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发挥了“吸收”或“缓冲”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作用,也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可以同时在不同市场上从事交易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套利空间。因此,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可以为央行的利率调控提供更多空间,还可以强化货币政策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