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杂志秀之《南风窗》2004 > 正文
 
货币调控“一刀切”是否殃及池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1日 14:49 南风窗

  本刊特约记者 王艳娟

  与10年前一样,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中,房地产同样逃不掉上榜的命运。继去年6月央行出台严厉的121号文件以及国务院18号令颁布之后,今年5月,国务院的最新通知规定:“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均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的银行负债率将从平均80%以上大幅降至65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上网实用手册
%以下,对于本身资金紧绷的地产商来说,显然是雪上加霜。另外,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自有资本比例也要求大幅提高。

  本来,银根紧缩风暴就是直接指向这些所谓投资过热的行业,对于其他行业银行并没有特别的贷款限制,但是经记者多方了解,情况远不止于此。

  影响波及受控行业之外

  陈林是广州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的财务总监,公司的所有融资事宜均由他来负责,由于频繁跟银行打交道,以致与很多支行行长都建立了很好的交情。尽管如此,他在见到记者的时候,仍然是大吐苦水:“这个月对我们公司来说简直就是‘黑色5月’,银行放款速度大幅放慢,以前贷款的评审时间最慢不超过1个月,现在已经过了3个月还没有放款下来,这个过程实在是痛苦啊!”

  原来,这家公司去年从银行贷款2000万,贷款协议签了1年,但银行当时承诺到期可以直接续贷。但是到了今年,不仅续贷办不下来,公司还被告知必须先行还款,不得延期。于是公司只好在4月贷款到期一批后,还了1000万,紧接着5月又再还1000万,贷款是还完了,但企业表示:“还一批没问题,但同时两批都还,感觉非常辛苦。”

  银行是在3个月前通知陈林还贷的,那时公司就开始着手争取下一笔贷款,但是他明显感觉信贷收紧了。有的商业银行明确向他表示,在某个政府项目1亿的信贷项目做完之后,已经暂时不接单了;有的则说因为整顿也暂时停贷了。时至5月,公司资金极度趋紧,陈林感到异常焦灼。

  就在与记者见面的头天晚上,陈林还在跟好几位支行行长一起吃饭。出人意料的是,与企业的紧张状态相反,支行行长们却都表示说最近“很闲”,因为大家都在观望,“方向不是很明确”,而且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即使他们认为风险很小,可以放贷的,也要经分行、甚至省行来审批。方向不明确并非指政策指引不清楚,哪些行业的信贷要收紧是很清楚的,但是为了降低银行风险,银行的资金充裕率要求增加,那么在追加资本金不易实现的情况下,就只有收紧信贷规模,具体到支行、分行,到底贷款规模要做多少,并不清楚,所以行长们都很困惑,对企业的贷款自然大幅放慢。记者从广州几大商业银行了解到的说法是,为控制银行风险,贷款的准入条件比以前提高了,信贷更加理性了。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自然会去选择他认为“更安全”的客户,导致市场上很多企业资金链突然紧绷。“这种情况显然是恶性的,一个企业拿不到钱,导致对上游的支付延期,而上游企业也会出现同样问题,影响到整个一连串的产业链条。”因为资金趋紧,这家公司对上游企业付款的账期已经从两个月延长到了三个月,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营运压力。

  “因为跟银行很熟,与其他民企相比,我们贷款相对容易很多,现在我都遇到很大障碍,其他民企就可想而知了。”因为银行贷款门槛提高,为能尽快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只有不惜成本,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贷款。而银行却说:“现在担保公司太多了,我们也不信任了。”陈林最近总是听到这种话,几乎心灰意冷。

  近两年广州地区的担保公司已经发展到50几家,被银行普遍认可并开始大规模开展业务的有10家左右,陈林所找的正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家。

  记者随即从这家担保公司了解到,他们所挑选的客户基本是资金流动很快,对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很大的优质生产企业,其中大多是科技公司。由于该公司的风险评审本身也非常严格,所以报到银行的贷款项目90%以上都能够很快批下来,早已得到银行的普遍认可。

  而目前这家担保公司遭遇的问题是,由于银根紧缩,整个信贷门槛提高,一方面,银行审批进度放慢,以前很多分行的审贷会每周都有两次,现在大概两周才一次,效率低了很多,同时积压了大量客户;另一方面,该担保公司20%(原先仅有10%)的客户已被银行明确予以否决,很多是支行通过了,分行审贷会没通过,其中不乏一些每次都能按时还款,信誉很好,营利能力很强的优质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现在有的制造企业正面临停产。所以该担保公司认定,目前的信贷状况,包括高科技企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都会深受影响。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任何一次经济形式变动的时候,中小企业的破产都会加剧,这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房地产面临重新洗牌?

  真正在银根紧缩风暴来袭时嘘声一片的,当属房地产及相关行业。

  谢华是东莞一家大型地产公司的执行总裁,这次他感觉还算庆幸:“好在我们之前已经拿到了一笔贷款,否则资金也会很紧张,现在新的贷款还在继续谈,但明显不容易了。”来自银行的答复是审批权上收,没有以前这么灵活了,一定要“四证”(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土地使用证、预售证)齐全,才能上报。其实以前也有四证“要求”,但企业如果只拿到了两个证,银行认定后续没问题,有时就会打打擦边球,先办贷款,等企业四证齐全后再补办手续。

  但是很多地产商都没这么幸运,记者从另一家了解到,本来银行的贷款已经审批通过了,正准备发放的时候,国务院发布了最新禁令,于是几乎到手的贷款泡了汤。还有很多地产商的情况是,得到了部分贷款,没发放的部分就遥遥无期了,对于众多地产商来说,依靠银行这一资金来源的口径猛然变窄。

  更主要的影响还是来自提高地产开发的自有资金比例的要求,这点对于一向高度依赖银行资金发展的地产商来说,似乎很难达到。

  影响是多方面的。

  谢华认为:“对于大型发展商来说,尽管不会造成生存危机,也至少会卡住一些发展商在全国快速扩张的势头,进一步影响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广州一家著名地产公司的市场总监也表示:“银根紧缩对于实力雄厚的地产商压力不会很大,但扩张会受限。”

  对于同样高负债的中小型地产商而言,麻烦就大了。最近从各地传来的消息都已表明,他们正在千方百计寻找资金。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影响还不至于“致命”,但问题到下半年将更加凸现,明年就会有一批企业扛不过去,那时可能就会遭至“灭顶之灾”了,关键是看“能否逃过这一劫”。

  目前,浙江一些中小开发商在万般无奈之下,开始忍痛求助典当行。据报道,仅浙江中财典当一家典当行今年已向房产商发放当金1.2亿元,年利率高达30%。其中最大一笔为750万元,办理这笔业务的房产商有一些储备土地,市场价近2000万元。由于楼盘已经动工,建筑商不肯过多垫资,银行又不肯放贷,该房产商只好求助典当行,以待3个月后拿到预售证,资金恢复正常流转后归还。据计算,这笔当金共需支付利息56万多元。

  一家典当行认为,房产商之所以会以高出银行五六倍的利息来寻资,实在是因为求贷无门,而增加的资金成本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对地产市场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新政策对心态的影响也很大。因为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是国家打压的行业,致使周边所有配套行业都会产生一种恐慌心理,跟发展商做生意就会变得异常谨慎,以前敢于为开发商垫资的,如今或者账期缩短,或者不敢再赊账,特别是对中小发展商,更加不信任,这更加剧了发展商资金状况的恶化。

  事实上,房产开发的不可控因素很多,政策风险很大,当预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对于那些把全部赌注押在某一个楼盘上的中小房产商而言,实在前途堪忧。那么在本次宏观调控大背景下,像各界所普遍预测的—“加速淘汰一批负债率过高的企业,冲击一批转型期企业,地产业面临重新洗牌”,恐已在所难免。

  实际的影响还远不止地产业本身,一名做建材运输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主要运输钢材和水泥,国务院下文之后没多久,几乎是立竿见影,很多工地都停止向他要车了,他的生意急剧下滑了1/3。

  据谢华的分析,房地产直接影响到的行业就有36个之多,一家大型开发商的上下游配套商甚至多达数百家企业。“如果某家大型地产商一旦勒紧裤腰带,那么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要勒紧裤腰带,而一旦出现崩盘,就可能会带来一种雪崩效应。”据报道显示,广东某地产商已拖欠各媒体广告费近千万元。

  当然,对此次变局泰然处之的也大有人在,香江集团的一名发言人表示,“银行收紧信贷对我们几乎毫无影响。”潘石屹也表态说,“我们基本没有银行负债,现金流也不会发生问题。”但他承认一系列政策对市场面的影响,地产业蕴含着重新洗牌的可能性。

  那么,市场是否会加速马太效应,让强者越强?政策引发的变局能否顺应市场规律的理性轨道?还将假以时日才能见分晓。

  银行“把脏水和孩子一同倒掉”?

  国家基于投资过热而实施降温的理据显然是充分的:从1999年至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速攀升,这5年分别为5.1%、10.3%、13%、16.9%和26.7%,时至今年一季度,竟猛增到43%,房地产投资增长41%,而深受其影响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分别增长了107.2%、101.4%和39.3%,均呈极度过热之势。这组数据成为中央政府同时启动土地和信贷这两大“杠杆”来调控房地产业的重要参考。

  地和钱是房地产两大基本生命线,管控住了这两项,当然也就卡住了过热投资的咽喉。为什么非要制止过热投资?从最直接的影响来看,一方面是国家最宝贵的耕地资源被破坏和浪费,连带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投资过热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使得呆账压力原本巨大的商业银行,有进一步深陷的危险。而在目前上市风劲吹之下,银行更是急于摆脱呆账包袱。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对过热行业紧缩信贷,更深的意义是帮助银行进行内部整顿,降低经营风险。

  对于央行的良苦用心,商业银行均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来自基层银行员工的普遍反映是,信贷紧缩对银行业务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影响。而央行则表示,政策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紧缩房地产贷款,而是为了进一步使房地产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如今贷款审批更加严格,放贷自然更加谨慎,贷款不良率有望降低)。显然,调控政策是双刃剑。

  那么具体影响又在哪里?据一名在商业银行信贷部工作多年的人士反映,银行的不良贷款,其实大多来自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的风险相对要小很多,所以从内心来讲,他们更愿意贷款给那些寻求短期贷款的客户。而前面提到的那些现金流速快、营利能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往往寻求的都是短期贷款,但却在货币新政之下,连带受累。

  难怪市场充满了对银行的质疑,认为有“把脏水和孩子一同倒掉”之嫌,即在挡住可能的不良贷款的同时,也将很多资质优良的客户拒之于门外。一些业内人士估计,市场竞争最终可能导致政策流产。

  风险全怪投资过热?

  当市场上弥漫着关于银行加息、停贷等各种传言,搞得人心惶惶的时候,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得到的明确回答是:并没有说不放贷,只要是优质的企业,我们当然会贷了。

  问题出来了,到底什么是优质企业?跟银行打了多年交道的陈林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银行与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他道破个中玄机:“比如去年政府力推某开发区,银行几百亿的贷款就投进去了,为什么?因为背后有政府信誉的支撑,银行会认为这是安全的,而民营企业显然不具有这种‘安全感’,但对市场而言,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才被认为是优质的。

  “另一方面,如果背后没有政府信誉也行,银行就要看你固定资产的部分,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无论你多优秀、盈利能力多强都白搭,因为这也会让银行感觉‘不安全’,所以银行所谓优质的概念,其实是把自我感觉的‘安全性’摆在第一位。基于这些安全要素,企业往往能得到中长期贷款,但事实证明这类贷款隐含着更大的风险,反而可能更不安全。”

  据说,广州有家塔吊租赁企业,盈利非常好,负债率很低,从企业运作来看非常优质,却一直无法得到银行贷款。在银行看来,“塔吊放在外面,我看不到,而且它是动的,不见了怎么办?所以不能贷款给你。”银行表示,“除非你能做产权登记,卖给另一方的时候,政府有某个部门能够监管到,不能随便卖,而要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类似房产一样,这才算是可信赖的资产。”

  “这就是我国银行的思维模式,是看你固定的那一部分是否可控,比如房屋、土地,所以国营企业就容易贷款,但对民营企业来讲,往往流动性很好、生意很活,固定部分却不太好,所以很难取得银行信任,民营企业一直很难融资,其实核心的问题就在这里。”这也正是为什么融资成本高,陈林所在的企业仍然要找担保公司的原因。

  透过表面经济过热的思考,银行似乎也应深刻反省,检讨自己的核心经营理念,全面系统分析银行风险的构成,寻求根本的化解办法,也使央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能够成为精确把脉之后的对症良方。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AC米兰中国行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基地在沙特发动袭击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法网女单四强产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