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与欧盟有“充足理由”不打贸易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9日 09:42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张崇防) 针对中国与欧盟之间尚未最终解决的焦炭贸易争端,业内专家认为,中欧有“充足理由”不打贸易战,当前的摩擦不应成为今后双边贸易的障碍,也不会影响中欧关系大局。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陈浩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焦炭与其它任何商品一样,其国际贸易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只有这样,双方的贸易才能持久
欧盟是中国焦炭出口的传统市场之一,双方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焦炭贸易关系。中国今年为保证内需而大幅削减焦炭出口配额的做法,引起欧洲部分钢铁业的不满,欧盟遂要求中国在其规定时间内取消焦炭出口限制,否则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诉讼,状告中国违背了世贸规则。据了解,双方有关焦炭贸易的谈判仍在继续,欧盟更加倾向于通过内部协商解决争端。 专家指出,欧盟所提要求和所作威胁并不“占理”,理由有三:保护自身战略资源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已经或正在考虑对本国的焦煤出口进行限制;中国在限制焦炭出口的同时,也在控制内需;中国的焦炭出口配额是全球性的,而非国别配额。另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已将焦炭出口配额管理做法进行备案,对何时取消配额未做任何承诺,欧盟此前并未就此提出质疑。 据陈浩然会长介绍,中国目前的焦炭内需短缺是暂时的市场供应结构调整和震荡,是一种相对短缺。他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焦炭将转入长期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从长远看,中国有能力向欧洲稳定供应焦炭。 该商会高级工程师梁若东指出,由于产业的特殊性,即使采取再严格的保护措施,焦炭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严重的污染。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等近年来不断削减自己的焦炭产量,甚至全部停产,转而希望从中国进口焦炭。“焦炭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从根本上说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目前之所以还要生产并出口焦炭,是中国在特定发展阶段所必须承受的代价,”他说:“长远看,中国不可能永久出口焦炭。” 从双边关系大局和行业利益考虑,中国与欧盟不应为焦炭大打贸易战,陈浩然说。因为,一旦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立案审理期限将可能长达18个月,在此期间中国的焦炭企业很可能减少甚至停止对欧盟的焦炭出口,严重依赖中国焦炭的部分欧盟钢铁企业将无法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