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能力惊人 中国是海外奢侈品的救命稻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16:41 国际先驱导报 | ||||||||||
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低迷之时,中国人却逆风而上,成为那些贩卖奢侈的商人最爱驻足和着手经营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中国视为奢侈品制造商的救命稻草。 那么,到底是谁在消费这些昂贵的东西?中国人为什么又突然改变了他们一贯崇尚节俭的精神?这些都值得人们的深思……
中国是海外奢侈品的救命稻草?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陈南 报道 江亚强站在他价值100多万的奥迪A8车旁,心满意足,甚至有点傲视群雄的感觉。 手上的雷达表加上全身的阿玛尼,映衬着他那张缺乏气质的脸。出现在本报记者面前的是一个私营企业家和他价值数百万的奢侈品。而在这些东西身后的,则是正在日益引人瞩目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 他们怎样奢侈? 江亚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开了几家饲料厂,小时候生活贫困,老被人歧视,用他的话来说,现在生活富裕了,买一些高档的东西,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了。 为了不被歧视,江亚强买了三辆车,奥迪A8、保时捷跑车和一辆道奇公羊商务车,据他介绍,加上这些车里放置的大量澳洲羊毛毯等其他奢侈装饰品,差不多花了600万。走入江亚强的家,你更是觉得被成堆的奢侈品所笼罩,光是一个古典式的德国钟,就有将近3米高。 事实上,比江亚强消费能力更强的人在中国还有很多。拿最为昂贵的奢侈品之一——汽车为例,近年来,许多国际顶级轿车纷纷进入中国,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后,他们都会纷纷发出感叹,没想到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这么强。 作为英国王室用车的宾利,2002年进入中国的时候,还只是抱着试探的心理。在他们看来,中国市场是未来的市场,进入中国只是为了抢先打好基础。但是,中国的富豪们不这么看,1188万元的宾利在上海展出不到两周,就被订购。而888万元的宾利,在北京也被陆续开走。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宾利共卖出了85辆车,而他们最初预计的年销售量仅仅是10辆。 另一个豪华品牌劳斯莱斯在中国的销售也令其老板欣喜。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劳斯莱斯上海店开业4个月卖出了6辆车,这些车每辆价值588万元人民币,但另一款550万元的车型却无人问津。与此相对应的是,宝马的顶级系列在中国也销售得最好。 这种奢侈品狂热不仅仅发生在汽车身上,还包括手表、时装和珠宝。而且中国各地对奢侈品的理解也不同。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南方,男士喜欢软的皮鞋,但在北方人看来那很女性化。而在北方,男人们喜欢招摇的LOGO,南方人却觉得这很没档次。 奢侈品的全球低迷 在中国人开始形成奢侈品崇拜的时候,全球的奢侈品市场却异常低迷。尤其是经历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和“9·11”后的世界经济低迷,奢侈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下降了。 盈利警报在各个流光溢彩的公司里响起。近几年来一向备受推崇的奢侈品制造商古奇今年前三个月的盈利和去年同期相比跌去了97%,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为市场份额跌去42%而大伤脑筋。其他几个大牌子的日子也不好过,原本计划上市的普拉达也因为达不到销量要求,推迟了这一计划,可见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除了要承受这些冲击以外,还要面对欧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形势,再加上亚洲的日本和香港由于经济不是很景气,近年来消费能力也已趋缓。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亚洲人对于奢侈品的崇拜最为严重,占到了大概全球60%的份额,其中光是日本一国就能占到25%。但是这个市场也在不停萎缩。日本市场去年下滑4.4个百分点,香港去年则下挫了44%。 与此同时,中国众多的富豪在加入WTO之前却因为奢侈品款式较国际上落后一到两年,价格高企,不得不掀起一股海外消费高潮。中国加入WTO后,众多国际顶级品牌拥入中国,使得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开始形成。 国际厂商淘金中国 在这样一个形势下,许多奢侈品生产商都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出动高层官员到中国造势。近一个月以来,奥迪、乔治·阿玛尼、卡地亚等众多昂贵商品的总裁、总经理相继访问中国,并带来了越来越奢侈的商品。 高盛公司伦敦地区总部的雅克·弗兰克·道辛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现价值约20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总额650亿美元的3%,但若将华人在海外的购买量也计算在内,这个数字会更大。更为重要的是,国际上的众多咨询机构一致认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 面对这样的诱惑,那些在利润下降中苦苦挣扎的奢侈品制造商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到中国来淘金。卡地亚计划开6家店,目前卡地亚在中国有3家店。高档女装品牌普拉达计划在明年底之前新开15家店,而男装品牌Zegna计划在其先有的42家零售店的基础上,在十多个城市新开2家旗舰店和16家规模较小的店。专门经营高档商品路易威登则计划在原有的9家店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开4家店。该公司总裁在上个月举行的电话会议上向分析师表示,在该公司全球总的年度销售中,中国大陆已经名列第四。 但是,中国市场可能没有这些人想像的这么好。对于那些进入中国市场的先行者来说,实现巨额利润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事情了。但是,那些后来者的形势则不如他们想像得那么乐观。江亚强就对记者说,他只认那些著名的牌子。而他所指的这些牌子大部分是皮尔卡丹、BOSS、路易维登等中国市场的早期垦荒者,而像万宝龙、zegna这样的牌子则一概不知。 中国人能消耗多少奢侈品? 《华尔街日报》在它的一篇报道中指出,由于品牌认知的问题,对绝大多数高档商品店,特别是那些现在刚开始构筑自己的销售网络的商店来说,可能要亏损好几年。而它们还必须接受店面租金和杂志广告费用不断上升的局面。从事消费行业研究的一家著名咨询公司东亚地区的主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多数公司而言投资回报的期限会很长,如果5年后就能获得回报就很不错了,这都可能有点过于乐观了。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也是这些奢侈品产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模特小周的故事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按说是高收入阶层的她经常和男朋友逛时尚店,但都是空手出来,她说,“我们经常来这看看出了什么新货。这对了解最新时尚趋势有好处。但我们很少买,实在太贵了,而且街上到处都是冒牌货。” 数年前,认真研究中国人消费心理的登喜路,决定大力开发所谓的暴发户市场。这些人是那些在经济改革的早期阶段最早发财的私有企业家。他们喜欢的东西有:POLO衬衫和男式手提包,很多中国男人用这种包携带大笔现金,这种包也成为了他们的身份象征。但是这种策略现在已经需要重新检讨了。 登喜路的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他们在针对目标客户群时更加谨慎,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领导和受过更多教育的人身上,并推出了为客户量身定作服务来吸引人。手提包的销量已不如高峰期。登喜路的管理人士称,专门服务才刚刚开始,再过三四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将十分拥挤,大家必须选择如何给自己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