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式扶贫:解读中国扶贫“奇迹”的关键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08:00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5月24日电 (记者季明、廖雷) 石漠化现象严重的贵州省日前启动黔西南3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工程,计划在两年内将原本乱石满坡的荒山变为开满金银花的青山,实现“治穷”和“治荒”的双重目标。 金银花是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藤本植物,贵州
省示范种植试点地区的经验显示,改种金银花后村民户均年收入由过去的200多元增加到3000元左右。预计黔西南3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工程将带动30万人口、6万农村家庭脱贫致富。 引导贫困农户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加工业、运销业,是我国开发式扶贫方式的主要内容。在过去20年间,类似金银花基地工程这样的开发式扶贫项目,为我国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人口告别贫困作出突出的贡献。 1986年,党中央确定以开发式扶贫作为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1994年公布实施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扶贫开发行动纲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为开发式扶贫作出具体规定:国家要扶持贫困户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有条件的地方,人均建成半亩到一亩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户均一亩林果园,或一亩经济作物;户均向乡镇企业或发达地区转移一个劳动力;户均一项养殖业,或其他家庭副业;牧区户均一个围栏草场,或一个“草库仑”。 为了确保开发式扶贫的效果能够持久,我国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各个领域对贫困地区进行倾斜,确保贫困农户拥有持续稳定的脱贫致富能力。1986至2000年,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修建基本农田9000多万亩,解决了7000多万人和8000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到2000年底,贫困地区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89%、69%和67%。 乡镇企业成为我国开发式扶贫战略的重要力量。在1978-2003年25年间,乡镇企业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目前国内2100万家乡镇企业共吸纳1.35亿农民就业,提供给每个农民的工资收入由25年前的10.7元增加到930元。数字显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就业机会25万个,为全国农民增收5元钱。 开发式扶贫为中国扶贫事业创造了奇迹:1985年我国尚有1.25亿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2003年降至2900万。世界银行中国首席代表黄育川说:“开发式扶贫模式为贫困农民创造了通过自身努力脱离贫困的能力,中国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