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攻坚25年:从2.5亿到2900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07:49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5月24日电 (记者季明、徐松) 今天中国大多数的年轻人对“贫困”一词日渐陌生,他们的父辈却对这两个字有着切身的感受。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分布着2.5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立志
“向贫困宣战”的中国人民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到去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至2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1%。 回顾过去25年间波澜壮阔的中国扶贫事业,我们看到了开发式扶贫、扶贫到村到户、对口帮扶、自愿移民等多种扶贫形式,看到“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计划”、“幸福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等专项扶贫计划,更看到贫困人群在脱贫后绽放出的灿烂笑容。 第一阶段:1978-1985年 关键词:体制改革 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30%,导致大面积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营体制落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农村开始,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提高土地产出率,为解决农村贫困打开了出路。 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6倍,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 第二阶段:1986-1993年 关键词:开发式扶贫 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我国自1986年起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制订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等,这标志着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开发式扶贫是指在政府的支持下,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分散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是一种“造血型”扶贫模式,目前已是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经过8年的开发式扶贫,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8.7%。 第三阶段:1994-2000年 关键词:扶贫攻坚 以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经过多方努力,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左右。“八七”计划执行期间,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年收入年均增长12.8%。 第四阶段:2001-2010年 关键词:小康社会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发展到新的阶段。从贫困人口数量上看,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还有3000万人,低收入人口6000多万,这9000多万农村人口构成新阶段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对象。与此同时,由于剩下的这部分贫困人口分布更加分散,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扶贫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001年5月,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这是继“八七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序言中写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则是新世纪前十年我国扶贫事业总的奋斗目标。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扶贫事业不仅为提高本国的富裕程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球消除贫困作出了积极贡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