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提醒商业银行考虑经济波动时的防范能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 08:0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卫玲 发自北京 “一旦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尤其在大落的情况下,就可能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暴露出来,甚至冲过来。” 在想办法努力控制过多的信贷投放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已经开始担心
周小川说,银行最怕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在经济上升的时候,谁都看到银行的效益比较高,质量提高也比较快。最近几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每年减少3到5个百分点,看起来情况很好。一旦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尤其在大落的情况下,就可能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暴露出来,甚至冲过来。泰国、韩国、新加坡就是例子,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几个国家的银行不良贷款数字比危机爆发前就有大幅度的上升。市场经济下,波动是必然存在的,商业银行要有好的经济研究队伍对波动作出判断。过去,利率是国家定的。有些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前认为,利率变化引起的任何情况的亏损都是由国家引起的。周小川指出,这种认识太老、太旧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自己要预估。商业银行不能仅考虑经济上升期做得怎样好,更应该考虑在经济波动的时候银行有多少防范能力。 前几年,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的时候,很多人就以很低的价格买财政部发行的10年、30年的债券。周小川说,一般的投资者我们不能怪他,但大型商业银行对此是很有研究的,却也用很低的价格认购这些债券。这表明这些大型商业银行对长期的风险估计和计算不充分。 周小川表示,为了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除了要用货币工具做对冲外,我们特别要做的一条就是防止资产泡沫。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大家最关注的是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但是,在中国来讲,也许泡沫没出在这两个环节,可能出现在制造业或者其他加工工业、原材料工业方面的普遍生产能力过剩。 周小川强调,做好宏观调控,做好经济分析,不仅对商业银行识别未来的风险并作好准备有帮助,同时通过减少整体经济的大幅度波动,对于银行避免在经济不顺利的时候大幅度出现不良资产是有帮助的。 周小川还对银行如何防止改革之后继续出现比较大量的不良贷款提出了多条建议。一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的自身改革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贷款利率;三是银行要有足够的拨备核销的手段,同时应该有相对应的税收制度来支持;四是不良资产要有一个处置的市场;五是银行业很多操作需要专业化的服务机构来加以支持;六是尽快解决银行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束缚;七是尽力控制好经济周期,使经济不会大起大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