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发展论坛热议北京经济 总部之都拉动环渤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3日 09:36 北京晨报

  总部经济前景如何?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新趋势?北京总部经济对周边有何影响?

  在昨天上午开场的“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与会人士就以上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英国道丰国际集团执行董事、亚太区总裁 许为平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北京要形成总部制度

  在发展经济定位当中北京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致,充分地辐射和带动周边省市。一直以来,我们都讲工业不是北京最重要的经济形态,事实如此。在整个城市区域经济布局以及城市发展规划中,大工业没有设在北京,现在北京的经济开发区已经为北京建立了大量跨国、现代的高技术、高智商的工业经济。但是传统工业、基础工业毕竟不是北京的优势,但没关系,我们可以把周边地区、周边省市的工业连接起来,先按区域经济的概念走,形成优势互补。北京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可以把企业总部、教育总部、科技总部、文化总部、人文总部聚集在北京,在北京形成一个巨大的中国总部制度,从而对中国北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形成极强的辐射和互补关系。

  总部经济,我想也是高端经济,也是务实性经济。因为北京具备这样的资源,很多大企业家会认为,我的总部不到北京来,我的企业就没有做大。

  现在的经济是信息化的现代经济,企业总部的聚集使得现代经济的信息化沟通会更快。尽管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但更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有感情要有交流,而这种交流不仅是网络上的交流,更是面对面的交流。

  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陈淮

  北京城市化需要和谐

  中国的城市扩张应该照顾社会各阶层利益,我们不能造就贵族聚集的单一区域,使原来社会各阶层老百姓的公共资源不断被蚕食,他们的利益不断受到影响,他们想用的公用资源越来越少,这样会导致内部群体的抗争。

  我们的城市化还必须和文化保持和谐。我们今天讨论的总部经济,我不知道有多少媒体注意到这个问题,“总部”是什么?是商业首脑集聚地。北京是政治核心、科教文化核心和商业集聚地,如何让三者融合发展,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城市高端资源主要被商业利用,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主要是商业人士的话,那么首都区域内会不会有不协调,还需要调整,不是说北京不需要发展区域经济,而是要在政策上、城市规划上以及城市目标定位上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我们打造的城市应该与市场保持和谐。如果城市化引起了市场供求关系全面紧张,引起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频繁交替,这个城市化就不能持久。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绝不能指望在三五年内就把北京打造成理想中的城市。如果硬要在短期内把三五十年的事办好的话,一定会牺牲很多群体的利益,就会走向市场的对立面。因此,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化绝不能停步,但一定要和谐发展。

  丰台区区长 张大力

  总部经济促进集约化

  总部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对中国新区域经济的集约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总部经济的精髓便是将传统的经济学体系重新整合,在智力、资本、信息等方面处于集中化的高端位置,从而使经济运行在新的层次、新的轨道上实现高速运转。总部经济不仅提升了经济的框架水准,而且为21世纪中国经济提供了很好的新的发展路线。在总部经济的经济浪潮中,总部经济作为经济的具体实践,让世界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新模式。同时,这一有意义的实践也验证了总部经济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前瞻性。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 汤敏

  经济防热也要防冷

  我们要特别注意国家的宏观调控情况,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抓住商机,处于不败之地。

  中国经济的增长确实给世界经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去年中国经济增长占整个世界GDP的15%,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GDP的4%左右,但是中国经济对去年世界经济的贡献有15%,而且中国在世界的消费非常大,去年很多的产品三分之一新增的产量基本都消费到中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拉动非常大。

  但是,如果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大调整的时候,它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过去一两个月里,整个国际股票市场,包括香港等股票市场一直往下跌,因为大家接到中国经济要宏观调控这个信息,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深深融入到世界经济里头,中国经济的调整对世界经济有比较大的影响。

  现在国际上最关心的中国经济,到底中国经济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大家翻翻国际上的评论,这个问题谈得很多,而硬着陆、软着陆在2004至2005年对世界经济有很大影响。反复谈硬着陆、软着陆都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我们给它一个定义,什么叫硬着陆?如果经济增长低于7%,如果中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如果进出口低于10%,这种情况下是硬着陆。软着陆就是7.5%至8.5%的通货膨胀,进出口在3%左右,还保持两位数,10%至15%的增长,就是软着陆。根据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我们认为这次宏观调控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一次软着陆,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2004年大概在8.3%甚至略高一些,2005年稍微低一下,宏观调控的结果能够反映出来,但是这个经济基本上是一个软着陆的态势。

  目前我们觉得比较值得注意的,除了在宏观上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那些过热的行业控制下来之外,我们同时也要警惕在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下有热的部分,但不能忽略还有冷的部分,而冷的部分一点也不小。

  占中国30%多的服务业也没有显得过热的迹象,比如在去年,整个第三产业GDP的增长为6.7%,低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去年有非典的影响,对服务业冲击很大。但同样的影响,工业增长远远高于过去几年平均。今年第一季度,虽然非典过去三个季度了,第一季度整个对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还是比较慢的,只达到制造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国家和老百姓非常关心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很大的变化,去年如果城乡都算的话,虽然达到9.1%的增长,但乡村的就业增长还不到1%,城镇就业增长也不过才3.5%左右。另外还有一个减贫迹象,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如果农业占GDP的15%,服务业占35%左右,也就是将近有50%左右的GDP这部分还没有热起来,包括制造业,包括第二产业里面也还有相当部分没有热起来,我们在防热的时候,要非常清醒地看到我们有冷的部分。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王一鸣

  区域经济支撑总部经济

  在总部经济这个概念里,总部是一个资金、技术、各种生产要素密集交换的枢纽,需要有一定的福利作依托,如果没有区域经济作为它的支撑,我想总部经济很难发展。对此我有三点看法,第一是什么东西影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格局,有没有条件、有没有足够的规模来支撑?什么因素影响区域经济?第二,我们国家的大都市经济区基本发展态势是什么样的?第三,大都市经济区怎么促进和发展,这是下一步支撑总部经济很重要的条件。

  简单地说,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从发展阶段来说,中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时期。应该说,经济结构方方面面都在变化,落实到区域上、空间上,应该说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

  我们已经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各个国家发展转型最为迅猛的时期,结构区域的调整也是非常快的,调整的重要标志就是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也就是向一些都市经济区集中,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征。

  现在的基本格局是什么呢?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人口占12%,GDP占40%,也就是说很小的范围集聚了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反过来看区域经济,人口占29%,GDP只有17%,经济在空间上出现了集中化的过程。影响中国经济区域空间的变化是什么因素呢?第一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就是国际资本向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了高度集聚,这是一个特征。

  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化,中国的市场化趋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最重要的就是生产要素在地区间流动,这种规模迅速扩大,而且流动的频率非常快。最典型的就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我们说市场主导的劳动,包括各种投资,包括资本市场的资本的流动。应该说,主导方向还是受市场规律制约的。它的流向受回报率的因素制约。总体来说还是向沿海大都市群和都市带集中的。

  第三个因素,中国城市化的加快。我们正处在30%至70%这个阶段,这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应该说去年城市化率达到40.2%。这个发展对中国区域结构影响非常大。在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下造成了大都市区的迅猛发展。应该说,在市场推广下,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都市区集中,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城市和产业区,正在改变中国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 于平

  总部经济升级产业结构

  回顾我国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历程,我们会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高新园区不满足于常规招商引资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理念,拟定了预期的目标和方针、方法,一些高新园区把总部经济列入本地区的区域经济规划之内,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据北京市经济所提供的研究结论显示,世界500强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国内相继开设了代表处、研发中心,其中在北京有293家,占总数的58%,上海有180家,占36%。

  前年科技部在武汉召开了高新区所在市市长座谈会,在总结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实现三个转变为基本内涵的二次创业,使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福建、厦门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建设我国大众区的区域经济规划,我国加入WTO以后,从政府工作到企业的市场行为都面临很多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高新区应当成为我国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应该在国际化方面走在前列。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大公司把他们的研发中心建在中国,中国科技园区的发展也必须要适应国际竞争的环境,这是我们发展总部经济重要的背景因素。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企业分工的细化、产业模式的出现,使得现在科技企业的研发、销售、管理等活动与生产加工活动存在空间上互利互补的可能。同时,科技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分工带来的机遇,以总部企业的形式将研发、销售等进行集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价值。总部经济这种运行模式不仅会成为企业腾飞,而且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引擎。

  ●北京晨报/记者 袁满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