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建筑”冲击波带来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 10:57 经济日报 | |||||||||
“建筑革命”引人瞩目 且不说那些不太入流的设计作品所引起的争议,就是被人们称为“革命性”的前卫设计,也是众说纷纭。 3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一篇题为《北京的建筑革命》的报道中称:“2008年
这篇报道把奥运会前的北京描绘成了一个片面追求世界顶级设计师的作品,急于摆脱自己的落后形象而向世人炫耀自己的现代化形象的城市。在此之前,连续几个重大标志性建筑接连被“洋”设计师中标,而北京将为此付出巨额费用的代价。 国际上舆论如此,在国内业界更是早已引发了强烈争议。争论必将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争论是一件好事。 “中西碰撞”争论不息 不能否认,由于中国建筑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因为自我封闭,没能“与时俱进”,使得中国建筑设计师的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有一定差距。不过,中国的设计师和学者们并不因此就对那些兴高采烈揽走巨款的大师们和他们的作品而心悦诚服。 从“蛋壳”(国家大剧院)到“鸟巢”(奥运会主体育场),再到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中国建筑界针对国际建筑大师越来越多的承担起中国标志性大型建筑设计的现象,始终争论不息。争论的内容从究竟谁该为建设这种标志性建筑的巨额代价埋单,到批判这种现象究竟是不是建筑的殖民倾向。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争论。而且,这种争论已逐渐由学术层面上的具象之辩变为文化层面上的殖民主义之辩。以中国建筑界泰斗两院院士吴良镛及著名建筑师吴晨为代表的一些建筑师,公开批判这种现象是一种建筑的殖民主义倾向,称国际大师将中国作为了“实验场”。而以艾未未为代表的另一些建筑家和批评家则对他们的这种批评持反对态度,认为建筑的民族主义代表——“大屋顶”20年来早已证明是失败之举,而中国建筑师目前根本不具备和国外建筑大师竞争的实力,排斥国外大师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鸟巢”方案的中标之时,吴晨发表文章称:北京已成为外国建筑大师的实验场,并指出以库哈斯为代表的大师们正把一些即使在西方都难以实现的建筑理想带到北京来,并由中国人为这些实验作品埋单。 而支持者则认为:国际大师把天才设计带入北京将势必带动中国建筑水平的飞跃,而排斥这些优秀建筑师则是故步自封的民族心理作祟。 反对者认为外国建筑大师的设计不可能秉承中国文化,而反映的是一种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出。这种文化输出造成这些大师设计的建筑必然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以及北京的文化环境不相适应。在经济上,国外的建筑大师为实现自己的实验作品,在设计的性能价值比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这些反映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建筑设计要由中国人自己埋单。 支持者则反驳道:“埃菲尔铁塔不是法国人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不是澳大利亚人设计的,他们的设计在当时都曾引发了争议,但事实证明这些建筑是成功的。卢浮宫外的玻璃金字塔是华人建筑家贝聿铭设计的,为什么法国人不会觉得这是东方文化的殖民主义呢?”“这些在中国中标的建筑大师代表了国际最高的建筑水平,中国建筑师的水平还远远不能和他们相比,因此由这些大师取得设计这些大规模的地标性建筑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能看成是文化殖民的表现。” 对此,反对者认为:“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这些建筑都是在西方建筑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和周围的环境非常协调,而北京的历史和传统却并不适合营造这些大师的实验建筑。我们为外国建筑师创造了如此肆无忌惮的条件,让他们拿着我们的土地去做试验。而中国的建筑师,谁能具备这样的条件:用想像去挑战技术,用花钱的手段来解决技术?” 面对有关地域文化冲突的争论,著名建筑评论家王明贤认为,“国际大师现代性建筑与北京城市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是一个城市规划的整体问题,不是某个建筑自身的问题。”“所有人都希望这些标志性建筑是由中国自己的建筑师设计的,但遗憾的是中国建筑师的确没有这样的能力。中国建筑的水平在国际上的位置就像中国足球的水平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些在其他国家取得巨大声誉和成功的建筑大师来实验他们的作品呢?毕竟他们以前的实验已经被国际建筑界所承认。在来到北京的这些外国建筑大师中,库哈斯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建筑奖普利兹克奖2000年的得主,赫尔左格和德穆隆则是2001年的得主。他们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他们在中国的实验对中国建筑发展而言,我认为利大于弊。” 在一次建筑论坛上,吴晨再次发表了对实验场现象的激烈批判。他借用印度著名建筑家柯里亚的告诫喊出:“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技术、理论在这里进行创造,但是我们要反对建筑的殖民文化;我们不反对向国外的卓越大师们虚心学习,但是我们要反对建筑文化中的自觉殖民主义。” 专家学者议论纷纷 关于建筑的要“民族的”还是“世界的”之争逐渐转变为文化上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争,使这场争论由具体转而虚无,并将随着都市现代建筑的急速发展变得更加激烈。但这场争论对我们建筑界终究是利大于弊的,它能够带来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秦佑国 这一百年来,中国建筑师一直在探索,我们是不是真的探索到一条把现代主义和我们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路? 我们就是应该就建筑形式来讲,其实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作抽象的哲学的思辨和精神上的凝练。让文化都渗透到你的血液中去,当你一出手,就不仅是简单的比赋和对概念的理解。 在理论上尤其应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的审美意识做批判。“批判”不是说它不好,是要做哲学的思辨。要抽象,不要太多的形象。如果总拘泥于在形象上做文章,永远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强的说服力。 《建筑意》主编萧默 有些新、奇、特的设计并不是最好的,不但缺乏中国建筑文化特色,有的公然嘲笑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各地“欧陆风”狂吹不止,越演越烈,误导并破坏了中国的城市形象。 与此同时,文物建筑还在不断受到破坏,有人说,近20年来文物建筑受到的破坏,已经超过了过去200年。但建筑师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甚至不是关键。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关键何在?需要大家来讨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 在创造中我觉得最深刻的问题就是不要模仿。从上世纪80、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们遇到了中国建筑史上从没有过的大好机会,但是为什么没有世界性的作品出现,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跟世界建筑的理念思想发展是脱轨的。 其实,某种意义上这两年的建筑应该算还是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我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多少原创的,大部分是模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 在中国的现阶段,外国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能够在重重阻力之下中标而且被采用,正代表着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如果把只选中国人的方案,作为是否爱国的评判标准,那么我国的建筑设计就连我国汽车工业这种开始起步的阶段都还没有达到。 在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今天,中国建筑设计的优秀作品正在不断涌现。中国建筑师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和造价的不断提高,其作品的艺术层次正在同步提高。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将来也会在外国的重大招标中被选用。建筑是一种滞后的文化,其他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多少都会给我们从事建筑理论研究的人们一些启迪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