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被假酒残害的民工负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7日 15:52 珠江晚报 | |||||||||
震惊南粤的“假酒中毒”事件 今年40多岁的刘砍山瘫软地躺在病床上,双眼被白纱布蒙着,手腕上正打着点滴。记者5月14日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部见到了这位在“假酒中毒”事件中最早被送到医院的患者。
来自湖南的刘砍山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做零工。5月9日晚上,他在钟落潭中心市场十字路口买了0.5千克白酒,当晚一个人自斟自酌地喝了0.25千克,第二天一早,他就感到四肢乏力,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随后被送进医院急救。经抽血检验,刘砍山血液中的甲醇含量严重超标,肝转氨酶指数比正常人高出数十倍。 与刘砍山相比,因为喝假酒而中毒身亡的死者更显不幸。5月11日晚,58岁的白云区钟落潭镇梅田村村民段董树,分两次喝了老伴从钟落潭钟生农贸市场购买的散装白酒后不治身亡。同一天晚上,一名湖南籍外来务工人员也因饮用劣质散装白酒而死亡。 到昨日记者发稿时止,广州假酒中毒事件中已有9人死亡,33人中毒入院,其中10人病重。 “毒酒”为何会流入市场? 甲醇,别名木醇或木酒精,无色透明液体,经口摄入0.3-1g便可致人死亡。为什么不法商人用工业酒精勾兑含有大量甲醇的“毒酒”,竟通过市场的流通渠道送到了消费者的手中? ——造假酒,成本如此之低 目前已经查明,制造“毒酒”的窝点分别在广州市白云区的钟落潭镇和太和镇,“毒酒中毒”事件中的14名涉案人员已有12人被刑事拘留,2人在逃。这14个涉案人员所用的工业酒精是多渠道买来的。两个窝点共购买了5桶工业酒精,每桶165千克,目前已经追缴了4桶多,还有20千克流落在外。 制假者为何胆敢视生命为儿戏制造毒酒?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树新说,这与制假的暴利有关。 据陈树新介绍,正常情况下,散装米酒的利润极低:1千克大米能酿出1.5千克米酒,大米2.6元1千克,散装米酒3元1千克,扣除人力、物力,1千克米酒的利润不过4角钱。这样的微利自然不能满足不法分子的贪欲,他们拿甲醇勾兑散装白酒,成本几乎可忽略不计。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还发现,不少酿酒作坊连基本的计量器具都没有,完全靠人的“手感”和“目测”。这样的生产条件,很难保证其生产的米酒能对消费者负责。 ——买危化品,如此之易 把工业酒精加以勾兑变成白酒,难道制酒者不知道这样的产品会致人于死地吗?陈树新认为,据推测,利欲熏心加上无知才是悲剧酿成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的造酒者、卖酒者和饮酒者不知甲醇为何物,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能致命的危险化学品。 据广州市工商局的同志介绍,检查人员14日发现广州佰醇(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家经营单位,未办生产许可证就开始大量销售工业酒精,有的甚至连销售发票都没有。同时,这些违规经营的商家没有按规定建立危险化学品的销售登记制度,没有留下购买者的详细联系资料。这些都使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毒酒有了可乘之机。 记者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问题采访了广州市安监局危险化学品管理处处长赵志忠,赵志忠说,涉危企业要取得批准书和经营许可证,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出具安全评价报告。广东省从2003年4月开始进行涉危企业的批准书和经营许可证核发工作。广州市有3784家涉危企业,但截止今年4月,只有150家涉危企业取得了经营许可证。 ——造酒业,门槛如此之低 据陈树新介绍,按照广东省1998年通过的《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条例》,从事酒类生产的企业,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和《酒类生产许可证》之后,方可获得营业执照。但执法人员在最近的检查中发现,广州不少酿酒作坊根本没有《酒类生产许可证》,却有了营业执照,执照上还写明可以“自产自销”。 ——小作坊,如此隐蔽 白云区等地出租屋云集,造假者狡兔三窟。此前的假烟、劣质奶粉、劣质龙口粉丝、工业盐泡菜、毛发酱油、红心鸡蛋都产自这样的出租屋里。这些“无牌无照”的假酒、奶粉,分布广泛、源头复杂、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毒者的“毒酒”都来源于一些小店铺,有很多还是无证照经营的店铺。而这些小店铺在进货时没有任何质量门槛,他们最关心的是价格,“唯低价者是进”,这样的小店铺给造假者提供了“假货”的流通渠道。 “弱势群体”的生命谁来保障 因饮用毒酒而中毒的刘砍山十分后怕地说:“我这条命差点没了!以后看到酒都不敢喝了!”但刘妻却不大相信丈夫能从此戒酒。她说,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假酒害人,也曾提醒过丈夫,但似乎不起作用,丈夫每天至少要喝0.75千克白酒。问到出院后还买不买酒,刘妻似乎很为难,因为散装酒是不敢买了,但又实在买不起瓶装的。刘砍山夫妇的忧虑其实是很多低收入者共同的忧虑。 首先是因为这些食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城市化进程中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购买力低,只能去一些非正规商场买非品牌产品;其次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产生的贫富不均、文化程度不同决定着消费者占有资源的不同,包括维权意识、话语权等,从而决定着他们享受执法部门的服务也不同。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命安全谁来保障?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树新说,对造假售假的打击一直都在进行,去年广州市共捣毁制假窝点277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5467万元。 专家议案 打击“毒酒”、劣质奶粉仅靠举报与事后处罚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给生产企业设定一个较高的门槛。对酿酒等一类企业要建立起一套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的质量标准体系,对其技术生产过程、产品加强监督,同时要将这类企业的计量器具纳入强检范围。 郭莹玉 吴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