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6年无法使用 温州“腐败楼”下周爆破拆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 09:32 北京娱乐信报 | ||||||||||
![]() 15日,温州市中银大厦爆破拆除指挥部向社会发出公告:经浙江省公安厅批准,温州中银大厦将于本月18日清晨6点整实施定向爆破拆除。爆破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陆光中向各有关方面下达了临战令。 “豆腐渣”大楼建成6年无法投入使用
备受关注的温州中国银行大厦(中银大厦)是一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因其建成长达6年无法投入使用而成为全市瞩目的“烂尾楼”。特别是因其带出让人震惊的经济犯罪大要案,导致工程主体质量不合格而被人们称为“腐败楼”。 这幢大厦位于温州市区学院路和车站大道交接处。大厦22层,楼高93.05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系框架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楼1995年6月开工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两年后结顶时发现质量问题,后经多次国家级检测鉴定证明,由于建设过程中的偷工减料,造成该工程主体质量不合格,大厦部分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中银大厦暴露出的严重质量问题,引起有关方面警惕。 “烂尾楼”带出腐败大案 根据群众举报,一个腐败大问号锁定在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的原领导班子头上。就在大楼结顶的第二年,中国银行总行监察部一位官员秘临温州,向温州市委领导通报此事。不久,一个由浙江省中行纪委、温州市纪委、温州市公安局等方面联合组成的专案组展开全面搜寻。2002年,中银大厦“黑洞”浮出水面。它带出了温州金融系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腐败案,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涉案人员43名。 随着案件的逐步侦破,2002年11月以来,部分相关涉案人员分别被判刑。其中,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原分管基建的副行长鲁某,被鹿城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原基建办主任陈某被鹿城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负责温州中银大厦招投标监理的温州市招投标办副主任马某因受贿9.7万元,被鹿城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7年。目前,广大干部群众希望司法部门对此案继续深挖穷追。 决定爆破拆除加固时发现更大隐患 1999年11月,当有关质监部门对大厦出具了“主体工程质量不合格,部分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系因偷工减料造成”的鉴定报告后,以陈锡武“领衔”施工的广东省茂名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七分公司极力实施“亡羊补牢”术,对大厦进行加固处理。但就在加固之中,有关部门又发现了大厦地下基础工程也存在着质量问题。 2001年5月,有关国家级专家组经对中银大厦进行“终审”鉴定,最后正式敲响了这幢“烂尾楼”的丧钟。2003年9月,温州市有关方面决定对这幢“腐败楼”实施定向爆破拆除。 全国拆除爆破第一高楼 今年3月11日,浙江省公安厅和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从全国请来了以工程院院士汪旭光为组长的16位全国知名爆破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爆破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会诊”审定。专家组肯定并批准了江苏省公安厅爆破专家组专家崔允武教授主持的中银大厦爆破方案。全国爆破专家组称,这是“全国拆除爆破第一高楼”。崔允武教授介绍,此前,我国以定向爆破方式拆除的第一高建筑物,是去年8月在宁波爆破的150米高的烟囱。以定向爆破方式拆除的第一高楼房是2001年在北京施爆的一幢居民楼,它高60米,22层。 成功实施预爆主楼和裙楼被“切”开 为了确保爆破成功,“中银大厦”爆破组对大厦进行预爆。今年4月26日中午12时32分,温州市区上空发出“轰隆”一声巨响,主楼三楼的两根立柱和9、10、15、16层的剪力墙在预爆中被炸毁,大厦的主楼和裙楼被爆破“切”开。 预爆验证“豆腐渣”工程 爆破专家崔允武向记者透露说,通过预爆,进一步证实了“中银大厦”的质量问题。装炸药要先钻孔。“我们一打钻,吓一跳,钻头一戳进去就是10厘米,原来钢筋混凝土空隙太多,里头像是蜂窝,净是空的。”从爆破后的感观看,炸出来的水泥块建筑级配不合理。本来,浇铸混凝土的卵石石料最大不能大于鸡蛋,实际却有小碗这么大。而且,杂质太多,本来是水泥、沙、石“三合一”,可是连泥土都有。看来这幢大厦的确是“豆腐渣”。 爆破环境复杂大楼地处城市东部中心 这幢高达93.05米的庞然大物矗立在现代化都市的东部中心。大厦四周高楼林立,北面,是100多米高的建设银行大厦;东面,立着一幢60多米检验检疫局办公大楼;东北面,为刚落成的学院大厦。这三幢高楼与中银大厦均仅有一路之隔。最危险的是西面,它与温州市国土资源局8层高的办公楼及配电房竟只有10米之遥。 “不幸之中有大幸”的是,南面有一块宽60米、长90米的空阔地。90米之外,便是温州新建的现代化展览中心与东南剧院。在这种极其险恶、复杂的爆破环境中,爆破倒塌方向只能选择:正南。 确保安全爆破专家设计时间差、高度差 为了准确“遥控”中银大厦向南倒,崔允武等爆破专家设计了用时间差、高度差调整爆破的方案。 时间差:在点火时间顺序上,在数千个炸眼中(每个炸眼装炸药30-150克),让南面的“药包系统”先爆,背部北面的“药包系统”后响。当然,前后时间仅相差千分之几秒。这点瞬间的差异,就能产生先炸先倒,后炸后倒的奇妙效果。一旦南面先蹋,整个大楼自然向南倾倒。 高度差:在爆破切点上,确定三个大切口。第一个切口:定在大厦的底层,即先炸底部1-4层的楼体,并且“炸点”由南向北,从第4层向第1层倾斜,形成一个30度的爆破切线。这样,可以确保向南倒。 千人参与安全防护行动 从14日起,组织实施爆破的有关方面已处于临战状态。温州市委、市政府及爆破工程指挥部、爆破施工单位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把保护大楼周围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为使大厦向南面定向倒塌不伤人、伤楼、伤车、伤物,记者在现场看到,爆破施工单位实施“深挖沟、高筑墙、多穿衣”防护工程。 据陆光中总指挥介绍,温州市组织调动了公安、消防、交警、城管、街道等部门1000多人,参与安全防护行动。为了避开人流车流的高峰并以利抢救,指挥部选择18日清晨6点起爆。从凌晨4点半起,指挥部将对爆区实行安全警戒。陆光中告知,为防不测,指挥部制订了抢救预案和组成了应急抢救部队。 再过几天,温州中银大厦——这幢曾经使不少贪官因它而坐牢的“腐败楼”、这座花费6000万元巨资建造的“烂尾楼”,将随着仅有2.5秒的爆炸声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据崔允武教授称,整幢大楼爆破之后,清理废土的时间约需25天才能完成。 据新华社 温州5月15日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