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柯达为何被点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 15:2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蔡一飞 深圳报道

  国家工商总局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并购行为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实现限制竞争行为的一个主要表现,其中例举柯达通过“98协议”进行的几乎全行业收购。

  柯达为何被点名?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98协议”的背后

  “98协议”是关键。

  1998年3月23日,柯达在中国宣布,出资3.75亿美元,收购汕头公元、厦门福达和无锡阿尔梅3家感光材料厂,同时与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辽源胶片建立合作关系。柯达承诺,将最终投入20亿美元。最后的结果是,柯达与汕头公元和厦门福达成立了柯达(中国)公司,柯达占有其中80%的股份,汕头公元和厦门福达各占有10%的股份;柯达与无锡阿尔梅成立了柯达(无锡)公司,柯达在其中占有70%的股份,阿尔梅在其中占有30%的股份。并用这两家企业去收购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辽源胶片。

  作为回报,中国政府承诺,在98协议签定后的3年之内,不允许其他外资进入中国的感光材料行业。

  这是中国第一次全行业对外资开放,也是柯达近30年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

  在这个协议的背后,是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伤痕累累。

  故事必须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引进的热潮,被称为中国感光行业支柱的7家企业无一例外。

  厦门厂投资1.6亿美元引进了柯达的全套生产线,产品是“福达”彩卷;汕头厂则投资2.2亿美元引进了富士的全套设备,生产的彩卷叫“公元”;上海厂采取的是聘请外国专家指导的形式;保定厂(乐凯前身)引进了关键的涂布设备,两家分别花了1000万美元。

  当时最受到青睐的,是那两条全套引进的生产线,甚至有人信心百倍地宣称:“我们投产之时,将结束柯达、富士在中国的好日子。”

  “中国感光界不是疯了,就是想称霸世界”,当时,国际感光协会前主席贝格如是说。

  事实证明,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再也没有称霸世界的机会,他们都“疯了”。

  穷疯了。

  热潮之后,7家企业无一幸免负上重债。

  “最主要的原因是汇率的变动,当时的合同都是以外币结算的。”行业分析人士说,“以汕头公元为例,汇率的变动使其负债从不到10个亿增加到约40个亿人民币。”

  以国产彩卷,每卷10元的价格计算,40亿意味着要卖出4亿卷彩卷;而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中国彩卷市场的销量也不过是一年2亿多卷。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虽然国内企业从海外进口了生产设备,但是关键的乳剂配方还掌握在别人手中,要生产就必须购买。”

  而且乳剂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企业生产必须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实现利润,“最起码也得上百万卷”,但国内企业根本做不到这个数量,于是“连正常运转都不可能”。

  破产几乎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有人收购,显然是再好不过。

  富士并没有这个意向,于是柯达来了。

  1994年底,上任不过两周的柯达全球总裁裴学德访问中国,表达了与中国感光行业全面合作的愿望;几个月以后达成了初步的原则意向。

  整个谈判仍历时近4年,先后进行了70多轮谈判,终于在1998年完成了初步的合资。

  公元的问题

  “中国政府优惠柯达的目的是‘让市场,换技术,卸包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曾如是评论“98协议”,“然而,并购结果不是柯达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而是中国企业全面纳入柯达系统;不是柯达接受国有企业的包袱,而是国有企业在自行承担原有债务的前提下,将它的主要经营资产转让给柯达,包袱仍然是中国政府的。比如,环保。”上述业内人士说。

  比如,汕头公元。

  在所有被柯达收购的企业中,公元是最特殊的一个。1998年,柯达只收购了公元彩色胶卷的生产线,并只带走了将近100名员工——大部分是会英语的技术工人。

  用18个亿。

  从表面上看,公元保留下了黑白胶卷生产线,保留下大约300名员工,保留下公元品牌,保留下除乐凯以外惟一一个中国胶卷品牌。但是,“柯达并不想要公元黑白胶卷的部分,”有充分接近此事的人士说,“柯达也不会因为同时收购公元的黑白胶卷部分,而多付给公元钱;因为柯达在全球范围内从来没有生产过民用黑白胶卷。”

  和“公元”品牌同时保留下来的,是公元依然沉重的负债包袱。在柯达收购公元之前,截止到1998年,汕头公元累计亏损3.1亿,负债48亿,是全部被收购的企业中负债最多的企业。

  柯达留下了18个亿全部用于填负债的窟窿,但是连一半也没有填满。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公元依然背负重达20亿的负债,就是在过去的10年间,公元从来没有停止过还债的步伐,迄今为止,汕头公元依然维持着生产,维持着其在民用黑白胶片行业的一席之地。公元头上顶着债务人的牌子,眼前是一片荒凉萧瑟的景象,“有好几个厂房都空置着,”该人士说。

  “地不是我们的,厂房不是我们的,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公元的老员工私下里说。

  “大不是罪过”

  事实上,并不只有中国的感光材料企业无法与柯达竞争。即使在全球感光材料行业,一直是“两个半”的天下,一个是柯达,一个是富士,还有半个是德国的爱克发;其他企业包括日本的柯尼卡在内,其技术和规模都无法和“两个半”抗衡。

  98协议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柯达并购了除乐凯在内的所有感光材料企业,而是给了柯达长达3年在中国市场独立发展的机会。

  没有竞争对手。

  在1998年以前,富士曾经最高占有过中国48%的感光材料市场,但是到2003年,来自行业内的消息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15%。“柯达花钱买到了在中国发展扩张的时间。”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

  于是,惟一没有被收购的乐凯,就成长为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标志和象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中国市场上从生产到销售,完成整个产业链布局的,除了柯达,就只有乐凯了。”一人士说。

  换句话讲,能摆在与柯达竞争层面来看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只有乐凯。

  然而,重要的是,乐凯是柯达的竞争对手吗?

  资料显示,2003年柯达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2%;而乐凯2003年,全部主营业务收入5.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25.7%。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调查同时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在80%以上,其中柯达的市场份额超过50%,而乐凯只占有中国市场大约15%的份额。

  显然,乐凯要达到与柯达抗衡的地位,还有待时日。

  然而就是这个机会,也正在消失。

  2003年11月,柯达以1亿美元的现金和资产获得了乐凯20%的股份,从此乐凯和柯达走上合作的道路。邓凯达说,合作是“98协议”的一种延续。

  “柯达与乐凯合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狙击富士。”业内人士相信,“不让富士在中国市场上设立合法的生产企业。”据了解,富士与乐凯就合作问题已经接触了很久,但是富士一定要求双方各占有50%的股份,并且参与管理。

  但是“柯达就只要20%,就这20%,就断绝了富士和乐凯合作的全部前景”。

  于是,在中国感光材料市场,柯达在全球市场的那一个半竞争对手,还苦苦寻找进入中国市场最合适的契机,即使“98协议”失效也已经长达3年。

  而它在中国市场最大的“敌人”,已经成为朋友。

  “行业里也的确存在这样的忧虑,如果柯达和乐凯一起坐下来,建立价格联盟,或者采用其他的垄断方式,都是有可能的。”业内人士说,“因为在中国市场上,再也没有足够强势,可与两者相抗衡的企业了。”

  来自柯达邓凯达的说法是,“柯达没有在中国市场形成垄断,柯达和乐凯是合作而不是联合竞争。而且从质量上讲,乐凯的产品和柯达的产品不一样,两者之间还是竞争关系。”

  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主管田耕认为,这个市场一直存在着竞争,柯达没有垄断。

  从法律上来讲,像柯达这样的企业只是处于垄断状态,要判断其是否垄断,要看是不是有垄断行为。华东政法学院刘宁元副教授认为,“大不是罪过,只有利用大来最对市场不利的行为,才是罪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