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预测和展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 09:59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
二○○四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4年5月11日) 第五部分 预测和展望
一、2004年国际经济金融趋势展望 从一季度形势看,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恢复增长面将从美国和亚洲进一步扩大到欧洲、南美和非洲,全球增长速度将继续提高。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4.6%,较200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4.6%,较2003年加快1.5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1.7%,较2003年加快1.3个百分点;日本增长3.4%,大大高于此前预测;经济发展中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年6%的强劲增长。IMF还表示,随着国际贸易的急剧反弹,实际增长幅度还可能高于这一预期。此外,IMF和联合国均预测2004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增长将随全球经济增长面的扩大进一步加快,价格将继续上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贸易量增长6.8%,联合国预测增长7.5%。石油、粮食、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也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和需求的扩大而强劲上涨。 国际金融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但全球性贸易失衡加剧对长期金融稳定潜藏威胁。美国的巨额经常账户逆差和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对美元走势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复苏加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部分经济体可能调高利率水平。 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总体良好,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一些主要经济体可能提高利率水平,使国内外利差减小,有利于本外币政策的协调。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一是我国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加大,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35%、36.2%、47.6%、55.4%和68.2%。从我国资源和生产能力看,今后我国钢铁、铝、铜、石油等资源需求增加量还需要通过进口加以解决,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及进口总额的影响越来越大。二是2003年9月坎昆部长级会议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国的贸易政策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可能更趋保守,针对中国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呈上升态势,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率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从消费需求看,随着中央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2004年可望稳步提高,这将有助于增加消费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储蓄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0.2,未来收入信心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2.1。从投资需求看,目前新的投资规模依然居高不下,而投资项目一旦开工,必须完工后才能发挥全部经济效益,未完成的投资项目一般具有不可压缩的刚性,因此预计下一阶段固定资产投资仍可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净出口需求看,由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原材料及能源紧缺问题突出,对国际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的需求巨大,再加上进口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进一步取消,这些都会导致进口大增;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影响我国的出口;2004年我国净出口需求有可能进一步减弱。 通货膨胀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由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粮食价格预计还会进一步上升。扣除食品以外的核心CPI,上行压力主要来自居住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行压力主要来自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以及交通和通讯。目前,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比较稳定。据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31.4%的储户认为下季物价上涨将上升,60.3%的储户认为下季物价基本不变,8.3%的储户认为下季物价将下降。 分阶段看,GDP增长和CPI涨幅在二季度会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下半年将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基期因素的影响,由于2003年二季度受“非典”影响GDP增长仅6.7%,2004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会比较高。考虑翘尾因素、季节因素,预计同比CPI在4月以后会有所爬升,第三季度开始回落。二是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作用有一个传导过程,2003年以来采取的政策措施,其效应会在2004年下半年更明显地显现出来。 三、稳健货币政策的近期取向:适度从紧 当前国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进一步显现,有些问题还在发展。集中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和地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止,资源的瓶颈约束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反映在货币信贷上,是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已占全年预期目标2.6万亿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 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牢固树立并坚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预计年初确定的货币信贷调控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即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长17%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在2.6万亿元左右。下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是适度从紧,但要防止急刹车,避免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一)适当收紧金融体系流动性,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和微调,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根据外汇占款等流动性增长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加强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作用,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控制在一定水平,适当控制货币信贷增长。 (二)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密切观察二季度物价形势变动情况,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研究运用价格杠杆等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预调和微调的最优策略。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赋予金融机构更大的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引导金融机构能够根据货币政策导向和贷款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三)加强结构调整,防止“一刀切” 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投向。加大窗口指导力度,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高度重视宏观部门的行业风险提示,严格控制对国家限制行业的授信;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一律不予贷款;用好用活贷款利率上浮政策,加大对国家限制行业中技术和环保标准不高的企业的风险溢价。督促金融机构通过自身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合理控制资产规模扩张的速度,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水平。继续加大对农业、扩大消费、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和助学等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贷款支持。 (四)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积极推动并加快研究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的措施。通过推动住房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增加债券市场交易品种,进一步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积极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人,发展、完善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完善债券托管和结算体系。研究引导合规资金进入股市的具体办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平稳协调发展。 (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密切观察、分析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协调本外币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逐步放松外汇管制,改进现行结售汇制度,积极培育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六)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推动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 进一步做好专项票据的发行和兑付、专项借款发放的考核工作,对达到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确保资金支持及时到位。采取有效措施,在帮助农村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的同时,推动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农村信用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提高支持“三农”的金融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