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渴望中国放开焦炭出口 最后通牒只剩两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 09:2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此前报道: 本报记者 徐万国 马莉 北京报道
最后通牒! 本周五,5月14日,将是欧盟“中国焦炭最后通牒”的大限。此前,5月9日,欧盟官员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欧盟给中国5天期限,同意废除有争议的焦炭出口限制,否则中国将面临欧盟在世贸组织的首次法律挑战。” 同一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在欧洲访问。 巧合? 有欧盟官员对本报记者坦言:欧盟计划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期间,就焦炭问题与温总理全面磋商,以达到让中国政府解除焦炭出口限制的目的。 在此之前,欧盟已多次向中国提出警告,中国对焦炭出口的限制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整个欧洲市场对中国焦炭的渴盼,与最后通牒的口气一样急迫,欧盟驻华代表团4月24日提供给本报的一份书面材料中强调,“中国焦炭对欧盟各国钢铁企业生死攸关”! 如果欧盟钢铁企业有机会听到中国企业的声音,他们会发现,自己面前这道过不去的坎,同样困住了中国企业的步伐。 温家宝总理如何拆解国内外钢铁企业急缺焦炭的难题,欧盟咄咄逼人的“最后通牒”能为欧洲企业要来中国焦炭吗? 欧盟焦炭之梦 中欧焦炭摩擦起源于今年3月31日,欧盟贸易专员帕斯卡.拉米(Pascal Lamy)3月31日致信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称中国焦炭许可证制度“显然违背了中国入世时的承诺”。同时向中国发出警告:如果不解除焦炭出口的限制,欧盟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 欧盟主席普罗迪(Romano Prodi)4月13日至16日访华期间,再次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申诉,要求中国政府尽快撤销对焦炭出口的限制,并要求中国政府在5月底之前,就焦炭出口向欧盟作出答复。 尽管如此,欧盟对于焦炭问题的解决持乐观的态度,这一大胆乐观的预测缘于温家宝总理5月2日至12日的欧洲之行。普罗迪甚至乐观地预测,中国政府会如期在5月底作出答复。 但4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在接受采访时说,“焦炭出口只能减少,不会增加。”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莲莲也表示,减少焦炭出口的决策不会改变。“如果要增加焦炭出口,那也只是象征性地增加,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斡旋中欧关系的需要。”张说。 他们的这种预言在温总理5月初开始的欧洲之行中得到了印证。 根据公开报道,温家宝总理没有表示任何废除出口许可制度的意向,而中国政府正是通过这种制度来控制出口数量的。 温家宝在访欧期间多次强调,中国经济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上的问题,“今年,由于我们的经济增长较快,又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建设规模过大,从而造成了能源、交通、电力和原材料等的供求关系日益紧张。” 赵晋平认为,焦炭出口限制的纠纷说到底还是国家和地区贸易的纠纷,如果中国增加对欧盟的焦炭出口,势必会引起一序列连锁反应,“欲壑难填”。目前,虽然美国政府没有公开表态,但从美国业界传出来的消息,希望政府出面对一些限制重点能源出口的国家进行磋商,美国制造业协会已经密切关注中国的焦炭出口问题。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一直在焦灼期待满载焦炭的大船驶向欧洲的普罗迪,也许等待的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 “规则”博弈与产能危机 一向为提升贸易门槛绞尽脑汁的欧盟,这一次却为焦炭进口不足而大伤脑筋。 面对欧盟最后通牒,“我跟你们一样感到迷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隆国强在接到记者电话时这样说,“我们在WTO议定书中并没有关于限制出口的承诺。” “中国对于焦炭出口的限制并非是针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一种歧视性贸易措施,只是中国基于本国能源供应紧张以及宏观经济调控而采取的一种一般性应对机制。”赵晋平说。 据了解,早在2002年外经贸委出台《关于重要工业品出口的规定》的时候,该《规定》就已经考虑到了WTO原则和我国入世时的承诺。“中国在焦炭出口上,没有也不会违背这些承诺。”赵说。 赵晋平同时表示,虽然WTO原则上规定了不能对自由贸易施加任何限制,但是WTO的有关文件中也对一些关系到国家产业发展、经济以及能源等方面可以区别对待,特别是幼稚产业和国内严重短缺的原料,可以优先保证国内需求。 与欧盟钢铁企业一样,中国钢铁企业也无奈地面对着焦炭短缺的煎熬。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共生产焦炭13879万吨,其中,出口焦炭1472万吨。由于焦炭和煤炭大量出口,国内焦炭已经“贵比黄金”。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买一吨焦炭需要花掉1300元。而在两年前,一吨焦炭充其量不过300元。 眼睁睁看着价格飞涨,一些手握大把钞票的中国钢铁企业,四处奔波却买不到足以满足自己生产需要的焦炭。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需外购焦炭的比例已经占全部钢铁企业35%。 与此状况背道而驰的是中国钢铁企业的急剧增加。据中国钢铁行业协会4月2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7亿元,同比增长96.6%。在此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完成投资34.95亿元,同比增长107.2%。而今年一季度仅建成投产的连铸机,就新增生产能力达1603万吨。 在当前钢铁企业面临焦炭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新建项目更使原本就要“断奶”的钢铁企业面临着“灭顶之灾”。 另外一个直接决定焦炭产量的因素,莫过于煤炭供应的严重不足。2003年,国内的炼焦企业已经被迫以高昂的价格进口了200多万吨用于炼焦的原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预测,2004年中国需进口焦煤(用于炼焦以满足国内需求)800万吨左右。按照我国当前的炼焦技术,两吨原煤才能炼一吨焦炭。尽管我国去年的原煤产量高达16.7亿吨,但是频繁的拉闸限电,把电煤紧张程度彰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在各地电厂喊饿之声不绝于耳的情况下,还有多少煤炭可供炼焦? 环保噩梦 在高昂的价格驱使下,投资焦炭行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由于利润惊人,有人比喻说,现在炼焦和炼黄金差不多。尤其是2003年以后?焦炭价格从每吨300元迅速涨到1300元?出口的离岸价从每吨85美元上涨到现在的400美元?有的冶金焦甚至高达630美元一吨,更使得生产焦炭的积极性被大大刺激。 尽管建设焦炭企业投资很大,通常年产60万吨机焦的焦化厂需3亿-5亿元?但各地仍纷纷上马新的焦化企业。仅山西省2003年以来投产的机焦项目就具备了近20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未经审批、私自上马的焦化项目更比比皆是?从山西到贵州;从东北到西北?小煤窑、小土焦纷纷死灰复燃。 这些小土焦的肆虐,在赚取大把钞票的同时,也使很多炼焦基地成了一个个“毒气罐”,成了中国环保挥之不去的噩梦。这也是我国限制焦炭业过热发展,直至限制焦炭出口的重要原因。 山西是我国产煤大省,焦炭产量也占全国第一。统计资料表明,山西省焦炭出口量占到全国焦炭出口量的80%,焦炭出口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48%。 在数量多、规模大这一特点的掩盖下,一个个小土炼焦厂分布在山西任何一个有煤的地方。“每一个小煤矿,就有一个小炼焦厂。”张莲莲如此形容山西炼焦企业的疯狂程度。据了解,山西2/3的焦炭企业为“土法炼焦”。到2002年底,山西省有焦炭生产企业1500多家,其中机焦生产企业221家,生产能力2980万吨,1280多家企业依然是土焦、改良焦和小机焦,每个焦炭生产企业的产量不足4万吨。 而熟悉焦炭生产的人都知道,每炼一吨焦炭,就将排出一吨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最有害的是二氧化硫和苯并芘,其中,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而二氧化硫又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目前,每年“酸雨”污染给我国造成的损失超过了1100亿元。 随着这些小炼焦厂黄金般的焦炭一起出炉的,还有白白排出的可以回收利用的煤气、煤焦油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空排焦化煤气120亿立方以上,相当于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年输气量。仅山西小炼焦厂,每年就浪费炼焦煤资源500万吨、煤焦油100万吨、焦炉煤气80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 迫于强大的环保压力,山西省政府从今年初以来,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土焦整治行动”。目前,整治封停小土焦企业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据张莲莲介绍,在这次“整治行动”中,山西将关闭全部土焦企业,关闭产能5000多万吨。与中国不同的是,欧盟各国处于环保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大量关闭本国的炼焦企业,法国等国家甚至将国内的煤矿全部关闭,所需煤炭、焦炭全部依赖进口。 业内人士指出发达国家大量进口中国的焦炭,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想把污染转嫁给中国,因为这些国家大多都和中国一样,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 “焦炭换认可”的可行性猜想 欧盟以“世贸规则”相“威胁”,不能不让人以为,欧盟将以焦炭作为中欧关系健康发展的筹码。 时至今日,欧盟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隆国强认为,欧盟关键时候在焦炭问题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是来自欧盟各国钢铁企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有意把焦炭出口当作换取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筹码。 在温家宝总理访欧期间,欧盟表示将于近期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对于中国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欧盟只字未提。 为了获取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中国高层近期频繁与欧盟高层接触。急需中国焦炭的欧盟和急需得到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的中国都在极力避免贸易争端。 满怀信心的欧盟官员把获取中国焦炭的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温总理访欧期间。但出乎欧盟意料的是,中国并没有在焦炭出口上做出任何让步。 拉米在与温家宝会晤时,对中欧焦炭摩擦升级表示担忧。拉米表示贸易争端将极其可能影响双边关系。 赵晋平认为,在与欧盟的谈判过程中,可以根据目前的贸易结构?将能源问题与其他产品的出口捆绑起来,增大中方在谈判中的砝码,比如要求欧盟放宽对华纺织品出口的限制等等。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室李刚认为,短期内焦炭出口配额不会增加,但也不足以影响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相当稳定的阶段。特别是欧盟东扩以后,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一两年之内,欧盟将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另有消息说,继温总理访问欧洲之后,胡锦涛主席也将于6月份访问新入盟的东欧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