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官司打三年 美籍华人教授要索赔十二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 15:35 四川新闻网 | |||||||||
4月21日上午,美籍华人、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颜怀玮近日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大连市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市珍奥核酸营销有限公司侵犯其发明专利权。目前,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无可奈何教授借钱起诉
颜怀玮说,1989年四川省农业厅组建四川科兴生物工程研究所,他被任命为所长,此后就一直从事“多核苷酸营养产品及制造方法”研究。1993年3月27日,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多核苷酸营养产品及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同年10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发明专利申请。 2001年3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颜怀玮发明专利,其专利号为ZL93110925.6。按照法律规定,其专利保护期限从1993年3月27日开始计算。 颜教授说,2002年底,他从美国回来后准备开发该专利产品时,才发现大连市的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捷足先登了,而其产品珍奥核酸胶囊的核心技术就是他的发明专利。此后,他多次找到该公司协商解决,该公司也曾派人到成都来谈判,但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通过一年多的证据搜集后,颜怀玮委托律师将对方告上法院。但由于他没有能力承担诉讼费用,因此当一位朋友借给他一笔钱支持他起诉后,颜怀玮才走上诉讼的道路。 官司已经打三年多 4月22日下午,记者采访到成都市珍奥核酸营销有限公司的宋经理,他对自己公司当了被告一事感到很突然,说公司只管销售,且有合法手续。宋经理说:“告我们销售公司是没有道理的,如果真有侵权行为,那该告谁就告谁,我感到莫名其妙。” 4月22日下午4时许,宋经理又打来电话说:“珍奥集团一名姓曲的经理说此事已经在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打过官司,颜怀玮的申请被驳回了,侵权早就不成立了。” 对此,颜怀玮自有说法。“2001年5月9日,我第一次向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申请调解珍奥集团侵权,当时我提出要对方赔偿2亿元的经济损失。2003年8月15日,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进行了调解。由于《专利法》修改,知识产权局不能判经济赔偿,因此我撤回了申请,改为起诉到法院”,颜怀玮说:“没有想到,我为这个专利打官司都打了接近3年了!”颜怀伟的助手、四川科兴生物工程研究所业务所长涂珍秋补充道,发明专利是“多核苷酸营养素产品及制造方法”,只要没有经过颜怀伟的授权生产核苷酸营养素产品,就是属于侵权。 5月8日下午,记者再次电话联系成都市珍奥核酸营销有限公司的宋经理。宋经理说颜怀玮现在谈侵权是没有根据的。由于他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单位的通知,因此不好发表任何意见。 此后,大连珍奥集团公司的曲副总裁在电话中也证实,珍奥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通知。他说,自己本来原计划最近专为此事到成都来,但现在“说不清什么时候来了”。他对颜怀玮起诉的事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颜怀玮提出索赔十二亿 颜怀玮的代理律师王荣说,颜教授发现珍奥集团生产销售的珍奥核酸胶囊侵犯了他的专利后,曾找到相关部门调解过。但由于种种原因,调解失败了,因此珍奥集团一直不承认侵权事实。王荣乐观的估计,如果法院一旦判决珍奥集团侵权,颜教授将提出至少12亿的赔偿。那么,这一巨额赔偿金是怎样算出来的呢?王律师说,这是根据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在调解双方矛盾时,珍奥集团提供的销售收入证明计算出来的,是有依据的。 5月8日上午9时,颜怀玮教授约见四川新闻网记者时,拿出了一份四川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的司法鉴定报告书,说2003年6月3日鉴定报告就出来了,他曾找到大连珍奥集团谈判,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但对方直到现在还在生产和销售。记者注意到,鉴定报告的结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根据全套专利资料及附属材料,取“珍奥核酸胶囊”采取的数据,属于该专利保护范围。 四川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是否属权威鉴定机构,其鉴定结论的权威性究竟有多高呢?记者查证获知,2003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将四川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 对于此事的最新进展情况,四川新闻网将继续予以追踪报道。 四川新闻网实习记者 苏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