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行业加剧供电紧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 09:26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乔国栋 实习记者 卢娟 统计数据表明,一季度缺电进一步加深。拉限电范围继续扩大,全国24个省市拉闸限电;缺电程度加深,浙江、山西、蒙西、河北、福建、湖南、宁夏缺电严重,其中浙江、山西、宁夏的日负荷率在93%以上;缺电幅度加大,初步分析,今年一季度全国缺电在2000万千瓦左右,国家电网缺电1900万千瓦左右。
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欧阳昌裕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估测:从投产规模来看,全年投产发电装机容量接近4000万千瓦。要满足今年新增电量还缺1000万千瓦左右,加上去年1500-2000万千瓦左右的缺口,估计总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仅华东电网缺口就在1700万千瓦左右。 他预计,2005年供需形势会比今年略有好转,电力供应有所缓解。到2006年电力供需基本达到平衡,局部电网有可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而值得高兴的是,到2007年根据电网公司的预测,电力可能要出现过剩。 欧阳认为,从根本上来说,电力供应总量不足,电力建设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是造成缺电的根本原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高涨,这是造成近年来缺电的主要原因。持续高温、干旱和来水偏枯、电煤供应逐年趋紧,增加了随机性缺电。在一季度,三峡外21座重点水电站来水减少10%以上,华东电网来水仅为多年平均的50%。导致缺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局部电网结构薄弱,存在输配电卡脖子问题,加剧了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紧张。东北、华北只有一回线路在运行,目前在东北、黑龙江电力还有过剩,但由于电网的问题送不出来。尚未理顺的电价机制增加了送受电双方经营风险,阻碍了经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缺电省份不愿意买电力过剩省份的电力,电力过剩省份的电力也不愿意外送。 “但最直接的因素还是因为高耗能行业高速增长,用电负荷结构的重型化,使电力供应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下降。”欧阳认为,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属于粗放型的增长,远没有转变到集约型。 欧阳分析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分工加快,部分高耗能产业向中国国内转移;二是国际、国内的需求比较旺盛,所以发展高耗能行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三是跟电力行业本身有关,在电力富裕的情况下,从1998、1999年开始对高耗能行业实施了优惠电价。特别是各地政府自行规定、出台了一些优惠电价,这些优惠电价不仅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进行优惠,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厂家也进行优惠,鼓励了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致使高耗能行业投资过热。2002年我国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9.7%、19.6%和14.5%。与此相对应,2002年用电量有色金属同比增长13%、有色金属20%。去年这个数字更是高得惊人,黑色金属用电量同比增长24%,有色金属同比增长25.3%。去年黑色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在44%以上,今年一季度的贡献率在40%。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工业结构的重型化,GDP用电单耗持续上升。 今年一季度,黑色金属增长29.1%,有色21.9%,建材20.7%。高速的增长反映了从去年开始国家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对高耗能行业的优惠电价政策清理没有到位,反映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若真正落实到位还有时滞效应,而且在目前的体制下落实的执行力趋于弱化,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需要加快转换。 “今年电力供需总体紧张,局部地区持续性拉限电,其中全年增长主要取决于高耗能行业的增长速度,这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欧阳预计,2005年供需形势会比今年略有好转,电力供应有所缓解,用电增长仍然取决于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扩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