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腐败人员“年轻化”的心理原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 17:44 新京报

  《新京报》5月7日报道,北京市某中院近日发布的国企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情况表明,这些案件的主要特点是犯罪人员“年龄小、学历高、胆子大”。据报道称,犯罪人的年龄大多分布在30岁到50岁之间,还有部分不满30岁,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80%。。

  中青年腐败群自然有其社会政治、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其深刻的心理方面的因素。其中,不乏“自我意识”、变形的心理预期以及消极的心理环境等,所有的这些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原因,笔者以为,与青年“相对剥夺感”的思维不无关系。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首先提出的,后来社会学家墨顿用“参照群体”具体阐释了这一概念。就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青年腐败群体而言,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生活水平有了绝对的提高。但是,相对其他群体的收入,比如说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他们会感到不如别人,特别是青年在虚荣心或者攀比心理较强的情况下,此种“相对剥夺感”更加强烈。此外,中青年群体一般都是国有企业中的顶梁柱,而现行的干部政策又过分强调年龄上的限制,当他们感到自己的贡献与自己的收益不成正比时,就会强烈地感到本应属于自己的利益被“剥夺”了。

  现在国有企业中的许多职工,当年都曾经是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分配过来的,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进国企是铁饭碗的代名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入,国企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有些国企的效益也大不如前,而且国企在福利、奖金、工资分配等方面总是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论资排辈等弊端。在这种因素下,他们对自身角色地位现状的认同感大为降低,有些人感到失落,也有一些人感到吃亏,从而寻找补偿机会,这很大程度上为“青年腐败”种下了祸根。

  防止青年腐败,从制度上来约束权力的滥用和加强社会控制机制固然重要。然而,对青年腐败与“相对剥夺感”的分析,也给了我们另外一条思索路径。早在1967年,基于相对剥夺感的理论,美国管理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激励过程中的公平理论。我想,在我们提出“制度反腐”以及“铁腕肃贪”的理论政策时,不妨换一种思路,这样也许更有意义。

  □彭兴庭(江西教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职务犯罪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