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千人骗保事件”谁来核查低保者的收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 11:1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程必忠 重庆报道 重庆正在展开一场整肃低保的检查行动。
重庆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一官员透露,该局已经向全市40余个区市县民政局发出通知,要求立即对低保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检查整改,坚决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吃低保人员,堵住各个环节的漏洞。 “在堵漏洞的背后,则是低保制度出现了缺陷,使得一些不该吃低保的人继续‘骗领’。”重庆市市政府办公厅一官员直言,这种现象不是“少数”。 千人“骗领”低保 整肃低保,缘起重庆市綦江县民政局的一次偶然检查。 2003年9月,綦江县民政局接到举报:“綦江青龙嘴农贸市场的万家福超市经理胡怀宇也在领取低保。” 胡怀宇原为綦江农机厂下岗职工,綦江县政府低保标准是:金古南镇(县城所在地)每人每月145元,其他乡镇每人每月130元。扣除自己本身的家庭收入外,胡怀宇每月在镇政府领取45元低保费用。 这是胡怀宇2002年11月前的基本情况。此后,胡怀宇的收入现状如何?举报是否属实? 綦江民政局局长舒楚泉说:“对这一举报,我们当即安排人员进行了调查,这不仅关系到低保户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低保费用的流失。” 舒楚泉称,刚开始找胡怀宇谈话时,胡不承认自己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不吃低保费的标准(按照綦江县制定的标准,胡怀宇三口之家的总收入只要超过435元,就不能享受低保),通过几天调查,我们发现胡怀宇在超市每个月领取的工资为450元,仅凭这点,胡怀宇就不能继续享受低保。而且,民政局从綦江县工商局查询到,胡怀宇还是万家福超市的股东,在2002年11月投入了几万元资金,基于现实,民政局当即停发了胡怀宇每月45元的低保费用。 “不该领取低保费却继续领取,胡怀宇事件虽然是个案,但是这让我们感觉到,这不是个别现象。”舒楚泉说,民政局随即向县政府打报告,希望对全县的低保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据綦江县民政局救济科一人士介绍,从1998年3月起,该县开始为古南、赶水、三江、东溪、打通、安稳等19个乡镇发放低保金,截至去年底,每月需发放27315人,共1109823元低保金。 检查工作被迅速布置下去。 2003年9月22日,綦江县分管民政的副县长王星,带领民政、监察、财政、审计、劳动等部门干部32人,分成15个小组对19个乡镇的低保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共检查低保户12098户,经查实,包括胡怀宇在内的1282人属“假低保”,其家庭人均月收入实际已超过了低保标准,其中:自谋职业的有343户、792人;新领取了社保金的有84户、167人;家庭收入发生变化的有82户、192人;死亡人员未及时报停的有7户、12人;将家庭中无收入人员的户口与有收入人员的户口分开的有16户、27人;单位出据不实收入证明的有2户、6人;收入申报不实的有6户、16人。同时,在19个有低保户的乡镇中,查出16个乡镇存在骗取低保现象,其中古南镇641人、赶水镇253人、三江镇89人、东溪镇50人。 綦江县民政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如果照此计算,这意味着綦江有1000多人在骗领低保,他们每月领走低保金48581元。此外,经过此次检查,因家庭收入增加而降低低保金的有183户、314人,月降低低保金9361元;因家庭收入降低而增加低保金的140户、279人,月增加低保金6317元。将所有增减相抵,此次检查将使该县每年少发放低保金近62万元。 检查结果不仅让綦江民政局的官员感到震惊,也同样让重庆市民政局官员深感“此事非同小可”。 “一个小县城每年就有近62万元的低保费‘流失’,重庆有40余个区市县,照此计算,重庆每年‘流失’的低保费用将达上千万元。”一民政局官员对这种状况甚是担忧。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依据。 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在2003年8月对低保人员的检查中发现:王家坡街道的一位百万私营企业主,却领取低保长达两年多。 类似的情况在重庆并不鲜见,重庆主城9区(大渡口、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骗吃低保的现象。 重庆市民政局官员承认,重庆有低保户70余万,每个月都能查出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低保领取者。 三道防线失守 诸多骗领低保费用事件表明,为众多城市贫困人群提供保障的低保制度正面临着一场道德危机。 按照操作流程,低保的审批设置有三道防线:居委会、乡镇和民政部门。首先由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户主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和收入证明,居委会和乡镇政府随后将调查核实其收入状况,查验材料的真实性,最后由民政部门对所有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可享受低保。 “这三道防线中,无论在哪个环节,低保人员的收入是最难确定的,这是由于低保管理的动态性所决定。”舒楚泉说,无论对居委会、乡镇,还是民政部门来说,核准申请低保者的家庭收入都非常困难,许多人的收入实际上是隐性的。在劳动力流动性非常强的背景下,低保家庭收入的变动情况尤其难以及时掌握。有的居民可能上个月没有工作,收入低,符合低保条件,而下个月就找到工作,收入增加了,不符合低保条件了,理应退出低保。但事实上,他们大都不会主动申请退出。 据舒楚泉透露,2003年,綦江县民政部门因为审查对象的手续不齐而未予批准的申请对象有395户、1300多人。 查核低保户人员的家庭收入,不仅仅是为了清理“骗领户”,更重要的是体现制度的公平。綦江县监察局一人士直言,在发放低保金时,需要扣除居民已有收入,并不是所有符合低保条件者都将领取相同金额。如綦江古南镇最低生活保障为145元,某家庭人均收入为100元,他们只应领取45元低保金,这使核准低保家庭的收入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然而,对于民政部门而言,实际情况是无法逐一详细核实每个家庭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民政部门往往主要核查各种来访来信中涉及的居民。2003年,綦江县根据来信来访查了265件次,停发了183户352人的低保金,总金额为21034元。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查处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骗领”低保事件的发生。 而且核查还要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重庆市民政局一官员称,大规模城市改造和旧房拆迁使“人户分离”现象在城市里大量出现。对于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城市低保而言,这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无法准确掌握低保人员的家庭经济状况,成为骗领低保频频出现的重要原因。 该官员举例,按规定,拥有几万元存款者不能领取低保,但要证实这一点却需要通过银行进行核查,这显然超出了民政部门的权力范围。民政部门曾经试图争取查询低保人员银行存款,最终被银行方面以不符合“为储户保密”原则的理由拒绝。 类似的尴尬还有:按照规定,一旦低保人员实现就业,社保部门将向工作单位核实收入,仍未达到家庭人均185元(重庆主城区标准)者予以补足,超过这一标准则及时停发。 然而,这种维系低保公平的核实工作遇到诸多难题。一些低保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情况口风甚紧,很多单位也对核实工作并不积极配合。 家庭收入无从查起,基层社保部门只好把与低保生活条件相关的消费品作为比照。重庆市目前规定,只要家里有冰箱、彩电、手机等消费品,一旦被举报并核查属实,便可取消享受低保的资格。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参考标准,同样遇到难以操作的问题。綦江县民政局长舒楚泉说:“冰箱、彩电上并没有刻字,无法核实到底是谁的。即便看到低保人员家中有这些消费品,低保户常常也说成是亲戚朋友存放的。” 一方面是调查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调查,这就是低保发放过程必须面对的尴尬。而更为尴尬的是:有低保户为了获得更多的低保费,不惜搞“假离婚”。 此前,重庆有一对夫妻通过“假离婚”来骗领低保。协议离婚后,男方要房子,女方要小孩。由于女方没有工作,还要带一个小孩,符合低保条件,很快便申请到了两份低保金。然而,两人依然生活在一起,出双入对还是夫妻。当地民政部门核实取消女方低保资格后,竟然被告上法院。 一场官司打下来,民政部门竟然败诉。 民政局官员坦陈,“人情低保”现象也经常发生。 面对低保发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在查出问题后,綦江县对“骗领”低保一事做出处理意见:立即停发并予以收回,对徇私舞弊发放“人情低保”的责任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同时,綦江县政府还出台了《綦江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对享受低保的范围、申请、审查、审批、公布和发放、管理、奖惩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 该县民政局官员称,低保户在所有的审批完成后还要接受张榜公示,没有异议才可领取低保费,所有的规章和制度就是要解决“低保户的家庭收入是多少”这一核心问题。 即便如此,经过拉网检查的綦江,至今依旧存在“骗领”低保的现象。刘某是打通镇居民,3口之家,每月领取50元的低保费,而刘在綦江县城一宾馆的月工资为500元,显然刘已经“超标”。 从现实出发,建立一套完善的家庭财产申报和审核办法,堵住最低保障制度的漏洞,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如何建?怎么建?这无论是对綦江、重庆,还是其它省市民政部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