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罹患“感冒” 亚洲金融市场喷嚏连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 09:54 《财经时报》 | ||||||||||
5月的第一个工作周应是各国央行决定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关键时期,美国、欧盟、英国都将在这一时间段确定近期货币政策走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是否选择加息的猜测被市场格外关注 本报记者 钮键军
4月的最后两天,香港《南华早报》一篇关于中国央行可能在“五一”后宣布加息的消息,引发了中国周边经济体的高度关注,甚至导致亚洲各主要股市纷纷跳水。但从目前情况看,长达7天的长假,在客观上缓解了加息预期对周边经济体的影响。 恒生指数4月29日一度跌破11900点水平,收报12005点,跌159点,跌幅达1.3%,再创今年新低;国企股指数跌4.5%,上海和深圳股指分别下跌1.7%和2.3%;被中央政府点名调控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及相关行业成为“重灾区”。 亚洲区股市也因中国经济的降温措施而下跌,台湾、澳洲、韩国股市分别跌2.6%、1.26%和2.9%。由于担心中国需求放缓,国际贵金属价格也纷纷下挫。 尽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李杨很快指出,中国近期内不会做出加息的决定,但市场依然为《南华早报》的消息所困惑。在他们眼中,中国目前除了加息,似乎没有其他手段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此前,中国政府先后采取了提高银行准备金、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和打开贷款利率上浮空间等一系列措施,并采用行政手段干预重点行业。 按照惯例,5月的第一个工作周,应是各国央行决定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关键时期。美国、欧盟、英国都将在这一时间段开会,确定近期的货币政策走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是否选择加息的猜测被市场格外关注。 韩日紧急应对 韩国对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显得最为敏感。 中国总理温家宝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宣布将尽快采取切实有力手段为经济降温之后,4月30日,韩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官员专家对“中国经济降温给韩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做出分析。当天,韩国股汇市连续第二天重挫,韩城综合指数早盘下跌2个百分点,稍后略为回升到860点,终场跌幅达1.73%。汇市方面,韩元兑美元从前天的1170.70韩元对1美元,贬至1175韩元对1美元作收。 紧急会议之前,韩国财政暨经济部次官朴炳元对媒体表示:“我们决定观察这种中国震撼是否会成为现实”;“中国政府现在开始控制泡沫现象是正确的时机。” 同时,一直以“亚洲经济龙头”自居的日本也开始研究中国冷却经济后对日本的影响。但进行这种研究的主要是日本企业。 4月30日,日经指数下滑350点,一些靠中国大赚一笔的建筑、海运业公司在股市调头向下。5月6日,日本股市继续延续此前的跌势,日经平均股价比上周末跌190.45日元,以11571.34日元收盘。这是自3月25日以来,时隔约40天再次跌破11600日元。 市场数据显示,靠中国生存的企业,如日本钢铁公司、挖土机公司和海运业公司的股价,比对美出口企业股价受到的冲击大了至少两倍。 业务有一半来自中国的日立建机董事长桑原信彦获知“中国经济可能降温后”表示:“这个行动必然会让一些原本准备投资中国的日本投资者有所戒备。我们公司有必要在业务上重新评估。”他预测,因中国开发建设需求,今年估计可取得15%增长的钢铁业界和建筑机械行业也认为“今后的增长会相对钝化”。 而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日前表示,日本企业不应对中国经济降温“做出过激反应”,他呼吁日本商界“要冷静对应”。 福井俊彦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我明白大家都在担心中国是否能够迅速完成经济降温工作。不过,我们应当相信中国人民银行是抱着正确的宗旨行事,是可以信赖的。” 另外他建议,中国在改革之际,有必要对人民币升值采取“柔性政策”。他表示更渴望中方进一步放宽对来自海外的投资的限制。 中国角色微妙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认为,周边经济体对中国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的反应,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的走势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已经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相匹敌了。 根据韩国和日本的统计数字,韩国和日本2003年出口增幅中的3成以上是依靠中国实现的;可以说,日本目前经济复苏的势头是托了中国的“福份”,很多人也将中国股市视为投资的首选地。据日本方面统计,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日经贸联系加深,以及诸如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等诸多因素,不少日本股民,尤其是二三十岁年龄层的个人股市投资者,开始对“中国概念股”情有独钟。 《朝日新闻》有报道称,来自主营亚洲各地股票业务的蓝泽证券公司的信息显示,仅其4月下旬经手的香港股交易,买进额竟要超过卖出额10多倍。 曹和平认为,即使中国实施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经济增速也会保持较快的水平。按照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东南亚经济报告》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将保持在7.7%,远高于中国周边经济体的速度。 温总理近日访问德国期间也表示,中国的宏观调控措施将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能源、环保等项目将成为今后中国发展的重点。 因此曹和平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周边经济体对于中国宏观调控的过激反应将逐渐消退,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