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全面应对水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 08:33 新京报

  相关专题:

  “水荒”:经济发展的死穴?

  作者:张曙光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除了油荒、电荒、煤荒外还有水荒。“水”这个曾被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竟然到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程度。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达1500亿元,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其中六分之一是严重缺水。水危机将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

  其实从总量上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但却是一个水资源结构十分不合理的国家,南北降水分布不均,降水季节不均,三分之二的国土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过去人们总以为中国是北方缺水,南方不缺水,但由于近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过早地透支了中国水资源的成本,使我们不得直面这场全面的中国水危机。

  资源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是中国水问题典型性特征。资源性缺水基本上属于自然原因,而水质型缺水基本上可归于人为的因素。中国北方及西北地区因自然原因属资源性缺水,而东南地区水资源虽然十分富集,但因近年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地发展经济,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受到相当严重的污染,成了水质性缺水地区。所以中国的水危机的成因非常复杂,要应对水危机也要有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确立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要以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国万元GDP产值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美国的8倍。只要能降低一半的用水量,就能大大地缓解水危机。现在各地发展经济往往是先上马后配鞍,对水资源的利用缺少利益的制约,法律的制约,行政的制约。所以要使建立节水型社会从宣传口号变成现实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如北京地区水价已经连续上涨,并不再种植水稻。

  其次,要建立起能够统筹兼顾的管理体系。现在我国是“九龙治水”。诚如业内人士所言,多头管理肯定是最浪费的一种管理方式。应该有一套从水资源的配置、规划、管理、使用、处理、排放,能彼此衔接的管理体系。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从各方面引导全社会努力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提倡节水型的生活方式。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起能够跨区域的水流域管理体系,使水资源的规划科学,配置合理,使用最优,治理最佳。

  再有,要建立能够支持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现在我国的水管理法律上的盲点还相当多。如水权不明确,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江河流域,上下游地区对水的使用、分配、排污、治理的权限、责任、义务都还缺少法律的规范。

  总之,中国面临的水危机是严重的,但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关键是要明确目标,认真落实。特别要说明的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绝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和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为代价,而是要在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同时,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使水资源的管理利用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国家有着成功的经验,如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都是在建立节水型社会过程中,既发展了经济,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色列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世界人均的三十分之一,是我国的八分之一,但以色列视节水为立国之本,水资源一律为国家所有,设有国家水利委员会、部长间委员会,专门管理全国的水资源。并立有《水利法》、《水计量法》、《水井控制法》等法律法规。新加坡也是严重缺水的国家,该国的用水50%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但他们设有国家公用事务局水务署,负责全国的供水,有一整套从教育、管理、开采、监督、检查的节水方案,建有专门搜集雨水的中央集水区,建成一个出色的节水型社会。我国一些地方也有不少好的经验,如新疆石河子的滴灌农业技术与以色列的相接近,有些地方已经试行水权交易,有些城市的水务已开始引进外资。但我们目前还没有全面、综合地应对水危机的方案,仅靠单个的技术和个别地区的办法还不足以应对我们面临的21世纪中国的水危机。“节水”,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社会经济长久发展的重大命题。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