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调水工程有经济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 08:31 中国经营报

  相关专题:

  “水荒”:经济发展的死穴?

  作者:本报记者 徐昙 北京采写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目前,对解决北京水资源紧张问题,北京市水务官员以及有关单位通常押宝在南水北调工程上。

  对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贾绍凤博士告诉本报记者,解决缺水问题,有水资源需求管理、节水、污水回用、雨水利用等多种办法,但政府往往最看中调水。我国的调水工程很多,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论证的效益很大,但建成后却很难发挥效益。

  如引黄济青工程,由于引来的水的成本高于当地开源和节水的花费,于是青岛就不用引黄济青的水。为了收回成本,国家不得不规定青岛即使不用水,一年也要交3900万元。工程利用率不到40%,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的钱易教授认为,远距离调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外,还有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难,生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贾绍凤分析,目前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只讨论了企业和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而没有考虑水价大幅提高后企业用水行为的改变。水价的大幅提高必然使企业通过节水、替代等途径减少用水量,因而需水量会明显下降。南水北调工程可能会遇到水价大幅提高后北方地区需水量下降,不用南水北调工程的风险。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