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述评:亚洲 寻求“文化归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5日 19:06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 肖红 黄富慧 王英诚 从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到低于海平面592米的死海,从发源三大宗教到孕育四大发明,方圆4400万平方公里的亚洲大陆出产过众多奇迹。如今,这个古代闪米特语中的“东方日出之地”正在谋求文化交融,凸显亚洲情怀方面进行着不懈努力。
正在此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的《亚洲华尔街日报》主编蔡翔祁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尽管亚洲在地理和文化意义上不能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但是近年来亚洲国家日益增强的对本大陆的文化归属感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生活着近1000个民族的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地区间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别很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亚、东南亚等同根性较强的区域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而从整个亚洲角度进行的文化思考和亚洲文化在世界上以统一姿态亮相的机会相对较少。这种情况逐渐开始变化。 近年来,中国大陆、香港、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频繁举办亚洲文化合作论坛和亚洲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来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政要、学者和文化艺术界人士。 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洲运动会上,以“回到亚洲”为主题的彰显亚洲情怀的文化交流活动似乎比体育比赛还要引人注目。韩国演员表演的西亚文化中招牌式的“肚皮舞”和来自约旦等西亚国家运动员齐声高唱的“西道阿里郎”似乎彰显了亚洲这块文化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的土地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意识。 这种文化“归乡”的理念也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上得到彰显和强化。这个专门从亚洲角度探讨亚洲问题的经济色彩浓郁的论坛历史上第一次增加了主题为“亚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圆桌会议。“经济主调、文化色彩”,使集官学商于一体的博鳌亚洲论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孟加拉国的阿布·侯赛因25日在此间表示,在过去5000年的时间里,亚洲文明一直因其聚合多种不同文化而著称。“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不但能拉近这些国家的距离,而且对促进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作用巨大。”他说。 事实上,亚洲国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这样的交流平台进行的文化融合努力背后是亚洲近年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缔造的经济奇迹曾经让世界高度关注。目前,金融危机给亚洲带来的阴影逐渐淡化,中国、印度等大国国力不断增强,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一枝独秀。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国家寻求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努力无疑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随着众多不利因素的消失,亚洲意识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状态。经济的繁荣使亚洲人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思考自己的文化传统。”蔡翔祁说。 事实上,亚洲文化融合过程与不断加强的亚洲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相映成趣。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界限的中国文化旅游、韩国文化作品、印度瑜伽术、风味独特的泰国木瓜沙拉和享誉世界的伊朗电影在为亚洲各个地区居民带来多样文化韵味和乐趣的同时,也为亚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曾经迫于经济和文化的压力不得不追随西方的亚洲,正在寻找自我和融入世界的博奕中重新描画自己的模样。“一台由亚洲主导的大戏已经拉开帷幕。”印度瑞莱安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阿米特·卡纳在此间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