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宏观调控两大着力点:管紧土地 看好信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5日 12:48 人民网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陈二厚)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位运行,但投资增长过快,特别是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日益显现,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管紧土地,看好信贷,成为当前宏观调控必须牢牢把握的两大着力点。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国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重要原材料、能源及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加剧,部分物资进口大幅增长,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经济运行中的这些矛盾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投资增长有一定的客观必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然性。但毋庸讳言,在固定资产投资“大干快上”的背后,很重要的因素是一些地方政府靠经营土地筹集了资金,大搞形象工程;一些企业用相对低的成本获得土地,又以土地去抵押贷款;加上银根一度比较宽松,助长了投资扩张的冲动。在投资冲动的驱使下,一些地方一谈发展就是搞征地拆迁、办开发区、上项目、铺摊子,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近期陆续曝光的一些盲目投资案例,几乎都具备这些特点。

  土地和资金是两大重要生产要素,管紧土地,看好信贷,增强土地和资金的供给约束,就抓住了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的“牛鼻子”,对于有效抑制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投资冲动,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无疑会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加强土地管理、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措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当前,最重要的是抓住调控重点不放松,加强调控方向和力度。

  管紧土地,看好信贷,会不会影响正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显然不会。先说土地,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字显示,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其中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的国际警戒线。即便在国家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2003年,全年净减少耕地也达253.7万公顷。显然,各地原先征收的土地和开发商手中的土地资源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只要盘活土地存量,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在控制信贷规模方面,央行只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全年信贷新增总规模2.6万亿元(不包括外汇贷款)的调控目标并没有改变。只要正确把握信贷投向和规范信贷行为,把重点放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上,完全能够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对流动资金的正常需求。当前,我们需要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但面对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针对矛盾有的放矢地采取调控措施。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预见得早,调控得好,才能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才能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调控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