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周小川:清除货币政策传导障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3日 11:31 经济参考报

  周小川认为,微观基础不成熟、价格型工具的作用受到限制、社会保障体制落后以及激励政策不到位等因素,造成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只有疏通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微观基础是否追求利润最大化,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在逐步向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变,但是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相比,还有差距。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大的金融机构,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留下的“官本位”的特征,在经营目标中,个人的职位级别往往排在利润指标之前,这无疑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偏重于使用数量型工具,而较少运用价格型工具。这其中既有传导机制的问题,也涉及政策偏好的问题,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所留下的烙印。反映在金融领域,就是在有通货膨胀压力时,倾向于首选收紧流动性等数量型工具。随着经济的逐步市场化发展,价格机制的作用会更明显,人们会更倾向于通过价格来进行调节。

  社会保障体制上的缺陷,特别是养老、医疗保障不落实、子女教育费用问题、以及我国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等因素所导致的消费信心不足,会阻碍央行想要加大消费的货币政策传导,使货币政策显得无能为力。

  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不仅会拖垮好银行,还会造成“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正是在我国国情下建立正向激励的一种尝试。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激励机制本来就特别薄弱,需要通过解决历史包袱,营造平等竞争环境等手段,充分地建立并完善激励的体系,这样才能最终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周小川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