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经济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1日 18:33 中国财富

  专栏作家: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写下这样一个命题,既不是脑子发热,也不是为中国经济唱赞歌,而是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长期思索的一个结果,是我一直埋在心里,耐心等待合适的机会说出的一句话。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其实最开始思考的,是中国经济会不会出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有效?银行呆坏帐问题是否会全面爆发?三农问题什么时候会有出路?修这么多的路,没有车在上面跑怎么办?这么多的工人和农民,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加入了失业的大潮,中国经济能承受吗?

  开始思考的结果,并不是对中国经济信心百倍,因为现实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尤其是在有一段时间“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的时候。要知道,当一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外界的冲击很有可能撕开信心的缺口,如果不能及时“止血”,经济的崩溃并非天方夜谭,而发生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一个典型。

  当看到“崩溃论”的争论几乎对中国经济毫发无伤的时候,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企业家走进清华、北大来培训的时候,我曾在心里下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正在打造自己的“承载”能力。我们的政府、企业家,面对问题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他们都在为化解危机日夜殚精竭虑,为迎接可能到来的机会不停做着各种准备。它让我看到了经济起飞的希望。

  什么是一国的承载能力?就像一架飞机要起飞,它能装多少人,能飞多高?我们要看它是什么机型、设计了多少座位,配置了怎样的发动机,这些是硬件。它能不能安全飞行,大家敢不敢上飞机,这要看什么人在驾驶飞机,机上所有的人是否配合默契,是否遵守纪律,这些是软件。

  让我们看最近五六年来,中国为经济起飞的硬件、软件都做了哪些准备?

  硬件

  硬件方面,仅以公路建设和电信建设为例。2002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由1997年的123万公里增加到了1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不到5000公里增加到2.52万公里,从位居世界第39位跃升到第2位。1997年以来的公路建设投资,大约是过去30年投资的近2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1997年的8000多万户增加目前的约5.32亿户,位居世界首位。其中移动电话总量已超过1.5亿部,甚至超过了日本人口的总数。公路和电信承载能力的直线上升,意味着经济运转效率的直线上升,硬件建设的先行,为承载中国经济的大起提供了可能。

  软件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高效率的设施建设,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国民来参与建设和运转,没有一个高效开明的政府进行管理,道路就有可能变成荒野,电信设备也可能变成废铜烂铁。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高考录取率已从36%提高到现在超过60%。2003年全国高校招生就达到了382.2万人。而全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已经由1997年的65%提高到了2002年的91%。政府的机构改革方面,仅199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内设机构精简四分之一,人员总数减少一半。反腐败方面,中央刚刚颁布了《党内监督条例》,将国家高级干部也列入了监督范围,反腐败成为铁的制度。在干部素质方面,中组部宣布从2003年起,利用5年时间,将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普遍培训一遍。大量廉价优质人才的储备,为中国经济历史性的大起,提供了可能。而在我接触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中,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恰恰有很多是来自对一个越来越开明高效的中国政府的信任。

  资金

  如果说基础建设是硬件,它像人的躯干;那么人才的储备和政府的管理就是软件,它像而人的大脑;而资金,则如同人的血液。没有血液,这个“人”就不会获得营养,不会获得顽强的生命;没有充裕的资金,中国的经济就不可能奔跑起来。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超过5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引资大国。2003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比2002年多出1000多亿美元,而国内的居民储蓄余额从1997年的4.6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了如今的11万亿人民币。

  由此,我们已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正如一架装满了油、载满了乘客的巨型客机,起飞在即。我们正处在中国经济大爆发的前夜,而大爆发的着火点,很可能是类似国有股减持这样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经济决策的出台。

  当看到国家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不妨要问,我们的企业家们准备好了吗?投资家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老百姓那个温暖的小家,都准备好了吗?

  每到月底,我们就会坐下来想一想,这个月发生了什么财经大事,它对中国的经济走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对我们企业与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的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和决定?机会摆在哪里,危机又藏在何处!

  在这个时间窗口,写下“中国经济处于大爆发的前夜”,就是要和读者朋友们一起,见证中国经济的大起,见证中国财富的成长。

  写在《中国财富》创刊之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