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世行预估中国经济今年增速:保持7.7%的增长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1日 07:5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吴天一 综合报道

  世界银行4月20日发表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区域经济半年报,报告预测2004年中国经济有可能保持7.7%的增长率,2005年增速将放缓至7.2%。2004年中国外贸会有小幅盈余,通胀率预期在2%-3%左右。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9.1%;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55.4亿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1.2%。今年首季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势增长,GDP增长9.7%;贸易逆差84.3亿美元,CPI增长2.8%。

  报告称,在增速接近10%的情况下,中国采取行动促使经济软着陆的意义重大。中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未来增长的效率和可持续性,然而,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

  200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03年进口猛增40%,2004年一季度的统计数字表明,在生产出口工业品的原材料需求的刺激下,这种增长态势仍在持续,大部分原材料来自其周边国家和地区。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说:“中国的进口增长有可能会放慢,因此其他亚洲国家有必要转向依靠国内需求来维持增长。”

  报告称,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占东亚国家出口增长的50%以上,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冷却下来,这种趋势必然会放缓。

  该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霍米.卡拉思说:“本地区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来自中国增速放慢,而是来自该国经济的硬着陆,要避免硬着陆需要制定技巧和协调的政策。”

  报告认为,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到更容易管理的水平。要做得这一点,中国必须在继续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改革之间取得平衡,而且同时还要保持经济稳定和抑制投资过快增长。

  报告称,中国继续成为全球转移生产设施的首选目的地。中国作为出口平台的实力促进了收入提高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尽管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是总的就业在增加,2004年新增就业860万人。

  同时,进口增长40%,使得中国成为亚洲地区发展的推动力。虽然很大一部分进口是由出口和国内消费带动的,但国内投资是主要的原动力。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中国经济中公认的对投资的一种不完善的衡量标准)达到47%。

  报告还表示,中国经济正经历三大转型——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农村发展成为一个特别焦点,对农村地区外出人口的有序管理成为管理中国日益扩张的城市地区生产力和“可居住性”的关键。

  另外,2003年全年以及2004年初,中国还体现出了虽然仍不全面、但却明显的发展战略——对物力、财力、人力和自然资源在促进增长方面的作用给予同等的重视,而不是过度关注物力和财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