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评论:分析“经济阴暗面”应客观公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9日 08:51 中国经济时报

  张俊伟

  3月20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推出了题为“中国商务”(Business in China)的系列报道,内容涉及金融、国有企业、民营经济、经商环境乃至外国投资收益等。其主要论点如下:稳定、高速增长和发展潜力相结合,激发了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热情。但事实上,中国的金融系统不能合理分配资本,而且极其脆弱,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稳
中国第一只可转债基金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定;由于技术落后、政策不连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以及普遍的人浮于事,中国大企业只是“泥足巨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可能是平庸、粗鲁而短命的(nasty,brutish and short);私营经济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家族文化和缺乏核心业务,使私营企业发展面临重重障碍;盛行的官僚主义、人治以及文化差异,使中国的商业环境总体上是非理性的(fundamentally non-rational),中国是一个混乱的天堂(disorderly heaven);由于低价格、消费者分散、销售系统混乱以及异常激烈的竞争,许多在华外国公司的收益微乎其微,许多公司甚至连投资都收不回来……;这些,就是光彩表象掩盖下的中国经济阴暗面。《经济学家》明确指出:“外国公司必须认识到如下事实:中国仍不是一个合理的从事商业活动的地点(China is still not a rational place to do business)”。

  东南亚危机以后,中国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积极扩大内需,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专门通过决议,为今后一段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2003年,中国经济又步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事实胜于雄辩。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看法,在国际社会逐渐成为主流。“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论调已不成体系,只能零星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抛出“重磅炸弹”,全面质疑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投资环境,不仅有可能对国际舆论产生一定影响,也引发人们再一次认真考量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笔者认为,把握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解决了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初步达到了小康。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根据各项指标综合判断,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前,我国已开始了以住房、汽车和教育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新一轮技术革命导致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技术革命为我国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创造了可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长期享有后发优势……,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

  传统工业化尚未完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必将有较大一部分来自于资本深化(即人均资本的增加),中国尚难以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正像熊彼特描述的那样,发展的实质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乃至新的营销方式战胜旧产品、旧材料、旧工艺和旧的营销方式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新商号取代旧商号。而新旧更替的实现机制,就是过剩生产能力支撑下的市场竞争。以十九世纪后半期的美国为例,在各个主要产业内部,无论是铁路、汽车、石油还是炸药,无不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正是凭借残酷的市场竞争,新的生产方式才把旧的生产方式挤出了历史舞台,才有了建立在大规模兼并收购基础上的现代公司,才有了生产快速发展与物价持续下跌的黄金局面。美国也一举取代英国,成为头号经济强国。同样,在新技术革命和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特定背景下,一定程度的生产过剩也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市场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所有企业都有生存机会,企业为什么还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呢?不仅如此,要素市场不完善、产权交易受到阻滞,比美国当年规模更大的潜在市场所激发的更大规模的市场自发性,以及中国经济的高度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的程度很可能会超过美国当年。

  二、中国正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8512亿美元,共增加40多倍。我国出口产品中,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据统计,我国向日本、美国出口的产品中,85%左右不与当地产品形成竞争关系。特别是迅猛发展的加工贸易,更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国进口的产品多为机械、电子、高档消费品等,进口产品填充了国内需求空间,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电子、化工等产业难以在增长中享受更大收益。就这样,发挥比较优势的过程,成了借助市场力量校正资源配置的过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因此而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得利于地理位置、商业传统、海外血缘关系、以及大量外商投资,从开放中获得较多受益,其经济增长强劲,呈现出勃勃生机。而一些重工业基地,则需要付出较高的调整成本、做出痛苦的努力来实现产业转型。再加上受计划经济、小农经济思想影响较重,企业不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失去了一些发展机遇,其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有些步履蹒跚。不仅如此,经济活动向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某些城市和开发区)大量集中,通过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该地区和区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更难以扭转。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更高的层次。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将在大幅降低关税的同时,逐步全面放开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这是推动我国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的重要力量,必将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为协调区域发展、振兴民族支柱产业增添更多的变数。

  三、中国正快速地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十多年前,我国还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此后,市场机制开始在配置资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积极使之完善。计划经济的特点,是由政府决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企业只是简单执行政府的指令。发展市场经济则把企业变成了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行为主体。员工劳动的社会价值要借助市场交换才能实现,由此引发了企业之间围绕产品样式、产品性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乃至产品价格而展开的竞争。在产品和服务较量的背后,比拼的是企业的资本规模、员工素质、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单方面的优势可以使企业红火一时,但无法保证其长久不衰。这就形成了排行榜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局面。百年老店、常青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这一局面更具有戏剧性:一方面,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机制僵化的“致命伤”,不得不从竞争性领域大步退出;另一方面,民营经济机制灵活,激励直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我国发展民营经济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民营经济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需要在发展和竞争中壮大实力。因此,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差的问题,是经济转型阶段所特有的历史现象。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要素市场的不断完善,资本跨行业、跨地区流动将日益频繁,优势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强化竞争优势的通道将更加顺畅。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从国内一流企业中将会涌现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跨国公司。

  印度一直推行市场经济,而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两国国情不同,不能通过简单对比两国的投资环境(如法治、资本市场)以及民营跨国公司的数量,就断言印度具有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印度比中国更有发展潜力。

  四、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密不可分。城市的集聚效应使非农产业大多集中在规模不等的城市里。目前,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了50%以下,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据测算,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可能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即便如此,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需要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城市化也因此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其驱动力是经济利益,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城市化水平达到相当高的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被转移出去之前,即便采取一定的缓和措施,城乡差距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得到解决。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特殊国情,使我国的城乡差距甚至有可能超出许多发达国家当年曾经历的程度。城乡差距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农村居民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社会发展更加公正。

  以上四个主要过程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经济呈现出高度非同质性特征,在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向好方面与向坏方面、向上发展趋势与向下沉沦趋势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尖锐对立和冲突。

  重要的是,应正确把握这些矛盾,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化解。令人欣慰的是,党和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些矛盾,正在采取措施逐步予以解决。具体如深化行政审批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银行体系改革,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逐步取消农业税;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等。可以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阶段性矛盾将逐步消失,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经济学家》集中揭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深层次矛盾,对于我们在大好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它以成熟市场经济为标准,否认历史发展的继承性,刻意强调中国经济的若干阴暗面,就颠倒了是非,客观上起了否定中国发展成就、向中国投资环境抹黑的不好作用。

  目前,国际上有关印度和中国发展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正在升温。在此敏感时刻,在国际财经界拥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推出该系列调查报告,可能会鼓励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更多地关注印度。另外,在中国“入世”所引发的“中国淘金热”中,难免会有一些对华投资是盲目的,缺乏充分准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华投资会逐渐归于理性,外资流入泡沫也将消失。因此,在《经济学家》系列调查发表一段时间之后,很可能出现对华投资向印度大量分流的局面,从而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外汇管理产生一定冲击。对此,我们应未雨绸缪,有所准备。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