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央行审慎对待信贷资金 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9日 08: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许志峰

  金融运行喜中有忧

  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平稳。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较多,企业资金较为充足,银行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功不可没。

  但是,金融运行中也存在货币供应过多、信贷增长偏快、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令人堪忧。

  从货币供应看,到2003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占GDP的比重接近200%,这一高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6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市场货币流通(M0)余额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增长幅度继续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消费物价增长幅度之和。货币信贷增长今年又有反弹。2003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月均增加2965亿元,第三季度月均增加2300亿元,第四季度有所回落,月均增加979亿元。然而,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2亿元,同比多增238亿元。

  这些经济现象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融资过多依靠银行体系,风险集中度偏高。换个角度看,2000年贷款增加13347亿元,2003年新增贷款29968亿元。三年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了60%,而同期GDP的规模仅增加30%,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所耗费的资金投入相当大,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货币信贷投放偏多,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猛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贷款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投资的高增长,前两个月,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投资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了信贷规模的扩大。这对金融运行的安全留下隐患。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势必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加大。

  区别对待灵活调控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有的放矢地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任务重要而紧迫。就货币政策而言,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加强预调和微调,适当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回顾2003年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到,在控制货币信贷增长方面,央行早已连连出手———全年通过59次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2694亿元;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从4月22日至1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7、8、9月,央行连续三次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金融机构防范各类信贷及流动性风险;从9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6%调高至7%。

  这些政策在去年底已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央行针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及时调整调控的力度和重点。3月24日,宣布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将1年期内再贷款利率上调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一连串的政策措施,意在收紧银行资金流出的“阀门”。

  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并不意味着全面紧缩。支持经济增长与防止通货膨胀,两者必须兼顾。对于那些会导致生产过剩的行业,其信贷规模要坚决压缩。相反,对那些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技术改造的行业,则应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

  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尤其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产业的生产能力形成周期较长,容易对未来消费需求产生高估,一旦当期投资需求转化为下期投资供给后又不能为消费所消化,就可能形成下一轮的通货紧缩。2003年我国的消费率已下降到57%,货币政策方面应加大鼓励消费的力度。一方面对住房装修、家用汽车、电器、通信设备、教育、假期旅游等领域的消费信贷继续给予优惠,另一方面也应实行较为宽松的消费信贷政策,培育农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群众的良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信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