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饥渴:钢铁大国面临“超级吸铁石”之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7日 1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陈宜飚 北京报道 一桩没有达成的买卖 4月初的一个周末,在北京万豪大酒店里,印度达泰集团(TATA Group,印度最大的私营企业之一)常驻中国区总经理罗克达和中国国发投资公司的业务代表孙伟进行了近三个小
后者希望从印度每年进口近300万吨的高品位(含铁量64.5%以上)铁矿砂,而罗克达则希望从中国换取焦炭,他甚至不惜向孙伟透露了印度厂商的“底牌”,把高品位铁矿的离岸价格从每吨80美元的最初报价骤降至62美元,条件是希望孙伟协助他们从中国换到焦炭,用一船(约3.5万吨)焦炭换取印度的两船铁矿。 生意最终没有做成。 “这个印度商人实在太精了。”孙伟事后告诉记者,双方的分歧在于,“焦炭是炼钢的必备燃料,全球多数国家炼钢都需要从中国进口焦炭。印度焦炭灰分含量高,不适合铸造,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的焦炭供应。今年国家焦炭出口配额下调,加上近期国家对焦炭运输实行管制,焦炭对印度来说是‘稀缺品’,罗克达提的价格根本就办不到。” 据孙伟介绍,国内山西焦炭每吨1300多元人民币,加上每吨170美元的(配额)许可证费用,还有其他的相关费用,国内焦炭出口成本至少在3000元人民币/吨左右。而国外的铁矿砂到岸价最多1100多元人民币,有时只需要900多元人民币。孙伟估计,罗克达以为中国钢厂现在特别需要向印度购买铁矿,所以想“讹”一笔。 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的一份材料上了解到,目前印度每年需要1200万吨焦炭。今年4月初,印度钢材部和商工部已经计划近期派团来中国谈判,希望用4船铁矿砂换取中国的一船焦炭。 由此看来,罗克达提出的用2船铁矿砂换1船焦炭,的确是“精”到家了。 中国的饥渴 这桩失败的买卖只是近期中国对铁矿饥渴的众多微观反映中的一幕,不仅是罗克达,现在几乎全球的铁矿出口国都知道中国对铁矿的饥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3年进口总量达到1.4亿吨。这种饥渴的直接原因是钢铁生产的强劲推动。 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称,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03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超过2亿吨而成为世界头号产钢大国。而在10年前,中国的钢铁产量只占全世界总量的11%。 通美万邦为国内许多钢铁厂代理铁矿进口,其商务代表于广志向记者介绍,随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的拉动,中国对钢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铁矿石供给不足问题日显突出。 于说,不同的钢铁厂生产不同品质的钢铁,生产生铁对铁矿砂品位没有多少需求,但生产钢材则需要高品位的铁矿砂。中国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不到30%,而且每5年下降1%。这迫使大量钢厂从国外进口铁矿石,仅他们公司手头的客户对高品位铁矿砂的需求就将近400万吨。 由于中国对铁矿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铁矿、特别是高品位铁矿的供应似乎应接不暇。去年以来,铁矿的价格已经上涨了9%以上。山东莱钢国际贸易公司的一位业务员认为,铁矿价格有“人为”因素,“由于国内需求暴涨,许多中间商囤积铁矿砂,造成价格不断上扬。” 全球共50多个国家拥有铁矿,其中中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美国七个国家占全球产量的3/4左右,矿质最好的是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两国控制全球铁矿石出口的2/3以上。巴西的CVRD、澳大利亚的BHP Billion和RioTinto三大公司占全球铁矿砂出口贸易的70%以上,也是中国最主要的三大铁矿进口商。其中,澳大利亚铁矿对中国的出口量一直占我国铁矿进口总量的40%左右。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强烈拉动,全球最大的三个铁矿生产商已经投入巨额资金增产,以满足中国进口的需要。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即使中国对铁矿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内大幅下降,这几年的持续高消费对全球的铁矿产业的影响仍将长期存在。 矿源的控制力 既然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铁矿是最佳的,为什么仍有大批钢厂跑到印度或是印尼去买矿?于广志认为,从哪个国家进口铁矿,首先和各个钢厂所需要的铁矿砂品质及相应的价格有关。不同的钢厂需要不同参数的铁矿砂,以便符合不同的炼钢炉。举例来说,如果矿石中钛含量过高,国内的炼钢炉一般会受不了。而印尼的铁矿砂中含钛量非常低,接近于零,所以他们的客户可以接受。巴西矿跟印尼矿相比,印尼的含铁量较低,最高也只能达到60%-61%。但去年以来,国际上高品位的铁矿价格暴涨,所以有些国内厂商转而选择印度和印尼。对中国大多数钢厂来说,由于缺乏长期铁矿来源,紧急情况下只能“饥不择食”。 大型钢厂就不一样,像宝钢、首钢、武钢等都在巴西或澳大利亚等地拥有自己控制的矿区或长期的铁矿供应商。首钢早在1992年就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秘鲁铁矿公司,基本能解决铁矿石的原料来源问题。 孙伟认为,长期来看,印度和印尼两国仍然不是中国生产企业的最佳选择。例如,从印尼进口铁矿砂,多数在苏门答腊岛的巨港(Palembang)装运。但该港口由于潮汐关系,稍大的船不能自由进港,而船只一旦滞留,费用惊人,如果是大船,滞留带来的费用将高达1万美元。而印度西岸也由于潮汐影响,将进入两个多月的封港期,如果走东岸,则可能增加陆上运费,运输成本也会随之上升。 “吸铁石效应” 记者从钢铁工贸集团了解到,进入今年4月后,国内铁矿价格开始回落。唐山地区钢厂的铁精粉采购价格较前回落了100元/吨左右,山西地区的也有50元/吨左右的降幅。世华财讯产业分析师仇华分析了其中原因: 一方面,中国的钢铁企业开始联手进口铁矿,将铁矿集中采购至中国的某个战略储备点存储起来,其他钢铁企业只需交纳一定费用便可加入该集团,从而可以获得从最近的地区购买铁矿的便利,此举使国内钢铁企业可以以较低价格获得铁矿砂。 另一方面,我国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今年3月份以来出现持续下跌态势。在宏观层面上,受银根收紧的影响,贸易商包括钢厂在内,资金压力加大,许多贸易公司加紧出货,回笼资金;在生产层面上,部分钢厂出厂价格开始下调。建筑钢材市场的价格下调,带动钢坯市场价格同样小幅回调,最终导致原材料价格下降。 摩根斯坦利亚洲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谢国忠早在去年11月便提出,“中国对矿物和金属需求将大幅下降”。他认为,中国的生产能力一般等于或高于需求增长,当需求下滑时,国内价格下降将快于国际价格,首先反映在进口价格上。这种推测已经被事实证明。4月中旬,国际铁矿运费开始回调:巴西至中国航线海运费已回落至38.88美元/吨,比上月下跌了4.175美元/吨;西澳至中国航线海运费回落至16.561美元/吨,下跌了3.345美元/吨。 这种“由内而外”的降价是否意味着中国铁矿砂需求困境的解脱?仇华认为,情况不容乐观。因为我国钢铁所需的铁矿砂自给能力以及对进口铁矿砂的依赖性都没有获得根本改变,能够通过对外合资获得铁矿砂的只是少数大型公司,目前价格的下降应属于市场短期行为。 此外,前期除房地产外,汽车、机械、家用电器等行业对钢铁的需求量也一直在增长。近期的建筑钢材价格下降,将促进钢铁公司产品调整,而从我国对钢铁的总需求来看,不会导致中国对矿物和金属需求长期大幅下降。 仇华预计,到2004年底,中国的产钢能力达到2.6亿吨左右。但我国国产铁矿石生产规模一直保持在2.2亿至2.5亿吨,尚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仇华进一步预测,我国对有色金属产品的消费量将持续增加,主要金属原材料短缺局面将难有改观。以氧化铝为例,2004年缺口仍将达到630万吨。此外,铜精矿我国的自给率只有1/3,大部分靠进口。炼不锈钢的重要原料镍矿石等资源也存在匮乏现象,今后3年内,铜、镍矿等的供应都会非常短缺。 面对前不久美国提出限制对华废钢出口,曾有人担心,由于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的“超级吸铁石”,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仇华觉得这种担忧倒也大可不必。中国的房地产、钢铁、汽车等行业在快速发展时期,必将扩大对原材料的需求。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可以在全球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导致原材料进口量不断上升,初期的确有一定的“吸铁石效应”。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逐步上涨,也将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它们其实也分享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铁矿带和新几内亚的山区一带,中国的铁矿需求甚至挽救了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带去了大量就业机会。澳大利亚政府则已将其描述为“中国繁荣发展的矿山和农牧场”。 仇华认为,最重要的是,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最终将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回归到均衡状态,因此从长远看,根本不值得其他国家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