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尚无通胀威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7日 10:14 经济观察报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张立群 从现在的情况看,一、二月份5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很难说明全年、也很难说明一季度和上半年的情况。一、二月份的投资总量是3700多亿,去年全年是55000多亿,它占全年的比重很小,而且还有一些非正常的因素在今年一、二月份比较集中。比如,去年是暖冬,很多项目没有停工;今年春节在一月份,民工返城早,项目用人比去年到位早;今年闰
此外,从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看,也有些不协调。比如,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今年是16.6%,去年是17.2%,比较起来今年反而下降了;另一方面,消费和投资都比去年要高,投资增长这么猛,工业增加值不应该比去年低,所以现在的现象不是很协调。从银行货币信贷的增长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平稳,没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三月份M2增长是20%略多一点。从这种情况来看,去年四季度货币供给的增幅逐步放缓的态势基本上趋于稳定,没有进一步放缓也没有加速。 所以,一、二月份的指标很难判断总的走势。在这一前提下,我对当前经济形势有这么几个观点: 第一,我认为这一轮增长还是在一个正常的上升趋势中的,现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主要的根据是现在的总量矛盾还不突出。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在3%左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不会突出,还没有通货膨胀的威胁。 支持这个观点的有以下情况: 1.去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构成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价格是食品类的。这与粮食价格的上涨相关,那就要对今年的粮食供求情况有一个判断。 我国基本粮食生产能力是1万亿斤左右,而且在1995年以后基本上一直是这个水平,实际上从1995年开始,粮食供大于求的问题年年存在。从政府来看,市场不需要这么多粮食的话国家收起来,就采取了很多非市场的办法收购粮食,用行政的、计划的方法,把已经供给过量的增长维持下去,粮食多了粮价必然回落。粮食最近五年连续减产,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调节,想人为改变它很难。所以去年的8600亿斤,实际上是过去粮食供大于求之后市场调节的表现。市场上粮食少了价格肯定涨上去了,去年就涨上去了。 去年秋冬播的面积增加了800多万亩,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而且现在各级政府也都对粮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所以我认为,今年农业部定的粮食增产500亿斤、总产量9100亿斤的目标是能实现的。 2.现在有个问题是:粮食企业在起什么作用?原来粮食过剩的时候很多企业有意压低库存,现在粮食不足的时候,很多企业尽量多存粮食,想卖更高的价格,这实际上对市场的供求变化是一种人为的放大。所以我认为,总体来看我国的粮食生产目前没有大问题,粮食供求不会持续紧张。粮食问题还是要完善市场调节,让市场更健全的来调节,让粮食企业的行为更加规范化,我觉得今年下半年食品价格会逐步平稳,不会持续涨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我判断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会涨很多,我个人预计全年上涨会在3%左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也有限,包括钢铁、一些有色金属、石化材料等等的价格,去年以来涨得很快,也是一种市场调节。这种调节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比如钢铁,钢铁去年的年产量是2.4亿吨,在建规模达到1.5亿吨,所以很难设想钢材这种紧张的供给会长时间保持下去。在今年年初钢铁协会的一个研讨会上,很多钢铁企业担心现在有些钢材在降价,是不是钢铁要过剩了。至于钢铁生产在资源上的约束,比如铁矿石,调查显示国际上铁矿石的供给还是很充足的,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主要的铁矿石产区满足中国的需求完全没问题。中国去年进口铁矿石1.5亿吨,价格没有明显的上涨。 现在的电力很紧张,但电站发展速度非常快。以往每年新增发电装置大概1200万千瓦左右,去年增加到3000万千瓦,今年预计是4000万千瓦。所以发改委预计,到2006年我国的电力供求会有根本的改善。 总的来说,各个企业、各个建设项目对市场的跟踪非常紧。大家都要一个更好的发展、更好的盈利,做到这一点就要紧跟市场,哪个市场需求最旺肯定就要发展。而且现在发展的条件很好,比如我们的资金很充裕:居民储蓄存款超过11万亿,金融机构的存差达到4万多亿人民币,外汇储备还有4000亿美元,所以资金供给很充足。现在投资增长这么快,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潜力就会出现资金紧张,但是现在来看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同时我国的技术供给、劳动力供给也都很充裕。 所以我总的观点是,这轮增长的供给潜力很大,总量矛盾不会因为现在投资增长很快或者需求增长很快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在的增长还是在一个正常的上升通道,这一轮增长的供给基础和过去不一样了,特别是市场对供给的调节能力和过去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条件实现较高水平的增长和较低水平的物价并存的发展格局。 因此,第一,现在不用担心经济过热。增长速度高一些不是过热。过热是供求失衡,物价猛涨,现在这些情况不可能出现。 第二,这一轮增长是基于市场调节这样一个基础的,所以我们对这一轮增长的调控,必须得尊重市场规律。比如现在认为一些行业发展太快,投资增长过猛,就要人为地去控制,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加大经济震动的幅度。市场上发展最快的都是市场最需要的,你控制它的发展,就是人为地把供求缺口拉大了,只能使价格增长更猛烈,如果利润达到30%、40%、50%的话,用行政手段还能管得住么?现在不让发展,逆市场而动,到时候利润空间更大,这种增长会表现得更猛烈。就像电站建设,原来说三年不上电站,现在的电站投资之所以这么热,因为缺口拉得太大了。 我的观点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基于市场规律来适时适度的调整。比如说发展过程当中的资源矛盾和环境矛盾,可以通过立法或者经济方法引导,如建立一些行业标准(当然这个标准定的要合适,不要超越现在的发展水平),还可以用一些适当的税收方式加强管理,尽量不要用行政的手段直接压投资,影响一些项目、行业的发展。 此外,目前的增长当中我们应该注意完善机制。完善机制对于当前需求的约束有好处,通过约束机制的建立,就会对当期的投资活动有一些内在制约,让它的行为更理智,考虑未来的市场风险。这方面就要加强改革,比如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的改革等等,把破谁的产、坏谁的账的一个制度安排和规则都明确起来,在这个基础上使这一轮增长当中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智、更加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