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业补贴 实现粮食安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3日 09:26 中国经济时报 | |||||||||
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最难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耕地保护,二是有合理的粮价 -本报记者 黎霆见 习记者 苏培科 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段应碧在“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2
今年粮食供求没有问题 对于什么叫粮食安全,段应碧在演讲中认为应满足三条标准,一是要有充足的粮源,在总量上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二是要有发达的流通,能把粮食及时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三是要有能让买卖双方都接受的合理价格。因此,粮食安全是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复杂问题。 具体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段应碧指出,从1996到1999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丰收,其中有3年产量超过1万亿市斤,在产大于销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按保护价收购建立了数量可观的粮食储备,最高时达5300多亿斤。但自2000年以后是连续4年减产,粮食库存也随之逐年下降。到今年,我国尽管有较大的产需缺口,但仍可通过挖库存来保证供求均衡,也就是说今年的粮食供求没有问题。 段应碧说,最近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如果今年粮食生产明显回升的目标能够实现,那么我们就能有效地避免明后年粮食供求出现被动情况。 段应碧认为,到现在为止粮价上涨应该说还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是过去几年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低迷的合理回升。这对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刺激粮食增产有好处,甚至是必要的。但我国粮食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缺少规范的批发市场,粮食期货市场也不发达,导致价格信号放大机制的作用非常之大。 实现粮食增产只能靠增加补贴 对这几年我国粮食的减产,段应碧认为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粮食很重要,但并非多多益善,前几年我国建立了庞大的粮食库存,财政花了大笔的钱。试想如果这几年不是减产,而是继续保持在年产量一万亿斤的水平,恐怕财政上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在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压力很大、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主动调减粮食生产、消耗粮食库存、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这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农民都是有利的。 段应碧说,对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重视,但也不能人为地恐慌。今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种粮的政策,从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已经开始提高了,甚至出现了抢包耕地的现象。只要农民积极性一起来,问题就不会太大。 但从长远看,我国粮食供求的趋势会越来越紧张。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人口在继续增长,根据预测,到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另一方面,粮食增产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扩大播种面积,但我们的耕地面积却在减少。 段应碧说,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最难的也是两个方面,一是进行耕地保护,二是有合理的粮价。耕地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耕地被占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现在很多是乱占地。而乱占耕地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地方政府有一个“以地生财”的机制。 而粮食价格事关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价过低农民宁可抛荒也不愿种粮,但粮价过高消费者也会有意见。事实上与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粮的效益本身确实是偏低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关系着粮食的长远安全。从发达国家来看,有两类办法:第一类是日本的办法,限制国外的粮食进口,把国内粮价定得很高,这个办法我们恐怕做不到;第二类办法是减少农民、扩大经营规模,虽然单位粮食的效益不高,但是规模一大总收益就高了,但这个办法我们也做不到。段应碧介绍说,如果我们要达到美国的农业经营规模,就要把200户农民的地交给1户来种,但剩下的199户农民怎么安排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补贴,事实上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很高,甚至占到农业产值的大部分。段应碧认为,在我国除了进行补贴之外,已很少有可行的办法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当然补贴的力度也应有所把握,避免粮食产量出现大起大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