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专家座谈会“预演” 学者热辩中国经济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0日 15:09 《财经时报》 | ||||||||||
央行副行长郭树清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导致就业增速远低于预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如高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大量依靠进口,中国有可能回到过去高投资、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上,回到“粗放型”增长的老路上 本报记者 定军
按照惯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每个季度都要听取一次国内经济专家关于近期形势的看法。4月,又到了该举行座谈会的时候。 或许为了进行一种“预热”,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近日联合主办经济研讨会;参会的一些权威人士预计:在即将到来的总理此次座谈会上,各路经济学家会将再现火热的争论场面,因为他们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差异肯定比较大。 专家透露,国内有关经济研究机构近日已经接到通知,立即对一季度经济形势做出评估,并尽快把意见报告国务院;由温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也预计在近日举行。 据多次参加过总理座谈会的经济专家介绍,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话题非常敏感,各方意见存在较多不同看法;加之宏观调控已经遇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最终怎样决策,令人瞩目。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认为:“未来的政策走向存在多种可能——不是两种,恐怕是三种或四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郭树清则指出:“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到底有没有问题?总量问题又在很大程度上和结构问题联在一起。这是我们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难题。” 尽管目前经济学家在许多问题上存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结构、资源瓶颈等深层次矛盾有恶化倾向的观点,几乎已成共识。 另据《财经时报》了解,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字和宏观分析,国家统计局大约在本月中旬公布;届时将举行例行的新闻发布会。而与去年不同,国家统计局还未就当前经济形势向经济学家们进行调查访问。不过,国家统计局官员证实,一个有关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统计指标正在考虑中,将来可能每季度公布一次。 增长模式遭遇挑战 经济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已经关系到整个经济增长模式是否有效。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从“九五计划”到“十五计划”前半期,中国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是有成效的。但从去年以来情况看,大量投资集中到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低端的一些行业,而高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只能大量依靠进口。2003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机械设备2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一万多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这表明,“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有可能回到过去那种高投资、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上去,回到过去那种粗放型增长的老路上去”。 国家发改委的调研统计表明,从投资领域看,今年头两个月房地产开发、钢铁、电力、城建、化工等五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占到全国总量的58.8%;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有的还在加剧。同期,在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投资增幅超过1倍,其中钢铁工业投资增长172.6%,建材行业增长137.4%。 郑新立指出,“一些行业整体投资增长过快,必然会使我们总供求的关系发生逆转”;在钢铁、水泥、氧化铝等过快投资的项目上,由于一些公司采取用子公司贷款充当自有资金的办法,导致这些行业里银行贷款资金可能占到50%甚至60%以上,远高于国家统计局的企业自筹资金比例统计数字。 贸易条件恶化 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的问题,还表现在过分依赖于外部需求并导致外贸条件严重恶化,以及产业结构没有很好带动就业增长等方面。 郭树清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更重要的是,就产业比例来说,第三产业的比重非常低,已经连续十几年保持在32%的水平,这导致就业增速远低于预期;而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总体在1997年、1998年就达到顶峰,未来其就业量不会有太多增加。 此前有数据表明,中国进口额总量和进口产品价格一直上升,而出口产品价格一直降低。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中国货物出口额的世界排名已从上年的第5位升至第4位,进口从第6位跃升至第3位;而且出口产品价格在下降,进口产品在上升。 据日本《外国贸易概况》、日本银行《企业物价和进出口价格》的统计,与1990年相比,2002年日本的对华出口价格上升了3.0%,但对华进口价格下降了18.4%。因此,对日本而言,由于对华贸易条件改善,每年节约的外汇达1.9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的0.4%,为2002年度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据财务省统计)约10倍。 郑新立指出,中国目前经济对外依赖性太强。如中国外贸依存度是62%,美国只有16%;日本号称“贸易立国”,外贸依存度也不过18%。“这说明中国经济没有很好地依赖居民消费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要加大。过高的投资率从长期来讲只意味着增加供给,这会进一步加剧供求矛盾”。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4月初预估,对600种主要商品2004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显示,供过于求的商品有462种,占总数的77%,这一比例同比减少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减少1.8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38种,占排队总数的23%;但是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投资增快消费好转进口强劲 多数专家表示了对经济结构恶化的担心,如投资增长快,消费增长慢;第三产业增长缓慢,第二产业增长过快;出口产品价格偏低,进口产品价格偏高等 本报记者 定军 大部分国内经济专家认为,目前整体经济形势良好,但经济结构有恶化迹象。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从总量来看,估计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超过9%,因为去年四季度接近10%;今年的特点是:投资增长非常快,消费比去年好,外贸进口强劲。 统计数字表明,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5.1和6.3点,继续保持近年的最好水平;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同比则提高4.7点,延续了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保持近年的新高。 今年1~2月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量、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都比去年高;同期工业生产增幅变化不大,但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的增幅有所减缓。 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城镇5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同比增长53%,而去年同期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同比增幅只有32.8%。 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74%、34.54%、10.28%,分别低于去年同期20个百分点以上;外贸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8.7%和42%,分别低于去年同期约10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鉴于经济增长的惯性影响,3月数据不会有大的变化。此前,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0多家研究部门预测,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在8.7%和9.1%之间,其中有7家单位预测在9%或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袁钢明表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中国的经济热度是合适的,所以要保持;即使要调控也要适时适度。 不过,更多的专家表示了对经济结构恶化的担心。比如投资增长快,消费增长慢;第三产业增长缓慢,第二产业增长过快;出口产品价格偏低、进口产品价格偏高等。 经济专家座谈会:争论将继续? 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学家座谈会上,有关“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可能被专家回避,而主要探讨经济结构问题 本报记者 定军 国务院总理听取经济学家的意见,从上届政府已经开始,新一届政府总理更把它制度化。温总理除邀请经济学家召开座谈会,还邀请民主党派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出席座谈会,听取情况。 《财经时报》了解到,2003年一、二、三季度刚过去不久,总理就分别召开了三次经济学家座谈会。每一次会上经济学家争论都很激烈。去年四季度过后,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没有单独邀请经济学家开会。但各方面专家,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企业代表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顺带讨论了对2003年全年经济的看法。 2004年“两会”期间,在温总理参加的政协讨论会上,经济学家们的交锋达到了高潮。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树成后来的分析综合,大大小小的观点就有10种之多。 其中包括吴敬琏、张卓元、林毅夫的“过热论”;萧灼基、厉以宁的“不轻谈经济过热论”;江苏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的“有冷有热论”;前统计局副局长贺坚的“经济不热论”;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的“不轻谈经济过热不过热”;以及央行行长周小川、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于通货膨胀的不同观点等。 上述多种观点实际上是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争论的深化。此前,社会上存在“经济过热,需要踩刹车”、“不过热,需要踩油门”、“正常,照引擎的力度前进”、“既有控制,又有扩张”等四种观点。 相关专家认为,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学家座谈会上,有关“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可能被经济学家回避,而主要探讨经济结构问题。国务院作为经济决策部门,则不大可能陷入学界的争论中,尽管一些官员作为学者,实际上也已经陷入了这场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