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能源面临紧缺 > 正文
 
电煤库存降至十年最低 煤炭订货会形式亟待变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0日 10: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姚峰 上海报道

  3月底,江苏省电网《事故应急预案》紧急出台。这是江苏省第一次就发电企业面临缺煤出台的事故预案。预案出台的直接原因就是江苏省电煤库存的全线告急。

  江苏目前电厂日耗煤量8万到9万吨,电煤库存一路下滑,目前总库存量已下降到30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万吨左右,远低于5天的警戒线。而山东、安徽、陕西、湖南、河南等地早已出现无煤停机情况。

  从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公司”)获悉,截至二月底,直供电厂存煤已下降到810万吨的10年来最低点,比年初下降240万吨,不足8天用量。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电厂存煤总量只有合理水平的40%~60%,大部分电厂库存已接近警戒线,截至2月底,已经有200万千瓦机组因缺煤停机。电煤库存已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

  “你说怎么办?再这样下去,要出事的!”江苏电力燃料集团的一位人士担心。

  电煤订货会近乎无果

  此前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内部明电”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电煤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省贯彻并执行发改委紧急通知精神,全面落实电煤供应,电煤供应工作已上升到政治高度、全局高度和纪律高度。

  但现在看来,如果要保证电煤库存回复到正常水平,已经近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任务”。

  一笔帐很清楚,如果按照12天耗用水平考核,国电直供系统的电煤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增加煤炭采购64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15天耗用水平考核,需要增加煤炭采购980万吨左右。这对于现在的持续紧缺的电煤市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数字。

  去年年底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电煤订货会完成重点合同订货4.8亿吨,其中电力、冶金、出口等重点行业订货分别完成2.51亿吨、0.55亿吨和0.77亿吨。重点合同电煤价格按照国家发改委意见在2003年合同基础上上调12元。公开资料说,煤电双方顺利地签下90%的合同。

  为了避免尴尬的局面再度上演的尝试,2004年的煤炭订货会发改委有备而来,首次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允许发电用煤价格每吨上涨不超过12元,同时允许发电厂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上涨7厘,销售电价每千瓦时上涨8厘。

  但皖北煤电集团销售公司杨鹏透露,煤电双方对此次国家发改委协调价格争议很大,有些重点合同只签订了量而没有签订价格。他说:“2004年煤炭订货交易反而给电煤供应留下了后患。”

  他分析,从重点订货量和订货进程安排上,看2004年订货交易会相比去年,应视为较成功的,但仔细分析电煤的构成,就会发现2004年订货交易会实际上也是不成功的。

  电煤需求量今年在8亿吨以上,而重点电煤合同只有2.51亿吨左右,不及总量的1/3,计划外电煤和市场补充的部分电煤,既没有签订量,更无法谈上价格;往年基本上在订货会上根据生产计划量签订合同量,而今年由于国际、国内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煤炭企业在订货交易会上电煤计划外合同谈不下来,大都采取了“背回去”的策略。

  而电力行业一直对电煤市场有习惯性判断。前几年煤炭市场疲软,除了春节前后和7、8月份用煤高峰期煤价略高之外,其余时间煤价普遍偏低。一般来说,电力企业用国有重点煤矿的煤炭在解决完燃眉之急之后,完全可以在销售淡季用比订货会上更低的价格从众多小煤矿取得足够的煤源。

  但现在的情况让电力行业的“算盘”没有如意。进入今年2-3月份,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煤炭价格不但没有降低反而逆势上升20元/吨左右。多年来,港口库存一直是煤炭中转流通环节的晴雨表,从库存的变化可以窥见市场供求变化。往年一旦春节过后,也就是全国煤炭订货会结束后不久,港口库存便会直线上升,去年2月份秦皇岛库存就升至340万吨的挤港局面,而今年秦皇岛港存从去年底的200万吨库存到2月份只升至270万吨库存,南方港口库存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长江有些港口几乎没有库存。

  许多电力企业还想依据过去的市场规律,利用煤炭销售淡季压低价格,增加库存。但市场的变化,使电力企业“算盘”落空。

  这样,订货量明显偏少的用煤企业,就处于了两难境地:用高于煤炭订货会上的价格购煤,有点不太情愿,不购煤又要断炊。犹豫之间,储煤下降、煤源紧张等问题就接踵而至。

  采购内忧外患

  除了电与煤之间的价格矛盾,造成这次的电煤紧张今年还增加了新的因素:电力行业的采购各自为政,发电集团和各地燃料集团成为对手而竞高煤价,进一步加剧了电煤紧张。

  中能公司一位人士表示:“电厂为保发电提价抢购市场煤,导致电煤价格轮番上涨。上述原因严重影响了电煤合同计划的执行和供应的稳定,致使部分电厂供煤不正常,导致库存下降甚至被迫停机。”

  一直以来,由于全国煤矿的数量众多,煤炭企业之间要形成攻守同盟颇为困难,所以在以前,煤炭行业吃够了单兵作战、被电力行业各个击破的苦头。

  但现在煤炭行业逐渐加大了整合力度,中能公司总经理解居臣透露,煤炭行业将组建不少于十家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规模化生产、集团化经营,加之产煤省地方政府干预煤炭市场的力度加大,使得煤炭行业的联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密。

  而与此相反,湖北省电力燃料公司副总经理贾正敏说,现在电力体制改革使发电企业由过去的一个集团分成几大块,走向分散。

  煤炭企业则以省为单位正走向联合,一个口径对外,对已分散的发电企业可能会形成价格垄断而使发电企业互相竞价。以前的“散煤对统电”渐渐演化成为如今的“统煤对散电”。

  但煤炭行业一位人士却认为,煤炭行业的联合是市场行为,“散电”也并不是电煤短缺的理由,关键是电力行业并没有解决电煤采购主体增加所带来的“内耗”。

  以湖北为例,今年1月1日起,新型电煤调运体制开始在湖北省运行。华电、国电和华能等发电集团在湖北的发电企业改由自己采购供应所需电煤,而不再由湖北省电力燃料公司统一供煤。但直到如今,新型电煤调运体制仍未完成磨合期。

  湖北省境内的主力火电厂每年需要电煤2000万吨,98%需要从省外调煤。目前发电集团和发电厂争购电煤,互相抬高煤价、抢煤源、“挖墙脚”的事时有发生。如今年2月底,襄樊电厂在陕西与一家煤矿快要定下一份购煤合同,但被湖北另一家电厂答应的涨价条件冲散,最终不得不买回高价煤。

  其实这种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电力行业的“内耗”可能早在厂网分开后就已经显现。比如在电煤采购资金上,解居臣透露,在2003年,发电集团并没有将电厂的储煤占用资金及时拨付给电厂。

  除了“钱”、“人”的问题也阻碍着电煤采购体制的理顺。

  去年10月底,从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陆启洲在全国电力备冬储煤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说,一方面由于中能公司今后何去何从未定,机构调整、人员分流等工作有待落实,燃料管理人员思想产生一定的波动,另一方面,电力燃料供应工作处于新旧体制交叉运行的过渡阶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燃料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希望从明年开始,是不是能够用其他的办法来代替这个煤炭订货会的形式。”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电煤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