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新浪财经--部委专题--中国人民银行 > 正文
 
央行票据发行再次流标 市场预期银根还会收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8日 10:36 经济参考报

  市场一直看好的央行票据,4月6日的发行再次流标,计划发行200亿的第二十九期央行票据只发行了197亿。自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的消息公布后,央行票据的数量招标已经两次流标。现在,为了保证流动性,不少银行放弃了票据的投标。市场普遍预期,如果投资和信贷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未来银根还会进一步收紧。相关政策是否出台,将在一季度统计数据公布后得以分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虽然,差别准备金率仅针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并不会对整个银行体系带来较大资金压力。但在政策尚未到位的预期下,中小银行普遍作了应付紧缩的准备。

  上周二,原本计划招标300亿的第二十八期央行票据,实际发行量仅为85亿元。这表明,许多银行还是愿意把流动性放在手中,以应付央行可能出台的其他收缩措施。

  第二十九期央行票据的流标,同样也反映出中小银行对未来政策走向的预期。在参考收益率上升的情况下,第二十九期央行票据还是流标。第二十九期3月期央行票据的参考收益率是2.1372%,同样期限的第二十七期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仅2.1139%,却全部售出。

  4月25日开始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对资本充足率等四项指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施以0.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惩罚,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但考虑各类金融机构改革进程的差异,工、农两家银行和城、乡信用社,暂缓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在此前的3月25日,央行还实施了再贷款浮息制度,1年以内的各档次再贷款、再贴现,上调利率0.63个百分点。

  记者接触到的银行界人士反映,这次出台的准备金政策远比预期的温和,不排除还有其他后续措施跟进的可能。首先,在政策实施范围上,目前把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国有银行和信用社排除在外,可能受影响的只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其次,在政策执行力度上,只调高了0.5个百分点,不会造成市场资金量的骤然短缺。

  某银行的资金交易员告诉记者,这么“温柔”的政策,反而让市场倍感茫然。他认为,央行可能还会加大力度。毕竟,在4月25日才开始执行的差别准备金率中,如何评判银行资产质量以提高准备金率的标准还不明确,这将给央行留下更大的操作空间。而且,现在大家都在等待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这组数据将成为宏观政策走向的风向标。在4月25日前,统计局的一季度数据就能公布,中央银行在政策操作上还有相机微调的余地。

  对于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各宏观调控职能部门都十分关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预计,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能超过9%,如果这种惯性继续加速,二季度的GDP就可能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出现经济发展的“大起”现象。但是,如果加大政策控制力度,全力紧缩,经济又有可能出现“大落”。他认为,今年的宏观调控要特别注意节奏和技巧,既要密切关注各项经济指标,又不能因为某个局部的问题,对宏观政策产生干扰。宏观调控仍然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至少货币政策目前不能放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面对今年前2个月固定资产同比增长53%的状况,控制部分行业投资增速过猛势在必行。金融调控要适度偏紧,但又不能收得太紧,还需继续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态势。最好是在4月中旬,即第一季度各项数据出来后,再谨慎定夺进一步的政策选择。

  夏斌建议,在后三个季度的金融调控中应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必须坚决贯彻结构性调控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部分行业与地区的过热倾向。其次,有关部门应协助商业银行充分把好信贷关。第三,在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上,一方面要看到当前我国流动性总量偏大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注意缩小已偏多的流动性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还要注意到调高利率可能产生的其他影响因素。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有关专家认为,一方面,央行将把很大的一块精力放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在货币市场利率逐步稳定后,票据发行方式可能由数量招标改回价格招标,以便进一步加大货币回笼力度。另一方面,不排除央行有更猛的政策措施出台的可能性。去年以来,央行的一系列措施都在抑制信贷膨胀,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还是没能有效控制,不排除提高贷款利率的可能。

  事实上,在3月25日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货币政策的走向已经初现端倪。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去年采取的一些调控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不减,全社会需求依然十分旺盛。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市场人士认为,央行“适时适度地调整”的表述,为今后采取其他措施留下了不小的余地。

  此外,货币政策委员会还表示,要适当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直接融资的发展,既要支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外界普遍认为,央行的政策取向已经十分明显,就是要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央行票据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