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流通改革发展工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 22:27 商务部 | |||||||||
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司长 邸建凯 由于“重生产轻流通”思想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还是薄弱环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仅为7.8%。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流通改革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
一、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流通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代表和实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要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消费环境,以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要吸取非典型肺炎疫情的教训,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合理健康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摒弃不健康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陋习,特别要依法坚决制止、严厉打击买卖和消费国家禁止流通、严格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三是流通设施建设要体现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充分考虑人口密度、消费规模、资源条件、竞争状况、交通通信状况、环境等因素,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避免业态雷同、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造成环境的破环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四是流通服务领域要建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规划体系、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标准体系,促进流通服务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推进内外贸协调发展 内外贸都是流通环节,要协调发展。国内市场是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永久根基和肥沃土壤,内贸流通是国民经济价值实现的最可靠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内贸工作任务很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外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发展外贸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内外贸协调发展的工作局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当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内外贸中央管理机构和职能的整合,地方机构和职能的整合也在进行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全局观念,找准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一是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流通管理职能,整合流通资源,构建全面与国际接轨的生产与流通、内贸与外贸有机结合的流通管理体制。重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也要统筹考虑生产与流通、内贸与外贸各个环节。二是要深化流通企业改革。按照内外贸一体化的要求,立足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和全球意识,消除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深化内外贸企业改革,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在工作方法、手段、政策措施的运用上统筹考虑内外贸企业。三是要从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的不同层面推进内外贸业务的融合与渗透。四是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工作,发展从事国内外物流业务的大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展览展销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持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三、推进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流通业协调发展 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流通业的突出问题。2002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占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东部地区为61.8%,中部地区为26.5%,西部地区只占11.7%,地区差距明显。2003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比1993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缩小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流通业发展差距,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根据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客观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重点是发展现代流通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技术改造传统流通服务业,做强做大流通企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市场延伸销售和服务网点,发挥好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引导和带动作用。县以下地区和小城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优势的中小流通服务业,改善当地流通和服务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带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特别要注重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流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研究制定支持重点地带优势产业及企业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切实在项目布局、市场体系建设、信贷投入、利用国内外资金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给予扶持和帮助,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四、推进大中小流通企业协调发展 大型流通企业与中小流通企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又是优势互补,不能相互取代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培育工作,发挥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拉动生产、稳定物价等方面的作用。要做好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工作,选准培育对象,搞好发展规划,协调落实好有关政策措施。同时,我们又要重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中小流通企业是流通业的主体,约占全国流通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实现的销售额约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以上,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小流通服务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的继承发扬问题,我们更要高度重视,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五、推进现代流通服务业加快发展 传统流通服务业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吸纳就业能力强,但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现代流通服务业是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方向,要引导和推进用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造传统流通服务业,以现代流通方式带动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以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目前,现代流通方式在流通服务业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2002年,我国零售业和餐饮业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年销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6.04%。流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推进流通现代化,加快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用现代流通业带动我国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扩大市场规模,是提高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六、处理好发展的速度、规模与效率、效益的关系 流通效率低、效益差是影响流通业自身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2003年,我国企业500强中的流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仅为2.3次,而发达国家流通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达到20次以上;我国流通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1.06%,在33个行业中倒数第三。当前,各地和企业都比较重视流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对流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却重视不够。要实现流通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处理好流通业增长的规模、速度和效率、效益的关系。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比较薄弱的环节要加快发展,没有较高的发展速度不行,没有一定的规模也不行。但速度和规模要建立在高效率、高效益的基础上,较低的销售收入利润率难以维持较快的规模扩张和持久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应用现代流通技术,尽快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流通业的发展要走集约化道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突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形成品牌优势和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要坚持先做强,后做大;只有做强,才能做大。大而不强是非常脆弱的,国内外失败的例子比较多,我们要充分吸取教训。 七、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流通服务业的工作涉及面广,头绪较多,我们要始终抓住关系和影响改革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以此带动和协调推进其它工作。当前,要集中精力重点推进流通现代化、培育流通领域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和提高传统流通业,促进流通产业升级;以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公司大集团为龙头,带动流通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要健全流通立法、规划、标准体系,加快重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程,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规范引导流通服务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