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关注新失业群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30日 17:01 《新远见》杂志

  受访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

  采访人:本刊记者万鸽

  新远见:近些年,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失业问题,但失业人数仍然成倍增长,失业率已达到社会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由失业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点击会看到更多的新闻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这是否是社会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孙立平:近两三年的确是中国失业问题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表现在,以"老失业群体"为主体的失业现象已经达到峰值,而"新失业群体"的问题又开始凸现出来。在今天,如果不就"老失业群体"和"新失业群体"做出区分,就无法确切说明目前中国社会的失业问题。

  新远见:失业人群的新老划分依据是什么?

  孙立平:"老失业群体"是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人员,人们关注得比较多。"新失业群体"就是原来人们所说的待业青年。这个群体至今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

  新远见:这两个群体基本情况怎样?

  孙立平:先看"老失业群体"。根据权威部门的数据,截止到2003年9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4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0万人,增长10%。此外。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10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00万人。目前,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7个省市已关闭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实现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全国共有823万下岗失业人员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或相应证明),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中,共有35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98万人。由于"减员增效"式的国有企业改革高潮已过,由此造成的失业下岗现象也在最近的一两年达到峰值,目前的问题是由下岗向失业的并轨。

  再看"新失业群体"。尽管待业现象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并不特别突出。政府所采取的诸如发展街道集体经济、广开就业门路、职工退休接班制度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办以安排本单位职工家属中的待业青年为目标的第三产业等做法,对于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由于整个社会就业形势进一步紧张,同时也由于宏观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使得原有解决待业青年问题的措施无法继续实施,待业青年的问题才进一步严重起来。在一些地方,"新失业群体"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失业下岗人员的人数。比如,在湖北省某市,前者的人数已经相当于后者的三倍。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将会成为我国失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万人,实际新增劳动力800万人;2002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400万人,实际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这些新增的劳动力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处于"待业状态"。有专家预计,在今后几年中,我国新增劳动力中实现就业的比率只有40%-50%。

  新远见:这两类失业人群目前的生存状态如何?

  孙立平:在东北某个工业城市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尽管失业下岗问题很严重,但大多数人都有一些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道道"。一是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不规范,提供的非正式谋生的机会要多一些;二是家庭、亲友等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失业下岗人员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三是近些年来物价持续低迷。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将会是压垮失业下岗人员的最后一棵稻草。

  我们在东北某个城市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尽管许多失业下岗人员的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几乎很难有能力进行基本需求之外的其他消费,但对于子女的教育往往都投入很大。这当中包括许多仅仅30多岁的失业下岗人员。我们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他们的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至于彻底绝望。"新失业群体"的状况则明显不同,过去曾经因为他们面临的生活急迫问题没有"老失业群体"突出而受到忽视。在七、八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当这个群体最初的成员刚刚跨入"待业人员"行列的时候,许多人还未成年,家里并不特别指望他们的收入,父母的收入大体可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就现有的报道和调查情况来看,他们在经济上主要依靠父母,在东北被称为"啃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进入结婚生子的年龄,要独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这对于至今仍然没有工作或没有稳定工作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他们的父母有的已经过世了,有的已经由于退休而收入减少了,还有的自己也沦入失业下岗的队伍。他们过去所依赖的经济来源正在失去,真正的生活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未知数。

  新远见:社会对"新失业群体"的关注的确很少,近几年几乎没有人提到过他们,我们听到的大都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孙立平:恰恰是由于社会缺少对他们的关注,他们在就业的问题上面临着更为不利的局面。对"老失业群体"的再就业还有种种的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而这些政策和优惠与"新失业群体"基本无关。在现行制度中,尽管他们没有就业,但也不能划为"失业人员"。《南风窗》记者在对某市4个居委会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居委会的干部往往抱怨说,下岗失业的都安置不过来呢,哪里顾得上待业青年?而问及目前各小区无业青年的人数和状况时,回答大都语焉不详。该市劳动就业局再就业中心主任在解释有关规定时说,按规定一般只有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才能进驻该中心。目前企业的富余人员众多,应优先安置,而对待业青年还来不及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失业群体"是一个比"老失业群体"更为弱势的群体。近些年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最近两年出现的应届大学生失业问题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而这个"新失业群体"的状况却很少被人们提及,甚至他们的人数有多少,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社会都了解甚少。

  新远见:对"新失业群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解决呢?

  孙立平:对新老失业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思路。对"老失业群体",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强调再就业的政策思路。近些年来的情况表明,"再就业"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1998年,全国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人数是609万;1999年,是492万;而在2000年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只有361万人,实现再就业的人数逐年递减。而且,失业之后的再次就业往往很不稳定,有的人"再就业"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可以说,实际的再就业状况,可能还没有上述数字表明的那样乐观。

  目前的下岗和失业者大多具有如下特征:年龄基本在35岁或40岁以上,大多数只受过中等教育,过去所从事的主要是低技术的工作。而新的就业机会则需要相当高的受教育程度。对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已经没有可能,回到原来那种稳定的就业体制中去也基本没有可能,朝阳产业又不会向他们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可以说,我们已经无法用常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做的,除了尽可能地创造再就业机会之外,就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下岗问题做出另外的安排。

  新远见:从长计议,关注"新失业群体"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孙立平:社会应当将解决就业问题的注意力集中到"新失业群体"上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有一种"面向下一代的发展"的战略思想,即在发展目标和模式的选择上,更放眼于未来,放眼于长远,特别应当致力于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与条件。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