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亲民之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30日 15:46 《新远见》杂志 | |||||||||
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结束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感谢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温家宝的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赢来掌声一片。见面会结束后,四位副总理起身退场,温家宝突然疾步走到记者席,伸手向记者们问候,700多名记者一拥而上,将总理围在中央。这一“零距离”接触获得了高度评价。温家宝平实、
2003年农历大年除夕,温家宝来到辽宁阜新看望生产一线的煤矿工人。他亲自下到了720米深的煤矿井底,实地了解工人们的生产和安全情况,还和大家一起吃了年夜饺子。他说,过去对于煤矿的安全投入有不少欠账,以后要补上。 2003年4月非典期间,温家宝深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中小学和幼儿园看望学生,与学生共同进餐的情景使大学生们难以忘怀。在北大餐厅,一名学生用手机短信息把自己正在与总理共同吃饭的消息发给了远在山东的父母。 2003年8月,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刚一审结,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废止1982年实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审议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 2003年9月,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面对200多位来自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和会议代表,讲了他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 “第一件事,1993年7月4日,我到山西省吕梁山区临县的一个村里去考察。那天下着大雨,到了一所小学。那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窑洞,只有十多套破旧的桌椅,五个年级的同学混班上课,学生面朝里,光线很暗。这幕情景我一直不能忘怀。我有几年没去临县了,不知这个窑洞学校还在吗?那里的孩子现在上学条件怎么样?我放心不下。第二件事,1995年6月11日,我到甘肃省靖远县,那是一个贫困县。我走到一户农家,主妇双目失明,丈夫是个痴呆人。她身边有个六七岁的女孩儿,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位主妇拉着我哭个不停。我问她有什么困难,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学,上希望小学。我瞎了一辈子,就希望孩子能上学,不当睁眼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对社会的进步很有眼光。她希望下一代能够上学,就是希望摆脱长期的贫困、愚昧、落后。第三件事,2002年陕西秦岭发大水,6月25日我赶到佛坪县的沙坝村,那里灾情很重,连整个县城都被淹没了,惟独学校还有朗朗的读书声。这是灾后那里惟一幸存的学校,老师在带着孩子们上课。有的孩子已成了孤儿,他们的父母在水灾中遇难了。我到教室看望师生,领着孩子们大声朗读了黑板上写着的几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要克服重重困难,为重建我的家园而努力。” 2003年10月,温家宝在三峡库区考察途中,深入边远的云阳县龙泉村了解民情,给农民熊德明追回了她丈夫被拖欠的工钱,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热潮。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得到舆论最广泛的关注,熊德明也因此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3年度最受关注的经济人物,成为这一“华丽家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另类。 2003年12月,温家宝访问美国,抵达纽约后面对欢迎人潮,他突然走下专车,迎着寒风向欢迎人群走来,与大家致意握手。欢迎人群顿时激动不已,随车的美国保安人员一时不知所措。当地华侨报纸说:“这是访美的中国大陆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中途下车致意。”一位在美国20多年、多次出席欢迎中国领导人访美活动的华人评价说:在我亲身经历的欢迎活动中,这一次的所见所闻,真是空前未有! 在与当地华人华侨谈话时,温家宝引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来形容祖国想念华侨与华人的感情:“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心总和我在一起;无论黄昏时的树影有多长,它总和树根连在一起。”很多人再也难以控制激动的心情,热泪盈眶。他在结束讲话时再次引用诗歌:“你的眼睛为什么总是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经久不息的掌声伴着泪水洋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