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杂志秀之《经济》2004 > 正文
 
《经济》:中国为何突然兴起“圈水发电”运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9日 10:06 《经济》杂志

  文/本刊记者 王信川

  2月中旬,武汉市的气温陡然升至24摄氏度,鄂西北的保康县却还寒气袭人,山涧里没听到叮咚的泉水声,只有白花花的鹅卵石散布在河道上。

  然而,这儿却富藏着一块巨大的“水黄金”。在流经县内的歇马河、南河、清溪河
点击会看到更多的新闻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三条河流上,已经建有92座电站,2003年又开工6座,2004年还将上马4座,届时全县年发电量将达4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近一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保康境内水电站的投资额已经达到12亿元,全县2003年的发电量为2.12亿千瓦时,给县财政带来1800万元的贡献,这几乎占全县财政的四分之一。

  保康境内有3300多条季节性小溪,蕴藏着19万千瓦的水电资源。从国家投资,到乡村集体办电,到合资兴建,到个人投资,一直到出售国有电站产权,保康这个偏居一隅的山区县被各路水里淘金者搅得沸腾不止。

  的确,“每千瓦时电获利70%”、“投资年回报率在10%以上”、“3年—5年收回成本”、“50年—70年的使用年限”等等,这些词汇足够让任何一个商人心动,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夸张地比喻说:建水电站如同造印钞机。

  周香俊的电站帐单

  在保康县过渡湾镇的南河岸边,一座厂房正在紧张地浇筑墙体,厂房背后的山坡上,压力管道、引水渠、蓄水池已经完工,这座小电站就差发电机组了。

  预计在今年5月份投产的这座电站叫着西沟电站,两台机组的总装机为500千瓦,每年可发电250万千瓦时。

  西沟电站的主人共有四位,他们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出资注册了英俊水电开发公司,再以公司的名义投资电站,其中周香俊出资100万元、周自强出60万元,杨爱国与姜传发各出了20万元。

  至今仍在一里路开外的过渡湾电站担任生产科长的周香俊,有着20余年的水电工作经历,他萌发独立经营电站的念头已有多年,但直到2003年上半年,才通过房产抵押贷款、向亲朋好友借贷筹到资金。刚好保康县发展计划局在该地址已经有电站的规划,在跟其他几个伙伴凑齐200万元之后,2003年6月29日,周香俊等与过渡湾镇政府签订项目合同,一个月之后,引水渠、压力管道、厂房同时动工,如今工程基本收尾。

  在200万元的投资中,土建费用将近140万元,发电设备在60万元左右。

  具体而言,土建的140万元主要花费如下:在山背面的小河上修筑拦河坝花10万余元,凿穿山涵洞投资50多万元,开挖一条1950米的引水渠用了30多万元,沿山坡铺设的180米长的压力管道(垂直高度100米,即水位落差)花20多万元,而一栋两层楼、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的厂房,造价也在30万元,因为“全都是钢筋、水泥垒起来的”。

  周香俊在湖南长沙预订的两台发电机组(主要包括水轮机、发电机及配电盘),一共花去50多万元,外加一台8万元的变压器,发电设备在60万元左右。

  由于保康县网并入襄樊市网,西沟电站可以从过渡湾就近上网,再从寺坪并入大网,只需600多米的上网线路便可以架到河对岸的县网上,连同电线在内的上网费用在1万元左右,“这对于整个电站投资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电站开工之前,周香俊已同保康县电力公司签订了联网协议,由湖北省物价局核定的上网价是0.21元/千瓦时,以西沟电站正常的发电能力计,一年50万元左右的收入,成为电站发展的惟一支撑点。

  电站一旦开始经营运转,有几项费用是必须“稳定”支出的。首先是利税,保康县水电行业的征收标准是6.48%,西沟电站每年要缴纳3万多元。其次,按周香俊的计划,这座自动化程度不算高的电站,需要4名专职的技术工人,每人月工资为1000元,一年的人力成本大约需要5万元。还有一项消化在日常经营之中的开支,诸如接触器、断路器、轴承、螺钉等小元件及密封材料、机油等,是电机维护的必须品,加上折旧费,两台机组一年的费用为4万元左右。

  其实在电站的选址、设计阶段,周香俊就已经节约了几项成本。由于电站背后有一条公路通往附近的野花谷旅游区,周香俊在道路上不花一分钱;河对岸便是电网,上网线路又节省了一笔;过渡湾镇原打算修一条水渠,供全镇饮用水,周香俊从山背面引水发电,也顺便解决了镇里的饮水问题,镇政府因此给周香俊提供了不少便利,无偿开发项目,不要任何资源费,不占电站股份,甚至在发生占地补偿纠纷时,镇里还出面协调与农户之间的矛盾。

  据周香俊估算,西沟电站每年的运行成本在12万元左右,每年可以获得38万元的纯收益,投资的年回报率近20%,保守估计,他们最多七八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如果经营管理上控制得比较好,四五年收回也是可能的。

  当初筹集资金时,周香俊的100万元中大部分是依靠贷款,而从亲朋好友处借款的利息还高于银行的1.98%。尽管在年底时4个股东将按出资分派红利,借款也是各自以收入偿还,但无疑也间接增加了投资的回收期。

  村民们的电站

  如果你从保康县马桥镇往西,沿着一条在山谷中开掘的曲折公路行走10里,保管会看到让你惊叹不止的景象:除每隔一里多路有一个电站之外,很少能看见其他房屋,发电机昼夜不息的轰鸣声回荡在山涧间。

  这些电站都是属于尧治河村的,这个位于大山之巅的村庄在水里找到了财富。

  自2000年建成第四座电站之后,尧治河村的电站总装机达到3600千瓦,平均每年发电近2000万千瓦时,给全村带来的年收入在400万元左右。

  据尧治河村支部书记孙开林回忆,在1995年以前,村里用的是房县发出的水电,但逢年过节常常停电,而房县的电工在尧治河村平均海拔1650米的大山中架电线时,也提醒了他们,这种地势很适合搞水电站。

  但这一群农民面临着两大难题:缺乏资金和技术。尧治河村多次与房县桥上乡商谈,对方出技术及80万元股金,拿去电站40%的股份。但除了村集体的磷矿产业积累的一些资金外,要同时建起总装机为800千瓦的一、二级电站,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缺口。

  村委会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即吸收村民入股,在自愿的前提下,有经济实力的以现金入股,其他的就以劳动力入股。

  尧治河村以前到马桥镇不通公路,从1995年开始,村里组织村民,一年修一段,陆续开出一条12公里长的公路。村委会按照修一米路20元工资的标准计算报酬,一年下来,村民们的这部分工酬便折成股份投入到电站建设之中。

  在一、二级电站480万元的总投资中,村民总集资大约有100万元,占了20%的股份,150户村民中,出资最少的是2000元,最多的为3万元。1996年上半年,两个电站相继发电,如今,这两个电站的平均年收入在180万元左右。

  从水电中尝到了甜头后,尧治河村此后几乎是每两年就建起了一个电站,均以村委会同村民合股的形式筹集资金,其中村民集资仍占15%左右。在尧治河下游,1998年投资480万元建起了装机800千瓦的三级站,2000年初投产的四级装机达2000千瓦,投资金额为1200万元。

  但是,尧治河村的水能资源已开发到极限,利益冲动促使村民向外扩展水电产业。

  2003年10月,尧治河村在毗邻的九里川村动工开建第五座电站,今年7月就将正式运营,届时这座投资额为400万元的电站的年发电能力可达750万千瓦,直接经济效益约为150万元。

  到每年年底分红时,近200名股东都可以拿到丰厚的回报,当初出资2万元,至少可以分到4000元的红利。当然,村委会占的是大头,每年200余万元的收入使村集体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尧治河村有村民627人,2003年的人均收入为4300元,早在1998年,该村就已成为保康县的首富村。

  但是尧治河村也有自己的烦恼。

  离保康县城约5个小时车程的尧治河村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要将发出的电输出去,就得架10里路的高压线,县电力公司据此扣掉了6%的线路损耗,因此每发一度电,实际收益只有0.19元左右。

  尧治河村支部书记孙开林说,由于厂网分离,他们不能用自己的电,而上网销售之后再从电力部门购买,每度电的价格却高出两倍多,“这分明是电力部门在坑害小水电!”据孙开林说,由县政府出资的马桥一、二级站的上网价高达0.32元,民营小电站是在不公正的环境中“自谋生计”。

  据透露,自1995年以来,保康县政府很重视水电建设,许多项目在贷款上有较大优惠,有的电站甚至以装机容量每千瓦2000元的标准获得补贴,但这些实惠几乎与尧治河村的小电站无关。

  如今尧治河村主要在两方面同县电力公司打交道,一是去电力公司每月结算一次电费,二是电力公司根据时段调节上网电量,进而影响电站的发电量。至于上网电价,发言权在湖北省以及襄樊市物价局。

  湖北是水电大省,电力销售的压力较大,因此省电力公司并不愿意所有电站上网,但如能上省网,每千瓦时电价则要高出0.1元—0.2元。

  尧治河村最近拟好了申请,希望找到省里主管领导签字,然后争取得到省网的认可。孙开林对此很有信心,因为在他看来,村民自己掏腰包修建的水电站更应该得到政府的关爱。

  各路人马蜂拥而入

  在保康县星罗棋布的电站中,过渡湾电站绝对是一个“庞然大物”。

  这座总投资2.05亿元、装机容量2.55万千瓦的水电站,1998年9月投产时是保康县的第88座电站,但相当于全县此前业已存在的87座电站装机容量的总和,如今最高日发电量7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天“开”回一辆奥迪A6轿车。

  1992年,在保康县第二轮水电开发热潮中,县委、县政府决定单独上马过渡湾电站,但2亿多的投资额相当于当时县财政的10倍,刚刚竣工的马桥一级站尚负债4000万元。

  依靠湖北省农行的5000万元贷款,过渡湾电站的土建工程“硬撑”了三年多,到1997年,除实现第一次截流、建好三个闸门之外,大坝和厂房均刚刚动工,项目的主体工程还没建到一半。

  与此同时,因为陷入资金困局,预订的机电设备在交付定金之后都无钱取货,拖欠的工程款也达1000多万元,项目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就在过渡湾电站项目“等米下锅”的危难时刻,葛洲坝集团组建的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也正在为融来的10多亿元资金寻找出路。1997年9月,由原湖北省计委搭桥,保康县政府与葛洲坝股份公司坐到了一起。

  1997年12月,葛洲坝股份公司决定投资过渡湾电站,与保康县合资成立湖北南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合资期35年,南河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葛洲坝股份公司投资3060万元,占51%股份。

  有了葛洲坝这样的“大靠山”之后,过渡湾电站在上网价上获得支持,当初为0.497元,后来扣掉两分钱的高能损耗(高能耗电的电价相对便宜一些),现在仍维持在0.45元,这在电力趋于饱和的湖北省,几乎无出其右者,比火电0.3元的上网价还高出一截。

  由湖北省物价局核定、省计委审批的0.45元电价,主要的依据是电站的还贷期限以及设备的折旧率,“电力公司也要让电站有钱赚,否则水电市场就将萎缩,电力紧张的局面也不会缓解”,过渡湾电厂副厂长刘运东对《经济》说,电站目前的贷款近一亿元,尽管年回报率在10%以上,但收回投资也至少需要8年。

  尽管如此,过渡湾电站对于葛洲坝股份公司和保康县政府这两个国有出资人而言,都十分重要。

  2003年,过渡湾电站的发电量达8000多万千瓦时,全年的收入为3600余万元,按照17%的税率标准,电站一年对保康县财政的贡献就达600万元,但在扣除机器折旧、贷款利息及税收之后,电厂的利润也接近3000万元。

  过渡湾电站对葛洲坝还有更深远的意义。过渡湾电站是葛洲坝股份公司的第一个水电项目,也是第一个投资项目。据刘运东透露,当时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进入过渡湾项目,主要是为了进入保康的水电市场。

  2003年9月,葛洲坝股份公司与保康再度联手,合力打造襄樊市最大的水电项目:装机6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的寺坪电站,投资额达5.79亿元,其中葛洲坝股份公司占70%,三年之后,该电站的发电能力和综合效益将超过保康前92座电站的总和,年发电收入可达4亿元,而利税也在7000万元以上。

  2003年6月,浙江之浚集团公司以8800万元买下了保康县竹林口、清溪河等6座国有电站产权,该集团武汉分公司总经理许利忠认为,是保康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他们。但实际上,这6座总装机18540千瓦、年发电量6500万千瓦时的水电站,可带来1500万元的年收入,也就是说,只需6年就可以收回投资,但其使用期限是70年。

  在保康新一轮水电投资热潮中,葛洲坝志发电力公司、宜昌海马实业公司以襄樊电力公司等企业也先后登陆保康,朱家厂、马桥尧治河、马桥二级站等水电项目迅速地建成投产,而新加坡科能公司、美国鹰君集团及日本海外协力基金等,也将触角伸进了保康水电市场,有的已签订协议、进入实施阶段。

  生存的压力

  2003年11月,广州祥和泰有限公司在保康县投资325万元的金竹荒一级电站破土动工,在奠基仪式上,公司总经理黄平祥信誓旦旦地表示,接下来他将再建金竹荒二、三级站,在保康的投资将超过1000万元。

  与其他来保康“圈水”的投资者一样,黄平祥看中的也是水电站诱人的回报,而2003年全国近一半的省市纷纷拉闸限电,更让他们有理由看好水电市场——或许政策将给小水电更多优惠,或许市场紧俏将带来电价上扬。

  保康县水务局局长张承楚告诉《经济》杂志,影响小水电站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投资额。以装机容量计算,控制在7000元/千瓦以内,而以发电量计算,则需在3元/千瓦时以内,否则影响回收期。但如果大量高息贷款,将增加经营成本;

  第二项是设备维护和日常管理。一个装机500千瓦的电站,工作人员一般为5人—6人,人均成本大概为2万元/年;一台机器的年维护费占机器费用的1.5%,机器的年折旧费大约占1%左右。

  第三项是电价。电价一般比较固定,电站的收入因此也很稳定,电站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电价的上浮。电力部门是买进卖出,但电费往往长期积压,小电站只得不停地跑电力公司,“限制别人的上网电量,莫限制我的;压别人的电费,早点付钱给我。”

  但实际上,只要控制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似乎便可一劳永逸。张承楚说,如果他有经济实力,也会毫不犹豫地搞一个电站,这钱太好赚了!

  但这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在保康县19万千瓦的水资源蕴藏量中,已经开发了11万千瓦,加上2004年“圈定”的几个项目,已所剩无几。

  自2002年4月国家实行“厂网分离”之后,保康县电力公司就相当于襄樊市网的一个“办事处”,并无权力决定电站的上网价。由于县内电力较为丰富,各电站常常面临限时上网的困境。

  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秘书长邴凤山指出,我国水电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加上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调度不畅,像在湖北这样的电力大省,电力市场供大于求,这直接影响各水电站的生存状态。

  据湖北省电力调度中心透露,近两年来,除夏季等少数时期最高负荷达到1000多万千瓦、电网“吃得较饱”以外,大部分时段的负荷为400万-500万千瓦,低谷竟然只有280多万千瓦,大部分发电机组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

  统计显示,到2004年1月底,湖北境内火电厂已有约55万千瓦的机组因缺煤停机,1月31日全省压限负荷42万千瓦,减少用电量148万千瓦时;2月1日,压限负荷56.2万千瓦,减少用电量344万千瓦时。

  针对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湖北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周世平认为,湖北已具备“竞价上网”的市场条件。

  作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竞价上网”是以市场机制配置电力资源,依供求关系决定上网价格。2004年1月,在东北电力市场上,26家电厂、100多台发电机组通过竞价的方式,上网与电网企业进行电量交易,颇有些类似于依靠投资者“用脚投票”的上市公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认为,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势必促使各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能耗,但电价的波动势必引起企业效益的起伏,从而使发电企业出现两极分化,进而重新洗牌。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建成小水电站4万多座,装机容量248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的32.4%,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为全国水电发电总量的36.2%,而占全国半壁河山的小水电主要由私人投资。

  一位电力专家认为,在投资小水电站的热潮中,许多人的判断是经营上没有风险,但实际上政策上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如何保证小水电站这台“印钞机”正常运转,投资前应该认真权衡。

  保康县水电站的经营模式

  一、国家投资县财政出一部分,贷款一部分,国家拨款一部分,共有大小电站20座,大集中在1990年以前建成投产。

  二、乡村集资这一类集体企业约有60座,规模普遍较小,多在1990年以前兴办。

  三、股份合作有朱家厂电站(装机1500千瓦,葛洲坝集团志发公司占60%,保康占40%)、过渡湾电站(装机25500千瓦,投资1.2亿元,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占51%,保康县占49%)、寺坪电站(葛洲坝股份公司占60%,香港力昌公司占25%,保康占15%,总投资5.7亿元,装机6万千瓦,2006年投产),1995年之后水电市场逐步放开之后引进的。

  四、个人投资自2002年以来,建成5座,总装机3000千瓦,投资最多为350多万元,最少为200万元,另外两座各装机1万千瓦、投资8000万元的项目已签订合同。

  五、出售电站产权浙江之浚集团以8800万元独资买走6座,可经营70年;出让金用以安置职工、偿还贷款,其余用于发展新电站,如在寺坪电站项目中出资1750万元。

  小水电投资的优惠政策

  小水电享受到许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自建、自管、自用”的“三自”政策、以电养电政策、税负政策、电价政策、保护小水电供电区政策、贷款政策和财政补助政策等,这些政策对小水电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促进作用。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扶持农村水电开发的政策,在立项、审批、占地、税收减免、电量上网、上网电价等方面给予优先和优惠,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小水电的发展前景

  (一)国家近期规划

  1、小水电及其电网建设。我国“十五”期间新增小水电装机6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31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均占全国水电总量的1/3;“十一五”期间新增小水电装机800万千万,总装机达到39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250亿千瓦时。

  2、电气化县建设。“十五”期间建设400个水电电气化县,“十一五”期间再建设400个水电电气化县。

  3、小水电代柴示范县建设。“十五”期间,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及其他一些适宜小水电代柴的地区,建设200个小水电代柴示范县。

  (二)水电市场缺口

  仅计划新建400个水电电气化县,这项计划可吸收资本400多亿元。随着农村水电代燃料工程、农村水电电气化县等建设,将为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提供有稳定回报的项目。

  (三)电价上升空间

  随着中国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竞价上网势在必行。从农村实际承受能力来看,大规模发展农村电气化的合理电价约为0.25元/千瓦时。从国内45家发电类上市公司来看,10家水电类股平均上网电价为0.302元/千瓦时,而火电类上市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为0.418元/千瓦时,水电企业上网电价具有可观的上升空间。

  小水电——一条制度“鲢鱼”

  小水电发展有一个大难题,就是难以调控丰水期和枯水期的电力。解决办法主要是与大电网相连接,丰水时卖电,枯水时买电。但是这并不容易办到。即使在很多地区小水电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配电网,还不得不要看大电网的脸色行事。

  大电网基本上都是“低买高卖”,电到网上走一圈,买回来的价格就高了一大截。而且在小水电发达的地方,大电网甚至有时会拒绝向小电网买电卖电,以此钳制小水电的发展。

  于是,在各地小水电的配电网络重建的同时,一些地方电力公司开始以控股、协议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联接,形成跨区域的配电网络,以改变小水电网分散、实力弱小的局面。现在,全国已经有17个省成立了省级的水电集团公司,它们很多都拥有了电站和区域配电网。

  一般的情况是,各家地方配电公司坐到一起签个协议,约定以平价相互调剂电力,或者由大区的配电公司以股权形式进行资产整合,这样就以市场化的方式将配电网连接起来。

  目前在大多数地区,都是大小电网并存,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但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地方电网占据绝对的话语权的情况,如湖南郴州和四川绵竹。

  通过地方配电网的整合,小水电及小电网的发展开始渐入轨道。但就目前的情况,小电网还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必须在大电网的鼻息下生存。其主要原因除了电网建设、整合还有待时日外,也因小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远未达到足够规模,地方电网因而缺少足够的电力供应。

  但由于小水电就地供电、余电上网的特性,小水电代燃工程将直接带来的逾百亿电力新市场将主要依托小水电和小电网而增长,所以与小水电相辅相成的地方电网将成为这一工程的另一个受益者,并有可能借此迅速崛起,“咸鱼翻身”,形成与两大电网公司分庭抗礼的局面。

  如果发展顺利,小水电和整合后的小电网完全可能迅速成为中国电力市场的新贵。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国内两大电网基本上还是“划江而治”,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发电企业投资积极性减小,而各地却又大面积出现电荒,这是中国目前电力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一大弊端,而垄断正是它的症结所在。小电网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小电网成长起来,将可以顺利绕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的天然壁垒,打破垄断。

  有关专家说,这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推进全国联网的好办法,与当前我国电力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