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崛起中的贸易大国及其对外开放战略展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背景报告之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隆国强

  导言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3年,在全球贸易仍处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取得了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发展速度,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中国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

  在过去的25年中,中国从世界第32位的贸易国家迅速崛起为第三位的贸易大国,这是全球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中国充分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中国进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也使之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发动机,让更多的国家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机会。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变,中国所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经济环境均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内部而言,中国政府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均形成新的压力,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变得日益重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入了重化工业化的新阶段;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成为日益重要的任务;经济高速成长带来社会结构迅速变迁,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外部环境方面,多边谈判进程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在此形势下,一方面,中国市场的魅力不断突显,在吸引外国投资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方面,中国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另一方面,中国出口的环境日益严峻,贸易磨擦不断增加,中国与一些重要贸易伙伴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其中“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如何调整其他对外开放战略?中国的崛起将对国际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关心的战略问题。本文将分四个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将提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分析框架,并简要回顾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历程;第二部分运用第一部分提出的分析框架,分析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决定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将对中国对外开放前景进行展望。第四部分将简要分析对世界的影响。

  一、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回顾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9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上实行的是进口替代的战略。从70年代末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实行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本节将按照作者提出的分析框架,通过简要回顾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来证实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一)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分析框架

  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一般而言可以分为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和开放型四种。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即使属于同一类型的国家,如同样实行进口替代的国家,其战略措施上也会存在差异。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对外经济战略,不是由政府主观愿望来决定的,虽然看上去一些偶然的因素会决定或改变一国的对外经济战略,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有三个方面的客观因素决定一国的对外经济战略,即国际环境、国内体制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战略目标,或简称为国情。国际环境包含某一时期一国所处的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上关于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学说等;国内体制主要指一国经济体制的现状,以及变动的趋势与目标;国情则包括一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等。政府决策者在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对外经济战略。在执行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对外经济战略的实施会反过来影响前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在这种不断的反馈过程中,政府需要经常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下图就是这种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二)进口替代战略时期(1949-1978)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从1953年开始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时期。在当时特定的国内外因素影响下,中国开始走上一条以“进口替代”战略实现工业化的道路。

  在这一战略下,中国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与同处东亚的日本及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错失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繁荣与贸易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发展速度不如这些经济体,最大的问题则在于,在高度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工业,国际竞争力低于,而出口创汇能力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引进先进设备的能力。中国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则从1953年的1.5%下降到了1977年的0.6%。

  三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1978-2001

  1979年,中国开始按照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方针,实行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即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通过引进外资等一系列增强竞争力的措施,采取鼓励出口的政府;而在不具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则继续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这种战略的转型,也是由当时特定的国内外形势决定的。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从1978-2001年的2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增加了25倍,(图2)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2001年的6位。中国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到2001年,累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3935亿美元。(图3)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是全球化中少有的几个发展中赢家之一。但是,由于在出口导向部门与进口替代部门实行不同的政策,实际上这两个不同部门间是分隔的。进口替代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依然低下,在中国加入WTO后,一些保护措施的实施受到限制,进口替代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出口导向部门中,则存在着与国内经济联系不够密切、附加价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等不足。

  二、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从上部分对中国对外经济战略演变历程的回顾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制定与调整,一直是在统筹国内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慎重考虑的。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国际环境:

  第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在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交互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跨国投资急剧增长,1997年跨国直接投资比1980年增长了7倍。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生产活动从纵向一体化变为扁平化,企业的内部分工变为企业间的分工,国家之间的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为主变为产业链条的分工,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参与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某些生产环节,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东亚地区尤其引人注目。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天然秉赋,更取决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等要素的动态变化,而一国政府在影响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中,居于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全球化的规则日益强化,以往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的政策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迫使各国转向更加开放的竞争战略。

  第二,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盟(EU)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示范与刺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方兴未艾。到2002年底,WTO/GATT累计收到了250个区域贸易协议(RegionalTradeAgreementRTA)的通报(包括新成立的RTA与接受新成员),预计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300个RTA。

  区域贸易安排具有“贸易创造(tradecreation)”与“贸易转移tradediversion”的双重效应。所谓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区域贸易安排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成员国企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享受规范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区内贸易将由此增加。例如,NAFTA建立以来,区内贸易额年均增长12%,其中,墨西哥对美加两国的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0%。

  “贸易转移”则是指,由于非成员对成员的出口,相对于成员间处于不利的待遇,因此,原本区外成员对区内成员的出口,可能由于区域贸易安排的建立而转为区内成员间的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纺织品市场的最大供给国。

  在多个RTA存在的情形下,参加RTA越多的国家,越可能成为所谓的“轴辐(axle-spoke)”结构中的“轴”,从而较多地从RTA中受益。

  在这三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之下,尽管参加RTA会带来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部分原有产业的冲击等成本,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RTA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而周边国家在建立RTA的每一个进步,都会刺激相邻国家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因此,在区域贸易安排的建立中,产生了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DominoEffect)。中国日益重视RTA。

  第三,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本国的出口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努力,由于外国投资的大量进入,以及国内外贸体制改革和国内竞争压力的增强,中国出口竞争力大大增强,2003年出口居全球第四位,不少类别产品出口居世界前列,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的市场份额居世界首位,IT和家电产品市场份额居世界第3位。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外部经贸环境日益严峻。在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存在着关于15年的反倾销“非市场经济”条款、12年的特殊保障条款、纺织品特殊保障条款等歧视性条款,这些条款将在其有效期内对中国出口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加,年均立案数从八十年代6.5起,九十年代前期(1991-1995年)31.8起,上升到九十年代后期(1996-2000年)的37.6起,进入新世纪以来,2001年和2002年立案数分别达到53起、51起的新高。(图4)另外,截止2003年9月底,先后有印度、美国、土耳其和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9起特殊保障调查。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中国的崛起是机遇,还是威胁,这引起国际社会日益密切的关注。由于二十世纪新兴国家崛起后出现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幸结局,国际上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将新兴国家的崛起视为威胁。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外部经贸环境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由此观之,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提升出口竞争力,而是要维护一个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通过开放市场让贸易伙伴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机遇,努力创造一个“共赢”的新局面。

  (二)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与一个透明、稳定、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现有的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2003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地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中心。规定了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第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加入的议定书中,中国不仅就市场开放做出重大的承诺,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承诺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改革涉外经济体制,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在加入WTO的第一年,中国政府就按照WTO规则和中国的承诺,清理了大批法律法规,制定了适应加入WTO要求的新法规。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将彻底消除计划经济在涉外经济体制中的影响,而且将放弃“进口替代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中不符合WTO规定的政策手段。这实际上表明,中国将实行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意味着,中国是在现行的国际贸易规模框架下崛起的,不管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多少,都不会去挑战现有规则,相反,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越高,维护现行规则越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从而使中国成为现行自由贸易体系的一个稳定因素。

  (三)国内经济发展基础与战略

  第一,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但是,由于中国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合计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5左右,因此,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城市中已经出现大量的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加速进入家庭,人们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第二,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动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消费结构从服装、家电等向住宅、汽车等升级,带动了房地产、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又进而带动钢铁、建材、能源、石油化工、重型设备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重化工业化时期,从国际经验看,重化工业时期将持续二、三十年甚至更长。

  第三,城市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

  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回落,1997-2002年中国农民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不到4%,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依靠农产品价格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速农民向非农领域的转移,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大大增加了农民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动力,农民向非农业转移的愿望空前迫切。然而,由于中国进入了重化工业化的新阶段,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同样的投资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较少。与轻工业为主的发展时期相比,经济增长创造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300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万人。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将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中共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50年,力争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年的12到16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将对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均的矛盾更为突出。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不足,必须依赖国际市场。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未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国内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也必然会从“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转向“开放竞争”的新战略。这一新的对外经济战略将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自觉维护全球化的秩序,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全球化规则。中国劳动力丰富而经济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将使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依赖越来越深,中国必须通过出口富含具有比较优势资源的产品与服务,换取所短缺的自然资源。因此,维护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全球化秩序,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在新一轮WTO谈判中,中国将发挥建设者的作用。不过,现行全球化规则总体上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忽略了通过贸易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因此,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与WTO各成员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全球化规则,使多哈回合成为名符其实的“发展回合”。

  第二,实行开放竞争的对外经济战略,要确保中国继续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赢家,关键在于不断构造动态比较优势。中国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一优势造就了中国作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地位。但是,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贸易磨擦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中国需要通过国内改革与发展,创造新的动态比较优势:要增加教育与科研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创新,将中国从简单的加工组装中心变为知识产权的创新中心;要加强法治,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掘市场潜力,增强市场规模大对投资、技术与人才的吸引力;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维护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这样,中国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对先进技术、人才、信息最富吸引力的国度,超越自然禀赋的约束,构造动态比较优势,利用全球化的各种机遇,维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三,完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涉外经济体制,继续鼓励扩大投资与发展贸易。中国将按照WTO的规则和承诺,取消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口扶持措施和投资限制措施,降低关税水平,开放市场,扩大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范围,为进口商品、外国投资者和国内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在鼓励外国投资的同时,逐步推动对外投资。

  第四,建立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封闭经济并不比开放经济更安全和稳定,但影响开放经济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机制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会影响出口依存度较高的经济体的增长,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会传导到国内市场,导致输入型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等。因此,要消除开放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例如,要建立进出口的预警机制,应对国际贸易磨擦的机制,防止外部冲击的金融安全机制,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灵活的汇率机制,等等。

  第五,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区域一体化是一种国际潮流,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在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一直提倡″开放的地区主义″(openregionalism)。2001年时任中国总理的朱镕基发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倡议,随后,中国将区域贸易安排作为对外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内容。目前,CAFTA的谈判顺利推进,2003年签署了大陆与香港更紧密经济关系协议(CEPA)和大陆与澳门更紧密经济关系框架协议。与此同时,更多的区域合作备选方案处于研究与讨论阶段。在2003年10月7日的″10+3″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倡议进一步深入研究东亚自由贸易区。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对外经济战略中,中国将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

  四、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崛起的贸易大国,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究竟是机遇,还是威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有必要认真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一:中国的崛起会挑战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吗?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中国已经将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作为其改革的最终目标,市场经济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价值;其次,中国加入WTO并认真兑现承诺,说明中国将认同并维护现行全球化的规则;第三,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全球秩序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过去20多年,中国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重大机遇,成为了全球化的赢家。现行全球化秩序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本质上是有利于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球化规则对中国将更为有利,中国有什么理由去挑战这一秩序呢?

  问题二:中国对初级产品的进口会冲击其他发展中国家吗?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否定的。首先,在经济学意义上,资源的短缺不是资源的不足,而是某种资源价格过高而被更便宜的东西所替代。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只要有足够的投入,沙漠里也可以长出农作物,但成本过高,因此,人们就说沙漠比重高的国家土地资源短缺。其他资源也是如此。当石油价格长期高过每桶30美元时,液化煤等替代能源就可能大行其道。其次,尽管对初级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但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的。再次,对世界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冲击的主要原因,不是需求的稳步增长,而是战争、供给方政策调整等偶发因素。例如,第一次石油危机是由于产油国组成了OPEC控制石油供给,而最近一次的石油价格上涨是由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导致对初级产品进口需求的增长,是可以预见的,因此,市场信号

  会使供给方做出相应的调整,不会对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冲击。只有当中国的进口极不稳定时,才会冲击国际市场。最后,中国经济是粗放型的,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通过引进新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人们关于中国进口初级产品的预测可能会高估。

  问题三:中国的崛起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机遇?

  早在几百年前,斯密和李加图就从理论上证明,贸易发展可以导致“共赢”。开放的中国经济的将会给世界带来重大的机遇。第一,重大的市场机会。今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绝大部分邻国均有对华贸易顺差。一个由13亿人组成的大市场,如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第二,中国将成为初级产品的重要进口国,可能因此延缓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的长期趋势,所有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不向中国直接出口,都将因此受益;第三,向中国的产业转移,将延长发达国家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发达成员的GNP得到增长。传统产业的外移,将为其在国内发展新兴产业提供动力与资源,促使资本输出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第四,中国大量价廉物美消费品的出口,将使进口国消费者剩余大大增加;第五,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的资本输出国,为资本输入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考察,人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幸事,也将会为世界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

  (发表时有删节)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