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六审扶贫资金:专项资金违规使用为何屡禁不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 08:0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许圣如 北京报道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1月30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的报告上指出,通过对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问题最突出的是,一些地方扶贫贴息贷款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投向不合理,主要投向了工业、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性和竞争性行业,而用于扶持农户的小额贷款却逐年萎缩,不利于国家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

  随后,各地都陆续披露了各自的检查结果。

  “这是自从1994年确定国家扶贫重点县后进行的第6次大范围的扶贫资金审计,每次都发现不少问题,但是每次审计还会发现多次指出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位地方审计厅的人士对于扶贫专项资金使用上出现的问题很无奈。

  扶贫资金大审计

  2003年审计署大规模扶贫资金审计缘于新疆的一次扶贫资金调查。

  2002年10月9日至23日,新疆自治区监察厅、扶贫办、计委、财政厅、审计厅、农行自治区分行联合组成扶贫资金检查组,对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州、阿克苏地区的8县1市1998年至2001年的以工代赈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项目实施,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和回收,1998年至2000年三项扶贫资金审计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山东省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结果发现违反规定,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突出。首先是不执行项目审批计划,随意变更扶贫项目和资金用途。另外,还存在挤占扶贫资金,帐目不清,资金滞留等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重点抽查的8县1市中,2001年前被挤占挪用扶贫贴息贷款3000多万元,目前能收回的仅有30%。

  新疆扶贫资金调查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审计署在2003年4月组织全国范围的扶贫资金大审计,各地7月到10月结束审计,将结果上报。

  广西审计厅组织全区有关审计机关对自治区本级、14个地级市和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1至2002年扶贫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7138.34万元,主要包括挪用扶贫专项资金、无工程竣工验收单据直接报账、白条列支工程款、未将扶贫资金转入专户运行管理等问题。

  2003年12月,自治区财政厅、扶贫办联合向全区各市县财政、扶贫部门下发了《关于认真查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违纪违规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处理,谁借钱谁负责收回,哪个单位的问题哪个单位负责处理,哪位领导分管哪位领导负责督办”的原则进行认真整改,同时,要求各市县将问题的清理情况和整改措施于2004年2月前上报自治区财政厅、扶贫办。

  广西扶贫办综合处处长在3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很多市对于审计数字有意见,认为出入太大,要求核查”。

  这位人士认为,目前对于审计结果意见比较大的地方集中在审计有重复计算的因素,有些2000年前已经整改的,被重新统计了,还有就是一些违反程序使用的资金,但是合理,“市里面希望把这块从违规资金中剔除出来。”

  贫穷省份如此,而富裕省份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浙江审计厅对全省2000年至2002年中央、省和地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审计后发现:基层挤占挪用扶贫资金情况较为普遍。据浙江省审计厅总审计师陈涣昌介绍,全省扶贫资金被挤占用于弥补乡镇行政收费、乡镇财政赤字甚至列支招待费等共计1005.32万元,全省截留、挪用和转移扶贫资金2043.97元,违规出借扶贫资金累计642.5万元。少数地方甚至将扶贫资金用于发放奖金和私设“小金库”。另外,部分县市还未按规定设立扶贫资金专户;一些市县未将扶贫资金全额纳入专户,专户管理极不规范。

  “这些只能归结到政府改革的成本上了,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基层政权总要运作,饥不择食呀。”陈涣昌说。

  资金分配方式应改革

  扶贫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地都大同小异。

  安徽省审计厅科研所副所长王羚将这些问题总结为未建立科学、规范的扶贫项目库系统;扶贫项目资金分配过于分散,致使项目效益不够明显;部分地区财政报账制中假报账、报假账现象严重;套取、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现象较为普遍;各级有关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监管缺乏力度。

  如何解决这些年年检查,却重复出现的问题呢?

  中央财经大学杨艺清教授认为应该改革资金分配方式。现在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上不规范的情况较多。一是上级财政要求下级财政按投入资金额比例配套,政策一出,基层财政无所适从,左右为难。二是在资金的使用上,形成了“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的局面,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实行规范化的转移支付。

  他分析,国家对于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但是监督必须贯穿在整个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现在大体上每年都审计,但是审批和管理部门,由于管理项目多、时间紧等原因,难以自始至终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密审查与监督,往往是出了问题还不知道,直到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但此时,绝大部分被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的资金已无法追回。”

  对于扶贫资金专款专用问题,杨艺清认为,应建立专门账办理专款事宜,并指定专人管理;不能挪作他用,不能挤占、截留。

  针对扶贫专项资金成了“唐僧肉”,出现了争项目、争资金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认为要加强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的县、乡,今后申报扶贫项目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可行性研究。“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增加项目透明度,重大项目要实地调研,科学论证,方可立项,防止部分项目单位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以套取扶贫资金的问题。”

  毛寿龙认为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不是哪个单一部门的事情,要多开展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联合检查工作。多部门联合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助于协调各有关部门统一行动,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扶贫资金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