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4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 > 正文
 
于广洲细解经贸一体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3日 10:1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曾业辉

  在3月21日于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商界名流及政府官员围绕国际贸易协调发展这一话题展开广泛讨论,虽然观点有所碰撞,但认为贸易国之间应当注重协调、减少磨擦却是各方共识。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国家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在作主题发言时,语速很慢,但却字字铿锵。

  提供五大机遇中国融入世界经济

  于广洲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五大机遇。

  首先是随着中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是中国进口迅速增长,为各国厂商带来巨大商机。2003年中国进口4128亿美元,进口增量达到1176亿美元,占全球进口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于广洲用美国财长斯诺的话说,中国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给世界的经济复苏传递了一种信息,增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

  四是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机会。2003年,中国从日本、韩国东盟的进口增长均超过30%,日本对华出口增量占其总出口增量的70%,中国同时成为韩国的最大进口国。

  五是中国入世后各方面条件改善,为跨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于广洲强调说,中国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将努力做到六个协调:将更加注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协调;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协调;注重保持进口和出口的协调;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协调;注重外部条件和自身优势的互补和协调;更加注重双边区域和多边经贸合作的协调。

  在发言讨论阶段,国内外经济学家就他们所关心的中国-东盟贸易合作、国内市场壁垒等话题与于广洲展开了对话。

  自由贸易区计划最近主要是环太平洋一带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安忠荣:中国和东盟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将按年限逐步取消一些关税,可能对澳大利亚及拉美一些国家,也将采取类似的做法。在未来几年,中国在推行FTA(两国或多国自由贸易化)方面将有哪些计划?

  于广洲:我们最近主要推进的是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自由贸易谈判也在进行当中,双方都有共同的要求及强烈的愿望,包括与亚洲其他国家及拉丁美洲一些国家FTA方面的工作都在有序展开。据世贸组织讲,世贸现在有接近300个这样的贸易安排,我们在这当中占的数量比较小,但是我们正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国内市场整合已在开展大动作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进程很快,但国内本身市场整合却仍非常滞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商务部未来5-10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于广洲: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目前,《外贸法》已经在人大进行了二读,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反垄断法》也在积极探讨。

   其次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去年成立商务部,也是为了把外贸和内贸整合起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步先整顿规范;二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引入竞争法则;三是打击不正当竞争,坚决反对垄断。

  纠纷与进展都会在世贸规则下进行

  东芝董事长西室泰三:国内国际市场的统一对未来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现在中国的通讯、电子行业却好象不太重视国际一体化,中国制定自己的无线通信第3代技术标准等,会不会有一些特别的问题将导致某种阻碍?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于广洲:这方面要符合我们国内市场的需要,我们本身就是个有很大需求的国家。我国总体政策是在WTO原则前提下制定的,与WTO不符合的一些政策我们都在认真清理。你讲到我们这个政策是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能清理到和国际上的准则都一样,贸易准则都一样,这个我不敢说这个话,如果你确实认为哪些方面在哪些产业上有些不妥当、不合适的,你提出来,我们可以商量。总的来讲,电信产业是我国家的支柱产业,我们将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百姓的需要积极发展。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