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出现过热 许小年称通缩威胁大于通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 08:55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 张立栋 21日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虽然没有通胀,但是已经过热!”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开宗明义表达了他的看法。他并表示,宏观调控应当从需求管理逐步转向供给调节以消除过剩的低端产能、提高增长质量。
许小年说,传统的经济过热,其显著特征是通胀,但是当前中国的经济却没有出现通胀。在分析为什么没有出现通胀时,许小年说这是因为产能供给的增加,远远超过了需求的增加。 许小年继续分析说,在600种主要的商品中,高达80%的商品是接近供过于求的。他说,如果供给的增长高于需求的增长,那么随之而来的就不是通胀,而甚至可能是通缩。 “我们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通缩当中。”他说,这是供给能力超过需求增长所引起的一种现象。所以用传统教科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已经过时。 那么到底怎样判断经济是不是过热?许小年认为主要是从效益上判断,他说,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20%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速度高是一回事,效益低是另外一回事,”他说,“我们最大的担心是它的效益低。当投资效益大于资金成本的时候,投资增长30%也不叫过热,但是当投资运行效率已经低于资金成本了,这个时候哪怕增长5%也是过热,所以对是否过热,我们需要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效益。”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许小年又举上市公司的例子说,1992年以来,这些公司吸税前总资产收益率一路下降,而在去年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前三季度所有上市公司的吸税前的总资产收益率仍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它的绝对数量是3.65%。“这表明收益率已经低于我们银行贷款5.31%的利率。投资收益连银行利息都还不起,所以,这样的投资速度越快,将来银行坏帐的压力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大。”许小年不无忧虑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