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04年中国防范通胀的同时不能放弃通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1日 09:2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任芳 徐松)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预备会上说,中国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扬并不具有可持续性,2004年中国在防范通货膨胀风险的同时,不能放弃对通货紧缩的关注。 去年四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迅速上扬,并呈现出食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
涨幅明显高于其他产品价格的特点,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姚景源说,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构成中,30%是食品,20%是服务,50%是工业消费品。现在总的格局是食品价格有所上升,服务价格相对稳定,工业消费品的价格持续下跌。 据他分析,粮食价格上涨是市场供需关系的正常反应,主要因为粮食产量从1998年起持续减少,去年由于天气原因减幅进一步加大,导致市场粮食供应不足,价格上涨。今年,在政府支持和市场拉动两方面力量拉动下,预计春播面积将增加2000万亩。因此,粮食价格的上涨没有可持续性。而去年四季度蔬菜和水果价格上涨主要是季节因素,现在已经开始回落。 此外,中国消费品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生产资料价格的高涨幅难以顺畅地传递到消费领域。在钢铁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其下游产品汽车尽管属于热点消费行业,也受需求和关税进一步降低等因素的制约,价格持续下跌。姚景源指出,2004年还存在诸多制约通货膨胀的因素。首先,中国决定将单纯追求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这本身就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力量。第二,中国现在凡是市场竞争充分的商品价格基本上处于降势,凡是垄断或政府干预较多的产品价格处于上升的状态。因此,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也会有效地制约经济膨胀。 第三,中国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仍然比较缓慢,需要就业的队伍还很庞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很难产生跳跃式的变化。同时,中国现在60%的经济活动和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尽管现在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处于下降的趋势,这也会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一定的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