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礼定:中国人寿保险业如何应对生存挑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20日 10:52 经济日报 | |||||||||
“如果中国寿险公司不及时改进体制,很可能出现在与国外对手竞争时份额减少、人才流失的不利局面。随之而来的信誉下降将导致投资和监管机构支持度降低的恶性循环。如果银行对保险公司失去信任,突然抽回资金,将可能致使保险公司全面坍塌……”一位国际咨询专家为中国寿险业敲响了警钟。 “根据预测,在2001年至2010年全球寿保额增长中,中国将超过美国和日本,以27
增长率仍然很高 彭礼定先生此次来京,还带来了他的新著《向专业化迈进:人寿保险业在中国的下一步》。 该报告认为,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前景令人兴奋。1996年至2003年,中国寿险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40%的年增长,今后5年的增长率将不低于20%。目前,寿险在中国仅占家庭支出的一小部分,大中城市市场渗透率低,保费仅占中国GDP的2%,因此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此外,寿险的发展对转移中国国企负担,推进国企改革将起到积极作用,并将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彭礼定先生分析说,这一预测的准确和信心来自对中国寿险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但他同时强调说:“但是,中国寿险市场面临的挑战同样是巨大的。如果不采取坚决的措施进行全方位改善运作,将面临外资保险公司主导市场的风险。” 竞争加剧无法避免 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7月,已有120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今年底团体保险对国际竞争者开放后,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战役即将打响。彭礼定先生提出,很多外资公司将团体保险视为在中国长期制胜的领域,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将市场扩大15%至25%。 彭礼定先生分析说,市场压力也迫切要求中国寿险行业加速改进。首先,传统的分销渠道正在迅速演变。1998年个人保险与团体保险基本各占50%的份额,但是到了2002年,新加入的银行保险占到了总份额的38.8%。第二,各公司业务组合区别加大。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制定的策略也就需要量体裁衣。 中国消费者的谨慎态度也是一个不利因素,他们保险产品知识十分有限,害怕被保险代理误导和欺诈,导致寿保市场的持久比例不断降低。另外,寿险保险产品过于简单,公司间互相拷贝模仿,不易锁定用户。彭礼定先生特别提醒说:“如果中国的寿险公司不及时改进体制,很可能会出现在与国外对手竞争时份额减少、人才流失的不利局面。随之而来的信誉下降将导致投资和监管机构支持度降低的恶性循环。如果银行对保险公司失去信任,突然抽回资金,将可能致使保险公司全面坍塌。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台湾的前车之鉴。台湾市场开放之前,本土的两家保险公司占市场份额的80%,但开放后在外国公司的进攻下,其市场份额下降到了45%。” 机遇与困难同在 针对中国寿险业面临的局势,彭礼定先生就应战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从“战略和业务规划”、“销售和分销渠道”、“产品和市场营销”等六大关键领域着手,建立专业化能力。 他说,要加强公司总部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从CEO到普通员工都清楚公司的发展方向,各部门的长期规划与公司整体远景保持一致。另外,要建设有专业素质的销售队伍,主动控制销售代理流失率。中国保险公司每年总体流失率高居不下,说明公司间互挖墙角,人员跳槽频繁。这对建立人力资本十分不利。 波士顿公司向中国寿险行业呼吁,虽然成功来之不易,但现在也是行业发展绝无仅有的机会。中外公司除了竞争,还可以建立合作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局势对于中国人寿保险行业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遇。选择自己的命运,游戏才刚刚开始。
作者:王旎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