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沪深试点自由贸易港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3日 12:10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 罗绮萍 北京报道

  自由贸易区设立和发展,是近期国内外的关注和讨论热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集体采访时,详细阐释了“自由贸易港区”简称自贸港的理念,他说,为适应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建议先以上海的外高桥及深圳的盐田为试点,将两个保税区发展成自贸港,让这两个港口在现有的每年吞吐量100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0万标准箱的基础上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成思危指出,中国现有15个保税区,没有必要全部改革转型为自贸港,可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这样可以降低改革的成本。其他保税区可以变成专业性的进出口加工区,及其他形式对外开放区域。

  成思危建议自贸港应该是“境内关外”的,就是说进了自贸港的货品,相当于已出口,商品在自贸港再出去将更为方便。自贸港的功能很多,可以搞转口贸易、出口贸易、商品展示及产品加工,但主要的功能是物流。另外自贸港不是一般简单的商品出口运输,还包括了物流的整合功能。

  他希望保税区改革转型成自贸港之后,能吸引更多外国大班轮到上海及深圳,另外跨国公司可以两个自贸港设立物流或配送中心。为推动中国保税区改革,成思危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和同行们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中国保税区的改革和发展”应急研究项目。

  记者:委员长在较早时接见美国百思集团Best Buy负责人时,曾提及在上海外高桥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可否详细解释一下?

  成思危:从各国历史来看,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大家都在设立Free Trade Zone自由贸易区,最初在16世纪的热那亚,其后发展得很快,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汉堡、巴拿马的科隆、荷兰的鹿特丹等等。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设立了15个保税区,这是中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一个创造,它比外国的“保税仓库”的概念要宽,但是与国外的“自由贸易区”比,它又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现在中国已设立了15个保税区,发展的水平不完全一致,有些已经很大了,像上海的外高桥,深圳的盐田港,青岛、天津、大连等等,发展的规模都比较大。

  15个保税区里,14个都是海港,只有张家港是内河港。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有必要在保税区的基础上,设立“自由贸易区”,为了避免和国外的自由贸易区混淆,也可以叫“自由贸易港区”。

  自贸港与保税区,在功能上有提升,我对自贸港的模式,第一点要求是它要是“境内关外”的,就是在国境以内,海关以外,我们现在的保税区是“境内关内”,世界上自贸港都是“境内关外”的,就是说进了自贸港的货品,相当于已出口,这样才能更好发挥自贸港的作用,商品在自贸港再出去就更方便了。

  另外自贸港的功能很多,可以搞转口贸易、出口贸易、商品展示及产品加工,但主要的功能是物流。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要优化他们的全球的资源配置,物流就成为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现在很多跨国公司都在自贸港成立他们的配送中心,上一次我接见美国百思集团Best Buy负责人时,便是谈到这一点。

  第三,自贸港不是一般简单的商品的出口运输,还包括了物流的整合功能。如果是“境内关内”的话,因为这不算出口,有些商品出口到韩国去、台湾去,要重新再作物流整理,再整理成集装箱出去,这样的话,要付重新整理的集装箱的费用,如果是“境内关外”的话,就重新组织了物流的配送,效率更高。

  这几点都很重要,因为随着外贸的配置,上海外高桥及深圳去年的集装箱运量,都超过了1000万个标准箱了,在世界的前列。香港是最多的,达1900万个标准箱。上海深圳能做到1000万箱,在世界上已是不错的了,但是如果你不能够做成“境内关外”,没有集装箱重组的功能的话,发展便受到限制,外国的大班轮由于没有足够的货源,也不可能来,所以保税区变成自贸港,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当然不可能15个保税区都向自贸港转型,否则的话,这会把资源全分散了,我们希望先进行一两个自贸港试点,先搞起来,积累经验,然后进一步发展推广。我国当初在发展保税区时,由于大家对自由贸易港区不大熟悉,保税区的英文名称使用了“Free Trade Zone”,所以现在保税区向自贸港转型也是进一步“名正言顺”。

  记者:如果要试点的话,在立法上要做些什么工作?是否需要在中央层面立法?

  成思危:要试点的话,在法律上没有什么主要的阻碍。我们的看法是第一步先从地方做起,先从地方立法,积累经验后,再上升为法律。

  我们的港区现在基本上是属地化,因此,可以地方先试点、先立法。当然,中央有一定的政策,也有利于促进和规范保税区向自贸港转型。政策与法律不一样,政策制定的程序相对简单,灵活性也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所以我的观点是,一是中央可以有明确的政策支持,二是地方可以先试点、先立法。目前,上海和深圳都有地方保税区方面立法,我们只是需要在这个立法上更进一步。

  将来的中国,能够有三四个到一定水平的自贸港,就够了,把其它的保税区变成专业的专门性的进出口加工区,及其它形式对外开放区域,不一定都搞成自贸港。

  记者:上海及深圳转型成自贸港,会对香港构成竞争吗?

  成思危:对香港而言,这是一种更好的互补,因为香港本身可以做成最大的港区,是因为它在物流上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我专门到香港的葵涌六号码头看过,特别是进口贸易中的转口贸易,香港做得很不错,长江三角洲的货物,可以透过上海出去,与香港并没有矛盾。

  至于深圳与香港的竞争,现在深圳有1000万箱,主要竞争力在于收费便宜较香港低三四成,这就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这种条件下,香港必须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我们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去强制不许人家竞争,我们希望在竞争中,大家共同繁荣。

  但是我认为这块饼完全可以做大,现在中国的外贸正进一步发展,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有很大广阔的前景。深圳从700万增长到1000万箱,并没有影响香港,香港还是由1800万箱增到了1900万箱。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自由贸易港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