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杂志秀之《经济》2004 > 正文
 
《经济》杂志:解读中国经济的“五大疑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 13:51 《经济》杂志

  作者 沈才彬

  第一个疑问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否还能持续下去?

  中国政府公布的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为9.1%(速报值),预计2004年也能达到8%的增长率。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从日本的经验上看,GDP冲破1万亿美元大关后,经济增长开始加剧。日本的GDP在1979年达到1万亿美元,为此日本在战后付出了30年时间。但日本以后仅用了7年就达到了2万亿美元。

  中国在2000年实现了1万亿美元的目标,所以可能到2006年将超过法英两国跃居世界第4位,2010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经济第3大国,到2020年前后将与世界第2位的日本并头齐肩,并有可能超过日本。最终在2050年前后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

  中国手机的普及数量在2003年9月底达到2亿5000万台,超过了美国的1亿5000万台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啤酒、钢铁、铜的消费量也独占鳌头。中国第一的行业今后还将不断扩大。

  第二个疑问
  国际商品价格上涨是不是中国造成的?

  以前认为“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观点在日本媒体中占了大部分,但最近又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进口导致国际商品价格上涨。2003年,中国国内的钢铁生产量为2亿2000万~2亿3000万吨,高出日本一倍,但这还不够消费,中国进口了3000万吨左右的钢材。显而易见,中国的需求给了国际钢铁价格以很大的影响。

  中国在机床生产上也是世界第一,其市场规模在2002年为57亿美元,但国内只生产了市场上销售的45%,余下的55%是从国外进口的,其结果导致了机床价格的上升。废纸、重油、大豆等等都因为中国国内旺盛的需求而出现价格上升。从中国到欧美的海上运输增加,使海运运费攀升。

  但应该看到,日本的高炉、海运、机床、建筑机械等业绩的好转,其背后均有中国需求的背景。

  第三个疑问
  中国有没有令人担心的问题?

  中国经济出现了三个泡沫兆头,其分别是投资、银行贷款及货币供应。去年1~9月的固定资产(设备、不动产)投资比前年同时期增加了约31%,其中不动产投资增加了34%,设备投资在钢铁、纺织、机械方面尤为剧烈;在汽车产业上,国内外厂家也竞相增加了投资。中国经济明显处于过热状态。

  银行贷款在2003年1~9月比去年增加了23%,只看新增贷款的话,比前一年猛增了90%以上。因为取得贷款的多为国营企业,所以这些贷款有可能在今后成为银行的不良债券。

  2003年1~9月的货币供应也增加了20%。美邦储主席格林斯潘就在去年的讲话中谈到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第四个疑问
  不良债券问题是否很严重?

  中国政府向四大国有银行注入了国有资金,在努力提高银行的自我资产比率,但这样的对策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不清楚,认为不良债券问题有可能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挫折的观点,决非言过其实。

  中国金融机关的不良债权比率在2002年年底是24.1%,是日本城市银行、地方银行的比率(2003年3月财政年度)的1.3倍。从与GDP的比率上看,也是日本的4倍。可见问题是非常严峻的。

  最近的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要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的比率,各行在2002年年底的比率为26%,要在2005年以前降低到15%。但这样一来放贷的分母变大,其结果有可能产生出新的不良债权,其危险程度在增高。

  2007年中国将对外国银行完全开放人民币业务,于是在服务、人才、工资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国金融机关将不可避免地直面严峻的状况。

  2003年3月发生的“南京爱立信事件”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南京爱立信是南京最大的外资企业,也是经营最好的企业,它过去融资时主要找中国国内的银行,但现在它去找花旗银行了。中国的银行今后如果不进行彻底改革的话,类似的事件还会不断发生。

  第五个疑问
  国有企业的改革有进展吗?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快得多。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已经减少了3000万人,吸收他们去工作的则是私营或个人经营的企业。

  国有企业正在引进竞争机制。计算机厂家中最大的企业是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那里实行了“末位淘汰制”,采用了公司职员相互评价业务的制度。每6个月按优秀、合格、要改善三个阶段进行评定,两次被评为“要改善”的人,就会被解雇。通过这个制度让公司职员之间有种危机感和紧张感,以确保公司的成功和利益的增加。

  联想把业绩评定的结果在职工食堂里张榜公布,采用这样的制度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看来是不可想像的。相比之下,日本企业依然残存着有损于形成有效激励的制度。(《经济》杂志3月号)

  (文章由日本《东洋经济》周刊专供《经济》杂志,作者单位: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中国经济中心主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