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惟GDP论可以休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 07:4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马红漫

  最近一期的《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很惊人:“三令五申失效中央宏观调控遭遇地方集体‘抗旨’”。文章提到国土资源部承认,历经半年来的开发区治理整顿效果不佳,“目前一些地方对开发区清理整顿不积极、不主动,等待观望,有的甚至仍在继续大量圈占土地。”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治理整顿开发区的行动始于2002年7月,当时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一律暂停审批新设立和扩建的各级各类开发区。掐指算来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

  经典的经济学课本里有所谓“市场失灵”的概念,讲的是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盲动性,因此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但在笔者记忆中似乎从没有见过经典著作中对“宏观调控失灵”的描述和解决方法。

  现在问题出现了,怎么办?一个思路是看看所谓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是怎么办的,比如美国,但据笔者所知,现在的美国已经很少针对具体的产业发布相关的产业政策了,大家见得最多的宏观调控似乎就是格老睿智的面孔,听得最多的宏观调控似乎也就是格老模棱两可的评论。既然没有类似的“治理整顿”行为,自然也就没有“调控失灵”的问题可以借鉴了。看来学习或者说照搬的路似乎是行不通的。

  其实从一般的经济学原理,也就是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的话,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很清楚的,就是地方和中央部门的利益取向错位:地方政府和官员追求“政绩”优先,在现阶段,所谓政绩多体现为一连串的数字,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大名鼎鼎的GDP,而“大干快上”就是快速提升GDP的最直接的方法。

  记得前些年有过一次关于“经济学家是否讲道德”的讨论,当时是公婆各执一词,最终似乎也没有形成一个共识。但如果笔者在这里说“GDP是不讲道德的”,估计大家不大会反对。这样,既然GDP是不讲道德的,那么单纯追求GDP作为“政绩”标志的地方官员自然也难以保证是“讲道德”了。惟GDP论的结果看起来是正面的,而内容却可能是负面的。

  但是,惟GDP论的始作俑者又是谁呢,这似乎又回到了我们最初讨论的话题。中央希望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愿意看到急功近利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四处蔓延,而对于地方来说,这些项目投资大、销售额大,至少可以两次放大GDP的数值,何乐而不为之呢。至于有人说现在投资建钢铁厂、水泥厂,几年后可能就要滞销了,但从GDP角度看这也无妨,首先现在的投资会迅速在GDP上反映出来;其次,几年后的事,一则本人可能已经离开了,即便还在职位上,亏损的钢厂、水泥厂可以贱价卖掉,又可以增加GDP,弄好了还能成为企业改革的典型,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看来,解决最初问题的难度也并不大。正在召开的“两会”上,一些委员和代表已经再次就此问题发表了中肯的观点。我想,综合考量地方政府业绩,加入更多人性化的考量指标,请数量经济学家设计一个模型应该也不是一个难题吧。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