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郭树清能喝退国际游资下注人民币升值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 07:53 中华工商时报 | ||||||||||
□刘杉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日前对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投机者发出了警告,他在3月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提醒,押注人民币升值可能付出巨大代价。 郭树清的讲话是今年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以来,央行官员发出的最为严厉
郭树清是在参加两会期间发表的言论,虽然其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身份特殊,发表的言论可能也带有决策思想,但这个表态并不能让投资者认定央行今年不会调整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而事实上,郭树清的讲话也并没有否认今年不会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如果认真分析郭树清的讲话,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出,今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新华社记者是这样报道的,“郭树清委员认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必然升值。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生成的市场化程度,是我国确定不移的目标。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会不断增强。但是即使将来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灵活性增强,汇率的变化也会是双向变化,有升有贬,不可能只是单向变化”。 郭树清是央行官员,同时也是学者,所以他的讲话很严谨。从理论上讲,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后,汇率的变化必然是双向的,这个观点没有问题。但判断汇率的变化应考虑时间因素。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由于受经济周期影响,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国际收支变动影响,人民币汇率当然会呈现双向的变化,我想没有人会对此提出疑问。但如果从短期来看,或者说在半年或一年内,一旦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发生变化,那么,汇率的即期变动应该是单向的,这就是升值。其原因在于,除了人民币汇率低估因素,市场预期的惯性也必然会在短期内推高人民币汇率。 既然“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必然升值”,既然郭树清有“即使将来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灵活性增强”的假设,那么,按照郭树清的谈话逻辑,可以得出央行完善机制、调整汇率浮动幅度的工作正在按部就班进行的结论。而按照央行今年工作会议的精神,这个“完善”工作今年内应该有所进展,而第一步就应该是调整汇率的浮动幅度。所以,从这点看,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在年内不会发生变化。 此外,对“押注人民币升值可能付出巨大代价”的说法,应该解读为这是郭树清善意的提醒,而不是必然发生的事情。由于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相对固定的。除非央行主动进行人民币贬值,否则,即使调整汇率浮动幅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不会下降。从实际情况看,央行现在挠头的是如何减轻升值压力,根本不存在人民币对外贬值的可能。所以,短期内,不存在投资人民币的汇率风险,也就谈不上会有“巨大代价”。当然,正如郭树清提醒的,“应当慎重考虑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个损失,实际包括两种可能,升值和贬值都会带来汇兑损失,但目前则更多存在的是升值风险。 从美国利率角度看,对美国加息的预期也难以改变国际游资押注人民币升值的决定。虽然国际经济界普遍预计美联储有可能在年中调整利率,有如郭树清所说的,这将改变目前人民币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的局面。但郭树清在此后一天谈及中国外债问题时则说,“利率和汇率因素是中国外债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外债规模增长,主要是因为目前国际市场美元贷款利率比人民币贷款利率低2到3个百分点”。2到3个百分点,是个不小的差距。即使美联储果真在年中加息,那么按照格林斯潘的老套路,美联储基金利率一般仅会增加零点几个百分点,而国际市场美元贷款利率则不会同时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所以,美元贷款利率与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差距一年内依然会比较大,再加上中国人民银行也存在加息的不确定性,那么二者的利差难有大的缩减。所以,我认为,在短期内,国际游资大量流出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相反的是,短期资金会大量流入中国。新华社3月8日的报道说,截至2003年末,中国外债余额比上年末增加220多亿美元,上升13%。其中,短期外债比上年末增加210多亿美元。 当然,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国际游资大进大出背后隐藏着一定风险,但从利率角度看,一定时间内资金流入的几率大于流出的几率,至少在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变动前,这种状况会比较稳定。 总的看,郭树清的讲话不会喝退国际游资,相反,其更可能被看做是最后的警告。但不管怎样,郭树清的提醒是善意的,也是客观的。理智决策与赌博相比,风险毕竟要小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