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决胜苏中--江苏沿江开发调查 > 正文
 
渡江战役大势初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05日 17:00 财经界

  本刊记者 崔荣会

  江苏,中国中部沿海的富庶之地,长三角经济升腾的重要一翼,现今正伴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热情迎接着世界制造业向长江三角洲的加速转移,如火如荼地打一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渡江战役”。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从2003年6月开始的新一轮沿江开发,希望构筑大沿江经济板块,打破长江天堑的阻隔,建立起江南辐射江北的传导机制,实现承南启北,由南向北的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从整体上提高着江苏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而从对沿江城市的实地调查采访可以看到,沿江开发确实给江苏的沿江城市,尤其是苏中南通、扬州、泰州带来了蓬勃的生机,2003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创新高。

  战机

  几乎与每位被访的市委书记交流时,总能听到与德国境内莱茵河沿岸地区的对比,江苏沿江8市,人口2400余万,面积2.46万平方公里,去年GDP约为500多亿美元,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但德国境内的莱茵河面积2.85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多万,年产出GDP达7000多亿美元。而其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江苏更是无法与之相比。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经常用这句古诗警醒大家,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工业化要抓机遇,沿江开发就是个大机遇。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能否成功实施,准确的产业布局很关键。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无论人们认识存在怎样的分歧,目前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最突出的是两个领域,即家电产业和信息通信产业。

  江苏省沿江办副主任郑晓荣分析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为加快沿江开发带来了极其宝贵的契机。长江三角洲正在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之一,而江苏沿江地区依托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成为接受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加快沿江开发,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积极构筑沿江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就能够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增强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总体上看,全球的重化工产品供大于求,我国大部分商品进入买方市场,但我国许多基础材料短缺,层次低,需要大量进口,为沿江开发提供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为加快沿江开发提供了内在动力。江苏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重化工业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苏南由于沪宁沿线产业密集,迫切需要向沿江地区拓展发展空间,同时苏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也需要重化工业的支撑。

  濒临长江是苏中地区最大的优势,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苏中接受国内外资本转移的潜能将得到充分释放。开发沿江是苏中快速崛起之所在,是缩小苏中与苏南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进展,为加快沿江开发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江苏境内的过江通道有南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在建的有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和苏通长江大桥。区内公路、铁路、水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已经建成高等级公路里29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57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约700公里,新长铁路基本建成,宁启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沿江港口群初步形成,万吨级及万吨级以上泊位134个,沿江港口吞吐量已达2亿吨。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不仅从根本上缓解了瓶颈制约,而且为沿江地区的更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基础产业是大吞吐量、大用水量、大用电量、大用地量的产业,沿江地区正具备这些条件。基础产业也需要资金、信息、人才、物流、交通等方面的服务,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技术配套,这在沪宁沿线已渐成规模,与沿江开发形成遥相呼应之势。而目前国际资本与产业正大举向长三角等地区转移。因此,沿江开发不仅是紧紧抓住这一最富含金量的机遇,营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开拓之举,而且是承南启北,带动全省新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战略之举。

  布阵

  江苏经济发展,在近20多年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铺天盖地,异军突起,推动江苏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历史性转变;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兴办了各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外资企业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聚,经济总量和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开发,目前,江苏经济已进入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阶段,沿江地区形成了机械、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基础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两岸都有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部分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南岸,已经有一些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投资开发重大项目,为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很好的产业基础。江苏已明确规定,普通水泥建材等单位岸线利用效益比较低的产业,不在岸边作新的布局。规划先行的沿江开发,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从扬州、泰州、南通、靖江、江阴一路行来,产业布局已有雏形。

  近一年来,沿江八市通过着力打造21个开发区,形成了电子、新材料、新医药、精细化工等多条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外资纷至沓来。在南京,熊猫、紫金、长江集团等国内重点电子制造企业主动与LG、飞利浦合作,相互扩大延伸产品制造;苏州、无锡则依靠雄厚的电子通讯和精密机械等高科技产业基础,吸引外商投资,昆山电子咨询业集群、张家港特种冶金集群、江阴金属和包装新材料集群纷纷异军突起。据统计,沿江崛起的新材料、重化工产业和新医药产业带的产出规模已经超过了2000亿,全省80%的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外资额的95%都集中到了沿江地带,世界500强企业也有150家在这里落户。

  长江北岸的扬州、泰州、南通三市,深深感到沿江开发是促使苏中经济板块向上提升,并逐步融入苏南以及上海经济板块,促使苏中快速崛起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最后的机会,于是发挥出空前的积极性做出各自的相应举措。

  滨江临海的南通市提出了“打造大港口,构建大产业,促进大开放,接轨大上海,建设大通道,江海大联动”的五大工作。市委书记罗一民介绍说,“南通在产业空间拓展上,围绕构建大产业,在重点发展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造纸、石油化工、冶金钢铁等大吞吐量、大用地、大用水型特色产业。”

  南通中远川崎造船公司副总经理陈祥法说,船舶工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受产业转移规律支配,世界造船中心正在从东亚向具备综合比较优势的中国转移,而沿江城市优势更为突出。沿江开发迎合这一规律,南通市正在整合岸线,争取6月底解决中远川崎修造船基地岸线利用问题,给这家称得上世界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扬州市委书记孙志军说,“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从运河时代向长江时代的历史性跃迁。”

  扬州的沿江开发规划中,确定了化工、汽车制造、纺织、生态农林、旅游物流、高科技信息产业等“六大板块”。汽车制造业是扬州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大、中、轻、普、微、重品牌齐全的企业产品格局,并拥有亚普汽塑件、双环活塞环等一批汽配行业企业。上汽、一汽、东风和奔驰等海内外汽车巨头,纷纷在扬州安营扎寨。扬州沿江的“仪征汽车”全资转让给上汽集团后,上汽两次增资11.3亿元,批量生产“赛宝”车和商务车,最近新的整车和汽配项目又确定上马,规划30平方公里的仪征汽车工业园已经启动。预计到2010年,扬州市各类客车、轿车、专用车总量将达到40万辆以上,成为江苏重要汽车工业基地之一。

  研究现有产业基础和周边产业的特点,扬州围绕优势产业招商引资,着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迅速聚集和基地的快速形成。江苏三笑集团副总经理王宝勤告诉记者,同在扬州的扬农化工集团,已成为三笑支柱产业蚊香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产业集群效应初现。

  作为苏中中部的泰州市,市委书记朱龙生言辞恳切:“实施沿江开发,是泰州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最现实、最富含金量、最具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大机遇,对泰州未来可谓‘华山一条道’。抓住并用好这一大机遇,我们就能后来居上,率先崛起,赢得一个时代;错过并失去这个大机遇,我们就会拉大发展差距,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落伍者、出局者,失去一个时代”。

  依托现有的规模企业为龙头,泰州积极打造5大产业集群,即以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化工产业集群,力争2007年经济总量达200亿元以上;以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为重点的医药产业集群,力争2007年经济总量达300亿元以上;以汽车家电为重点的机电产业集群,力争2007年经济规模达500亿元以上;以大型船舶生产为重点的船舶修造业集群,力争2007年经济规模达100亿元以上;以绿色建材为重点的材料产业集群,力争2007年经济总量达100亿元以上。

  苏南城市江阴市委书记王伟成则表示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提高沿江开发的整体水平。他说,江阴要进一步抓好沿江基础设施的配套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科学制订产业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建设主题工业园,大力发展包装新材料、石化、特种钢材、电力等具有临江特色的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同时坚持“三外”齐上,努力提高经济外向化程度。大力实施“强攻日韩、拓展欧美、巩固港台”的招商战略,构筑市、镇、园区招商工作体系,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加强特色招商和产业链延伸招商。以加快开发开放步伐,构筑区域竞争新高地。

  整合

  开发沿江的过程也是经营沿江的过程。沿江岸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沿江区域寸岸寸金,必须对岸线资源准确定位,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最好的岸线给最好的项目用。江苏提出一个原则:把单位投资和产出的实际效益作为审批扩大开发区面积的重要条件,对进区企业和项目,确定单位土地投资的门槛值和单位土地产出的目标值。

  王伟成说,“江阴市规定,项目定土地,投入定面积,把好投资密度和土地产出关,进入沿江开发区的项目必须达到亩均土地投入250万元左右,亩均土地产出400万元左右。”

  江苏省正在下功夫整合沿江港口资源,统筹考虑港口布局和功能定位,扭转无序竞争的状况。苏州市将下辖张家港、常熟港、太仓港组合为“苏州港”,打响统一对外的港口品牌。目前,苏州港产业特色、聚集效应日益凸现,现有泊位7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去年货物吞吐量4872万吨,比上年增长36.7%,今年前5个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450万吨,同比增长25.4%。扬州市最近成立了化工园,实行市县联动,整体开发,并在省里的关心支持下,主动提出挂靠国家级南京化工基地,着眼资源整合,品牌共享,共同打造宁扬化工产业带。

  南通更是铁碗整合整治江海岸线。罗一民指出,一是指定沿江开发江海联动完整的规划体系和控制性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沿江沿海各港区总体规划,加快报批进程,明确岸线的功能区划、产业布局、使用方向等。二是确定各段港口建设各类泊位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三是建立岸线回收整合机制。重点突破市区段岸线整合工作。四是探索岸线整治开发的政策激励机制,实现滚动制开发,缓解财政压力。今年,南通力争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6座,总数达到35座,港口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并严格规范岸线审批制度,保护好岸线资源。

  人们不会忘记,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的生物绝迹,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中下游的德国和荷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几十年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人们希望,历史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看似偶然有其必然的突发性恶性污染,将不会在沿江开发中出现。

  目前,江阴在沿江开发上实施立体性开发,全面推进“二园一城”建设,着力构筑沿江文明带;实施开放型开发,打造经济国际化的新平台;实施可持续开发,建设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滨江城市;实施联动式开发,开辟区域共同发展的新空间;实施人本化开发,构筑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两个率先”的先导区。而扬州更是强调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迹象表明,新一轮的沿江开发将比苏南的发展更集约化,更注重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联动

  尽管2月的江南寒意料峭,可沿江招商大战打得如火如荼,热力逼人。招商任务的完成程度甚至影响到头上“乌纱”的去留。

  孙志军告诉记者,我们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各职位领导干部第一年完不成任务的,说明情况,第二年完不成任务,自己说怎么办,说不出来的,请你离开岗位。相比较扬州的“强硬”,泰州似乎“柔和”一些,朱龙生说,我们没有硬性指标,但招商是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引资成功的我们给奖励,上不封顶,没有业绩的自己考虑是否适合现有岗位。

  王伟成感慨说,“各自为战的招商引资,只会使外商渔翁得利”。在江阴,他就经常遇到外商拿着某地的意项书来讨价还价的事,本来每亩成本20多万的地5万块就给,甚至不要钱,还附送很多优惠条件。现在沿江统一进行开发,开始扭转这种恶性竞争的局面,“联动”成为新一轮沿江开发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江苏加快沿江开发,突出的障碍是条块分割的体制。各地正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强化经济区域的联系,依托现有的过江通道,推进两岸联动发展。南岸鼓励跨江发展,“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北岸主动接受辐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沿江开发最早实现联动的地区,是隔江相望的江阴和靖江。联动开发,不仅成了会议的高频词,而且成为不少地区的新追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朱龙生说,“对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创造的财富,泰州方面一分钱都不拿走,全部留在园区,滚动开发,真正把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建成全省联动开发的示范园区。”

  王伟成表示,双方已经联手建设60平方公里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将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推动两岸联动开发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具体而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投资一体化,加快推进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加快推进政策和制度的一体化。

  跨江就职的原江阴市委副书记、现任靖江市委书记刘建国在展望跨江联动前景时,信心满怀:到2005年,我们与江阴共同组建的园区,将力争投入30亿元,先完成8.6平方公里启动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块“实验区”,要建成两岸联动开发的“示范区”。

  此外,苏州与南通、镇江与扬州、常熟与如皋、南京与扬州也揭开了联动的序幕。苏州、南通两市签署沿江开发互动合作备忘录,建立两市沿江开发协商会议制度,解决跨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

  罗一民风趣地说,以前天堑相隔,我们心急火燎的从上海接客户过江,常熟表现的就不积极,要么说汽渡拥挤,要么找点其他的理由,加上天气影响,快速通道基本不能实现。而且在产业布局上我们建议对岸不要摆放污染较重的企业,以免干扰我们沿江居民的生活,对方则认为在我的地盘放什么企业岂能由你干涉?在招商引资上互相拆台、互相压价,江南说南通是乡下成不了大事,我们说苏南有太多外企,不会把你当回事。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结成招商引资联盟,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同时也降低了招商成本。并且组织苏州千人游南通,加强交流。在苏通大桥建成后,与苏州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

  上海,是长三角公认的龙头。沪通联动也是沿江一个新亮点。南通把依托江海和接轨上海相结合,编制了《南通市接轨上海工作纲要》,在政府合作上,南通先后在上海举办沪通经贸洽谈会、南通经开区投资环境说明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在区域合作上,“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建立在南通开发区。在港口合作上,南通港口集团与上海港口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由上海港口集团出资5亿元与南通港合作开通南通-上海集装箱班轮“绿色航道”、联合开发EDI系统及集装箱码头等。在崇明岛跨海大桥建成后,南通将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

  但记者也发现,分税体制已经使地方政府变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体,它们以预先确定的比例与中央政府分享剩余索取权,并因此获得独立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利益驱动之下,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必然扮演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角色。如何在本地的当前需求和为保证区域振兴所需要的长期投入--它的时间往往超过官员的任期--之间达到平衡,是地方官员面对跨区域问题时的一大难题。

  很显然,这是一个综合改革问题。市场经济已经使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集团而存在,意识到自己在与其它集团关系中的利益和要求,应该自然产生集团认同意识、内聚性和组织性,从而自发走向区域联合。但是现在,我们尚缺乏经济与政治相配套的完整运作机制。

  渡江

  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江苏的长江不幸成为发达和落后的分界线。建国以来,江苏为苏北的发展做了很大努力,投入了很大的资金,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上海的崛起,一大批外资在苏南落户,更拉大了苏南、苏北的差距。

  有观点指出,江苏的区域发展不是一个完整的版块,其南北差距比整个国家的东西差距还要突出。从总量来看,苏南、苏中、苏北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南高北低。2002年苏南GDP是苏北的2.6倍,人均GDP是苏北的3.8倍。从结构上看,2002年苏南GDP占全省的58.91%,比苏北高36个百分点。从趋势来看,南北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富者愈富、穷者仍穷的“马太效应”,始终是“封疆大吏”们的一块心病。

  沪宁线,始终是财富的新干线,成为江苏能与广东、上海一较长短的主要经济实力的聚集地。现在,提出“沿江开发”,这条财富线北移,新苏中正在承载着承南启北的传导作用,苏北的广大地区都可以南下参与,为江苏的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条财富线北移并非是在地图上划划,而是要做出巨大的投入。首先是要用交通的红绸带把苏南、苏中扭绑在一起。因此,长江上的大桥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除南京长江二桥、江阴长江大桥建成外,润扬大桥、苏通大桥都在紧张施工中,都是号称世界级的大桥。南京又发布消息:要在南京的长江段建设11条过江通道,除现有的两座大桥外,还将建设公路、地铁、高速铁路等九座桥梁和隧道。

  天堑变通途,从地理位置上拉近了苏南苏北的距离,春兰集团董事局主席陶建幸提出,沿江开发提升苏中,进而缩小南北差异是有可能的。但这不是单单靠架几座桥,修几条路就能实现的,改变观念是根本问题。

  王伟成说,在与靖江的联动开发中,靖江农民的观念就与苏南大相径庭,我们只争朝夕,而他开工还要看日子。给他们盖上别墅楼还不愿去住,认为不如以前好。观念的改变要在事实中逐步实现。

  扬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双传学嬉称,1949年是江北人拿着盒子枪渡江解放苏南,现在是苏南人夹着公文包来“解放”江北,因为现在苏中苏北的领导大多来自江南。而这正是对于政府官员“观念渡江”的有力举措。

系列报道:

《财经界》:决胜苏中——江苏沿江开发调查

决胜苏中系列之二:沿江的大哉之问

决胜苏中系列之三:不一般的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

决胜苏中系列之四:春兰研究院,春兰的“发动机”

决胜苏中系列之五:三笑现象

决胜苏中系列之六:中远川崎的造船模式

决胜苏中系列之七:南通——江海联动撼动长三角经济格局

决胜苏中系列之八:扬州——从“运河时代”向“长江时代”跃升

决胜苏中系列之九:靖江——要走集中发展的道路

决胜苏中系列之十:江阴——两岸联动才能可持续发展

决胜苏中系列之十一:陶建幸:再造一个什么样的江苏更重要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