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报告:三大城市群对全国经济贡献率仅35%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 07:22 中国青年报 | ||||||||||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对全国经济贡献率仅为35% 本报北京3月2日电(记者张东操 实习生冯茵)“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但是目前我国主要城市聚集财富的程度偏低。”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研究员今天指出,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要有2/3的财富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三大城市群集聚。《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今天在京公开发布,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牛文元引述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的话:“新世纪对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据了解,20世纪下半叶,美国GDP的主要贡献出自大纽约区、大芝加哥(五大湖)区和洛杉矶区,这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对美国的经济整体贡献率为67%;而日本GDP则主要产出于大东京区、坂神区、名古屋区,这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对日本的经济整体贡献率超过70%。就中国而言,珠江三角洲的GDP目前约占全国的10%,长江三角洲的GDP约占全国的18%,京津唐环渤海湾地区约占全国的7%。这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对中国的经济整体贡献率仅达35%。 对比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主力军尚未形成,三大城市群的巨大潜力远未释放,组团式发展的强力拉动有待开掘,空间整和的优化能力还须提升。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牛文元举了一个他认为最简单的例子。北京的机场早就开始就饱和了,而天津的机场实际上远未饱和,但是两个机场并没有实现资源整合。还有港口,北京没有出海口,希望借助天津的港口,但天津有它自己的利益考虑,于是,北京只好到唐山去找一个港口,现在又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找一个港口。“假如我们把环渤海地区变为一个经济市场的话,能节省多少资源,降低多少发展成本啊!”牛文元说。 他认为,既然经济都可以全球化,为什么中国的区域经济不能调整成一体化呢? 纵观中国城市化50年的历史轨迹,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方向、重点、格局、成效,将对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产生战略性的作用。中国经济将从原先的“点状拉动”向各大城市群的“面状组合”(组团式),特别是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环渤海湾地区这三个大城市群进行集聚。牛文元预计,中国的三大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会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空间。
|